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要說中國教育的“巔峰之作”,那就不得不提毛坦廠中學。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高考前從毛坦廠出發的校車

這所知名高中被隔絕在安徽的山腳下,距離最近的城市有兩小時路程,以屏蔽一切現代生活的干擾為傲。

學生不準使用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大約一半的學生住宿舍,房間裡特地沒有裝電源插座;不準談戀愛。

當地政府已經取締了一切娛樂場所。

這可能是中國唯一沒有電子遊戲廳、檯球廳和網吧的小鎮。

學生們早上6點20進班早讀,直到晚上10點50下晚自習,休息時間只包括:午飯、晚飯各半小時,午休1小時。

午休本是2小時,但班主任要求學生到教室睡覺,順便再勻出1小時自習。

從天剛亮到夜深人靜,這些學生們的一天就是機械性的,做題、做題、做題。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成堆的書籍和學生一樣高

對於毛坦廠,抨擊和指責的聲音從來沒有斷過,它彷彿就是一個醜陋的烙印,說明中國教育的“弊病”。

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開始崇尚美式教育,積極地想把孩子送到美國讀書,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素質教育”。

但是在美國真的就能憑藉“快樂的素質教育”上名校麼?

你可以瞭解一下這所美國學校,或許就會顛覆你原先的認知。

美國版“毛坦廠中學”?

美國International Academy創校於1996年,是一所全IB的美國公立高中,Lambert Okam校長於1996年創立該校。(下文中簡稱IA)

建校短短几年,IA便成為北美排名第一,全世界第二大的IBDP高中,因其突出的學術成績,IA常年被USNews評為全美排名前十的公立高中

,是當之無愧的美國高中裡的“常青藤”。

IA的學術成績究竟有多突出?

根據IA的官網首頁公佈的信息,IA畢業生IBDP文憑的獲得率是96%,遠高於世界78%的平均水平。每年IA都能輸送百名以上學生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斯坦福、MIT等美國排名前30的名校。(注:IA總在校人數1500人左右,每一屆畢業生數量在350-400之間。)

但是,作為一所公立高中,錄取學生是採用多學區搖號的方式,並不能說生源是多麼地優秀。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能成為頂尖的美國高中,或許是因為它高壓學習的雞血程度、申請美國名校的辦學導向、末位淘汰機制,竟有幾分“毛坦廠中學”的影子!

超高的學習強度

學生因壓力過大而哭泣

IA的學生在外界看來都閃閃發光,但是背後的辛苦,是一般學生和家庭難以適應的。

這裡的學生必須修滿IB的六大課程體系,8門科目,不分文理,而且在8個不同科目中必須保持足夠高的成績,如果成績不佳的學生,只能拿到IB的單科文憑。大家都知道,IB課程的難度與強度本身就是很大的,對自我沒有控制能力的學生很難學好。

不僅如此,學生除了參加理論知識的課程外,還需要寫一篇4000字的獨立研究論文,參加最少150小時的創意和服務活動等,這些都是常規課程之外的必修項目。

所以,他們要比其他公立學校的同齡人在課後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對學業。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IA為每一位學生配備了Dell筆記本電腦

許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因為家庭作業負擔重,都會很晚睡覺,基本都在零點後。因為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睡眠,情緒往往會受到影響,脾氣暴躁,也易怒。

Hannah Drake於2014年畢業於IA,是一個標準的好學生,但也只有她的母親知道,學習的壓力搞得Hannah每天睡眠時間非常少,看到作業就頭大,經常性頭疼,甚至會扛不住地大哭。每天通常都要忙到凌晨1點、2點才能睡覺。

沒有體育課

施行末位淘汰

在國內,學生最討厭的就是動不動把心愛的體育課取消了,連唯一“放風”的機會都被剝奪。

IA這所名校卻連面子工程都懶得做,壓根連體育部都沒有,就連最基本的足球、棒球、籃球、體操之類的體育項目統統都沒有。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IA是美國為數不多的幾所,體育成績“不及格”的中學

勞逸不能互相結合就算了,還有更可怕的“末位淘汰制”,雖然學校沒有明確規定,但是這項“潛規則”大家都心照不宣。

隨便問IA的任何一個學生,他們都會告訴你在12年級結束時,6次IB考試每一次都要能得5分以上(滿分是7分)才行,否則他們將無法獲得IB學位,申請大學時,將毫無優勢。

一般在前3個學期結束時,學生成績出現C以下,學校就會與學生及其家長溝通,當第二次出現C以下成績時,IA就會對其勸退。

想要進入名校,美國學校和毛坦廠用的方式居然是一樣的,分數、分數、分數!

逃掉中考來到美國,依舊躲不過競爭

也許你會問,這一所學校怎麼代表所有美國學校呢?

播播老師之前看過文匯教育的一篇報道,作者遠赴美國各大名校,採訪了一些留學生和美國教授,試圖探索美國的教育模式,也許更能說明普遍情況。

在耶魯大學,作者遇到了碩士研究生李偉倫,她說:“美國和中國,在哪裡讀中學更辛苦?我逃過了中考、高考和應試教育模式,但發現其實競爭是逃避不了的。

李偉倫是四川人,早在讀初二時,就被父母送到美國東部一座城市。一家人的夢想,是希望她申請進入一所排名前50的美國大學讀本科。但成績全A的李偉倫,在競爭路上栽了個大跟頭。

“在美國上高中,每天下午3點就放學了。但3點以後的自由時間,美國同學都安排得滿滿的,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社會服務、藝術類或科學類社團活動……”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事實上,美國本土的同學從高一開始就在為申請名校做準備了,因為除了高中的學習成績和SAT分數,美國的大學在錄取新生時很注重申請人的履歷——一張履歷表能否被填滿,他們認為這能從一個側面反映這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李偉倫對美國的升學行情一時沒弄清楚,況且融入當地環境要有一個過程,後來她也努力想參加社會服務等等,可是得花比別人多得多的精力——比如最簡單的一件事,美國同學花20分鐘就能在網上找到活動信息,她卻要花上1個小時甚至更多。

“申請名校的本科,一個重要錄取指標是看你是否展現出了領導才能。對我來說,成為當地學生的領袖,顯然很難在高中三年裡做到。”高中畢業前,李偉倫申請了15所全美排名前50的大學,結果一份錄取通知書都沒收到,只能去了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大學。

“進大學後,我重新分配了時間和精力,30%學習,40%社會服務,還有30%用來建立社會關係——最終在大學期間換來了一張填得滿滿的履歷表。”4年努力,李偉倫贏得了耶魯的認可。

但在耶魯念碩士,她心裡別有滋味:“其實耶魯這樣的名牌大學,最重視的是本科生,其次是博士生,碩士生排在最後。”

在沒到美國之前,像李偉倫這樣認為自己“肯定拼得過美國同學”的國內尖子生,很多。

這顯然低估了美國名校入學競爭的激烈程度——它們讓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世界眾多國家的家長都“發瘋了”。

美國人不捧奧賽,但好學校的學科難度一點不比奧賽低。而且,美國也充斥各種“衝刺班”、補習班和家教。很多孩子為了考高中,到8年級就要去上“衝刺班”,考SAT前也上“衝刺班”。

有人曾測算,美國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課本,約104斤重。有時老師甚至不上課,讓學生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寫論文。

快樂教育,在美國也不是常見的事情。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學習到哪裡都是辛苦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毛坦廠中學不能代表所有中國學校,IA學校也不能代表所有美國學校,但是這兩所學校“雞血”的校風和升學情況卻能說明很多問題。

現在政府“教育減負”的決心很大,不可否認,目前中國應試教育中知識學習重要性被誇大了,學習方式也亟待改進,學習方向也要調整。但高強度、高壓狀態下的學習,對學生的吃苦能力的鍛鍊毋庸置疑。

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哪裡都是稀缺的,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學生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學會適應惡劣的環境,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毛坦廠中學”哪裡都有。

無論在哪裡,通往成功的路都不會很輕鬆。

告訴孩子,努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美國“毛坦廠”:無體育課,高壓末位淘汰,卻能批量生產藤校精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