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明对搬迁生活充满信心

通讯员郑家云

“易书记放心,有你们帮我,我一定能把易地搬迁后的生活过好。”10月10日下午,宣恩县椿木营乡白果坪村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金明看着刚刚搬迁完后的黄柏营安置区内焕然一新的安置房屋,院落,对帮扶包户搬迁的村脱贫尖刀班成员、村党支部书记易军山自信地说。

现年55岁的赵金明家里共有5口人。妻子梅卫喜于29年前病故,留下了他与不满1岁半的儿子赵恩乔,这让赵金明束手无策、一直与唯一的儿子,年迈多病的老父亲赵子成一起相依为命。赵金明内心备受煎熬,精神几近崩溃。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家里的花销也与日俱增,而全家生活仅靠他一人劳作仅有的10亩土地维持。年迈的父亲又无法支撑家务,赵金明也无法外出务工,加之他又没有其它技能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加上父亲赵子成常年住院用药以及儿子越来越大和读书的必要花费,家庭生活更是举步维艰。40多岁的男子汉空有一身力气却不能让自己的儿子过上体面生活,这让赵金明感到无比愧疚和痛苦。

2014年8月,村里通过一整套评议程序,赵金明的家庭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赵金明没有太多在意,以为只不过像临时救助一样随便给点钱或者米面油之类的物资也就完事了,不可能从跟本上解决脱贫问题,他也没把这当回事。以至于乡村来的帮扶责任人到他家了解情况时,他就应付了事。后来看到政府是真心帮助他脱贫致富,他才积极配合,逐步有了脱贫信心。

从2015年之后,乡村镇办和村包户帮扶干部争取项目,帮他修建羊圈,猪栏,修通入户道路,建起饮水池,改善了生产条件,完善了产业基础设施,打好产业发展基础。今年5月,鉴于他家修建27年的3间木质房屋早已破烂不堪,又帮他落实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屋4人户的100平方米住房。儿子赵恩乔已安家,帮扶包户干部又为确保他家“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将其儿子联系到椿木营集镇上当上了搬运工,媳妇温丽珍到乡烟草站中心收购组上班,以此稳定增加家庭收入。

就业有保障了,住房有了,产业发展基础也有了,赵金明的家庭收入也稳步提升。从2014年的人均2000多元增加到2018年的人均5000多元。老赵笑了,笑自己脱贫了。扶贫包户干部也笑了,笑自己的帮扶有了成效,党的扶贫政策贴心富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