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常山一位輔警走了,享年57歲!兄弟,一路走好

悲痛!常山一位辅警走了,享年57岁!兄弟,一路走好

悲痛!常山一位辅警走了,享年57岁!兄弟,一路走好

段金榮,人稱“老段”,芳村集鎮人,生前為縣公安局芳村派出所輔警。

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他,積勞成疾。10月8日上午9時,段金榮在衢州市人民醫院等候檢查時,因心血管破裂搶救無效去世。這一天,離他58歲生日還有5個月,而他從事公安基層工作已經有30年。

1989年1月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段金榮始終紮根在基層一線,一心為民,年平均化解處置各類矛盾糾紛百餘起,他用生命譜寫忠誠擔當,是村民最信任的人。

全心全力忙調解

芳村集鎮上的警調銜接調解大廳內有一張大辦公桌,背門坐的是汪文虎,對門坐的是段金榮。 10月9日早上8點左右,和往常一樣,汪文虎走進大廳,做好日常的衛生工作後,習慣性地往段金榮的杯子裡添了點水,擰好蓋子擱在一旁,坐在一旁登記村民來訪情況。和往常不一樣的是,今天,坐在首位的段金榮沒有來。以後,也來不了了。

悲痛!常山一位辅警走了,享年57岁!兄弟,一路走好

段金榮(右二)生前照片資料

2015年,芳村派出所和芳村鎮聯合成立了“警調銜接工作室”,曾經當過村支部書記的段金榮自告奮勇當起了調解員。“我跟老段認識30多年了,他是個‘直腸子’,有什麼說什麼。幾十年的基層工作,老段積累了豐富的調解經驗,在村民中的威信很高。”老搭檔汪文虎說,“警調銜接室”成立後不久,他就接到了段金榮的電話。“老汪,你來吧,我倆一起相互配合,在調解信訪、糾紛工作上好好幹,爭取為群眾排憂解難。”對電話裡的內容,汪文虎記憶猶新。

“金牌搭檔”確定後,這一干就是三年多。在段金榮手中,很少有調解不好的事兒。

芳村鎮潔湖村兩徐姓農戶發生糾紛,報警後仍爭吵不休,段金榮第一時間將兩人勸停,同時聯繫駐村幹部、網格員瞭解情況。正式調解前,段金榮又多次下村瞭解情況,單獨開展雙方思想工作,並約法三章要求當事人冷靜處理。正式調解時,段金榮對雙方的錯誤進行批評並要求彼此道歉,不斷講理說情,最終提出和解協議。

“工作中,除了在掌握事情來龍去脈的基礎上準確運用法律法規外,老段更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汪文虎說,在調解糾紛過程中,段金榮講親情、講友情、講鄉情,次次調解都贏得了村民的讚譽。

悲痛!常山一位辅警走了,享年57岁!兄弟,一路走好

段金榮生前照片資料

老同事蔣亮告訴記者,他現在還記得段金榮騎著摩托車帶著自己下村調解糾紛和某次大年三十一塊兒過年的情形。“老段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心只想著群眾,你看,連他的微信名字都是‘公正’二字。”蔣亮說,段金榮在調解中注重換位思考,恪守誠信,私下裡做足了功課,很能抓住村民的心理訴求,一出招一個準兒。 記者看到,厚厚的一疊調解糾紛記錄冊裡,每一份都有段金榮的簽名。“在化解矛盾糾紛的過程中,我們要用心與群眾相處,把每件事都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段金榮一有時間,就和民警一起翻山越嶺,走村入戶,化解處置各類矛盾糾紛。“他那麼拼命地工作,操那麼多心,我卻從沒見他喊累過、抱怨過。”汪文虎眼眶泛紅,不住地嘆息。

“村民們信任老段啊,有時村民來了看我坐在第一個位子上,還會跟我說‘這個位子是老段坐的,你不能坐嘞’,大家打心眼裡尊敬他。”汪文虎有些哽咽。

一心忘我撲工作

“認真敬業、攻堅克難、直爽開朗”,和段金榮接觸過的很多人,都會給出這樣的評價。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踏實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感動著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們。

在所裡,同事們都喜歡尊稱段金榮為“大隊長”。不僅是因為年齡最大,更是因為他是大家在工作上、生活中的“老大哥”。

在芳村派出所教導員連憲法的眼裡,段金榮是個工作能力突出、能夠並肩作戰的“戰友”。

悲痛!常山一位辅警走了,享年57岁!兄弟,一路走好

段金榮生前照片資料

“老段的事沒有轟轟烈烈,但是讓人鼓舞,很受教育。我工作多年,還沒有見過像老段一樣工作能力這麼強的輔警。”連憲法說,段金榮是轄區內的“活地圖”“百事通”,不管是什麼事、哪裡有困難,只要一句“老段一起啊”,就沒有他找不到的人、解決不了的事。 2011年,段金榮等人冒著大雨和庫區路段坍塌危險,趕到原新橋鄉調解

處理賠償協商工作;2012年,段金榮等人護送一位迷途老人安全回家;2014年1月深夜,段金榮與民警驅車一小時前往芳村鎮前塘村調解一起因土地引發的糾紛,一直調解到凌晨三點;2015年12月,段金榮在協助杭州淳安警方抓捕淳安命案嫌犯的過程中,積極配合排查、提供線索,被給予通報表揚;每天早上5點鐘左右出門巡邏集鎮。一樁樁、一件件,彰顯了他的為民情懷,令人動容。

“‘大隊長’是個很隨和的人,業務能力強,是我們的好老師,和我們年輕人也能走到一起。”民警劉波說。

去年1月下旬,劉波被分派到芳村派出所。“第一次調解矛盾糾紛時,我經驗不足,處理不了,就把當事人帶回了所裡,請‘大隊長’幫忙。”劉波回憶,無論是語言的老練程度,還是思路的的條理清晰方面,段金榮給自己上了至關重要的一課,至此,成了他的良師益友。

段金榮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檔案袋,這是他的“全部家當”。幾張芳村鎮政府幹部通訊錄被塗塗改改,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份份標明瞭處置結果,筆記本上清晰地記錄了學習內容、工作任務、行政村情況等。

採訪中,聽到最多的是“老段是個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無論是日常工作、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還是他負責的糾紛調解,段金榮從不推辭,毫無怨言,“有困難找老段”,成了村民的口頭禪。

“共度四載,積極樂觀,愛崗敬業的老大哥。”

“芳村的活地圖、老孃舅……”

“公安工作三十年,值得我們每一個常山公安人敬懷!”

“同事六年餘,是個很不錯老大哥。”

一段段深情的話語,寄託了同事、朋友的哀思。

“段金榮一心撲在工作上,獨獨忘掉了自己的身體。”連憲法悲痛地說。

在字裡行間和種種事蹟中,佇立的是段金榮用生命鑄就的豐碑,大家從中感受到了鐫刻在他身上的理想、信念、堅守和奉獻,是那樣的具體、形象和厚重。

記者:羅曼琳

通訊員:許凱 應華斌

監製:張勇

P.S.浙西傳媒新媒體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朋友圈。公眾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第三方平臺。如果您有任何好的新聞線索或想法,歡迎添加我們“浙西傳媒”官方微信號zxcm0570進行報料,我們有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