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農村工作的,這些年反映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作品很多,但我最推崇吳秀波主演的《馬向陽下鄉記》。
《馬向陽向鄉記》講述了市商務局市場科科長馬向陽,一個時尚前衛灑脫,但總感覺像“不太靠譜”的小幹部,陰差陽錯的被派到了大槐樹村做包村第一書記的故事。馬向陽毫無農村生活和工作經歷,更別提工作經驗了,還沒正式到任,就被一個抱著孩子的上訪戶丁香給難住了。也由此,這個村的各種矛盾、複雜關係、歷史積留問題開始纏繞著他。由於經驗不足,想法天真簡單,他一進村開始,就被挖了個坑!很多工作難以開展。但是最後,因他秉承著一顆赤誠的心和一種情懷使命,踏下心來,發動群眾又依靠群眾,認真地解決各種矛盾和複雜問題,逐步帶領村民走上致富、和諧的道路上來。
這部劇所反映的農村現狀,既真實又現實。正如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先生100年前所總結的,農村落後的基本特徵就是“愚貧弱私”。而這四個字在今天的農村仍然反映的淋漓盡致。
雖然我出生在農村,但是初中以後就來到了城市生活,對農村的回憶也只是童年裡的故事,對於農村的現狀也只能通過一些還在農村的親戚那裡瞭解一些表象。現在又回到農村,但要真的融入農村,卻沒有那麼簡單!
為此我看了好幾遍《馬向陽下鄉記》。每次深入農村調研的時候,我都刻意的去留心,發現大多數貧困村、薄弱村都和劇裡的大槐樹村大同小異。
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下派到貧困村、薄弱村做包村第一書記,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但是常年身處機關的同志,一經走入農村,就馬上被各種不適應所包圍。第一書記能否幹好,取決於三種因素。第一看是否有這種決心。如同馬向陽一樣,紮根在農村,立足解決問題的決心。第二看是否有本事。第一書記要具備多種應變能力,要協調農村的各種複雜關係,解決各種矛盾衝突,最後把老百姓組織起來,發動起來,解決好現在的人居環境,解決自己現在能看到的所有事兒。第三看是否有思路。能否立足農村的現實條件。通過當地的現實條件,找到一種當地的優勢資源,從而找到致富的途徑和門路,最後帶領村民們走上致富的道路。
所以,當身邊的包村幹部感覺無所適從之時,我也推薦他看一看《馬向陽下鄉記》。
這些年,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也播出過一些農村題材的影視劇作品,幽默詼諧,笑料百出,有的還很受歡迎,我也看得津津有味。但當深入農村之後,我卻感到了有問題。這些作品只是攫取了農村的笑料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農村生活,甚至在某些方面,還過度醜化農村,以此博得眼球,賺取收視,這些作品不僅沒有價值,在很大程度上還會誤導了大眾,影響人們對農村的認知。
而《馬向陽下鄉記》則不同,這也是一部文藝作品,不是三農記錄片、科普片,也要追求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所以,它定位於喜劇,看起來依然輕鬆快樂,笑點頻出。可稱得上“三分鐘一個笑點,五分鐘一個衝突”,極其成功的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收視率也相當高。
但是這部作品在追求藝術水準的同時,更理性,更客觀,更真實的反映了農村的現狀和客觀實際,並沒有太離譜。劇中對農村各種關係的提煉精準到位,利益衝突、觀念衝突錯綜複雜,農村人與人的矛盾、幹群矛盾、土地矛盾、城鄉矛盾,尤其是農業科研部門、農業龍頭企業進入農村的矛盾問題深刻而又急迫。對於瞭解農村,融入農村,紮實做好農村工作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回過頭來,還要指導生活,引領生活。藝術要展現的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憧憬和對理想狀態的一種期待。人們所崇拜的,既有現實中的英雄,但更多的則是通過藝術加工塑造出來的英雄。
當然,《馬向陽向鄉記》並不是三農題材教科書,它仍然是電視劇,是一部藝術作品,它反映的農村問題是用藝術的視角來實現的,所有農村的這些問題、衝突都是通過各種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來提煉的,又通過一個個小人物來演繹。因此,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有吳秀波等一眾演員們、老戲骨們的傾力出演,精彩展現,最終為我們貢獻出一部精緻的,異彩紛呈的優秀作品。
吳秀波把包村書記馬向陽演活了,演到家了。這就是第一書記的標杆。直到現在,每每談起農村工作,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就是吳秀波,就是馬向陽。
想了解農村嗎?看一看馬向陽吧。
閱讀更多 老理空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