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大明王朝1566》是什麼感受?

柳育龍


看《大明王朝1566》最大的感受就是開始慢慢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由於自小教育的問題,特別是歷史教育,往往過於的兩極分化。對於很多歷史人物,我們往往以“忠奸”二字去評價他人。比如以明朝為例,嚴嵩肯定是個大奸臣,戚繼光肯定是個愛國將領。

可是一個人是複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都有自己的選擇。從高高在上的皇帝嘉靖、到內閣大臣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到胡宗憲、鄭必昌、何茂才、海瑞、王用汲等等人物,他們都有自己的難處,也有自己的困難。這才是和我們生活是比較接近。

比如嚴嵩,所有的大臣都覺得他是奸臣,一味的迎合嘉靖皇帝。可是嚴嵩沒有辦法,皇帝需要他他做這些事情,只有這樣,他才能做這個首輔。嚴嵩這些年,維持朝廷的運轉可謂是煞費苦心。有些事情,雖然他有過錯,但是大明王朝到現在這種局面,絕非他一個人的問題。

也許有人覺得會是嘉靖。可是嘉靖去世以後,嚴嵩罷黜以後,難道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人上臺就能夠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嗎?肯定是不能的。

人努力的確能夠改變一些事情,但是不是任何事情,人通過努力就能改變的。

歷史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

另外,我看我了《大明王朝1566》,真心佩服像海瑞這樣的人。以前總覺得像海瑞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大本事,只是清廉。

我已經大學畢業了,已經開始工作了一年多。今年估計要結婚,明年還要換工作,還有攢錢買房子。這些讓人感受到錢真的是重要。特別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錢,有時候活得真的不像一個人。

由於人工作以後,年齡也上來了,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自己身邊的人身上,根本不會顧及到旁人活得好不好。畢竟自己都活得不怎麼樣。

像海瑞這樣,真的了不起。海瑞舉人出身,剛開始就是縣教育局的局長,哪怕只是混個知縣,

按照當時的習俗,隨隨便便就能過上好日子。他只要走這條路,以後便能夠買幾座大宅子,娶幾房妻妾,給子孫後人留下一份不錯的家業,自己也算是光宗耀祖。

可是,他卻願意為那些老百姓爭福利,甚至是不惜性命的去爭,哪怕自己活得並不好,也要去爭。

真心是佩服這種人!!!反正我是做不到的,我是不願意看著家人受苦,自己也受不了那種苦,畢竟我也是個普通人,更沒有那種能力。


歷史是什麼


我先把《大明王朝1566》的書看完了,然後又把《大明王朝1566》的電視劇給看完了。下面我就談談我看《大明王朝1566》的感受:

一,從小說和電視劇本身來說:《大明王朝1566》的書和電視劇是高度的契合,臺詞基本都是書裡面的詞語,看起來不容易出戏,而且導演找個演員演的也非常好,不管主角配角演的非常到位,絕對稱的上是一部好劇,製作精良。

二,從理解角度來講:《大明王朝1566》裡面的對白很多都是隻說三分,猜測七分。皇帝和大臣之間,大臣和大臣之間我們在看的時候可能有點難理解,因為我們畢竟離那個時代有點遙遠,而且權謀造詣也沒有答到那些在官場混跡多年的老油條們,好在電視劇有一定的旁白,讓我們可以較為直白的理解,可以更好的把電視劇看要下去。

三,從觀後感角度來講:嘉靖帝自從嘉靖二十一年遇刺後便住到了玉煕宮,從此不上早朝,追求長生之術,追求無為而治。可是隻是表面的無為,時時和大臣們玩猜謎遊戲,讓大臣們揣測自己的內心,從而牢牢的控制住朝政。而各個官居要位的大臣們也極盡諂媚之事,君臣之間也在一定的時期內達到一種平衡,苦的只有百姓,直到有一天一個叫海瑞的上了他那個《天下第一疏》,才打破了這種平衡。

四,從得到的啟示來講:一個皇帝做成這個樣子,一個國家的臣子做成這個樣子,那麼這個國家,這個王朝絕對是個病態的國家,那這個王朝最苦的還是百姓,那最後起來反抗這個王朝的還是百姓,如果不及時糾正,那最終會被百姓拋棄。唐太宗早有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想嘉靖帝那時應該多思考思考這個問題,他就不會不說話,讓臣子們來替自己背鍋,而不考慮百姓的感受啦。

謝謝,自己的一點點看法、感受,歡迎討論,分享。


震霜秋


第一個感受就是,歷史劇還能這麼拍,還敢這麼拍(曾被禁過),一開頭就是御前財務會議,期間穿插周雲逸之死,裕王妃生子,緊緊抓住了小編的心,此後圍繞三大案、倒嚴、戚繼光抗倭、海瑞上書等事件,劇情跌宕起伏,高潮不斷,讓人不得不追下去,然後回味了好幾遍,逢人就推薦


第二個感受就是,演員全都演技在線,裡面人物塑造的太立體太生動了,雲在青天水在瓶的嘉靖、嫉惡如仇的海瑞、老謀深算的嚴嵩、沉穩練達的徐階、性急如火的高拱、老練圓滑的呂芳……最令人驚喜的還是王勁松老師演的楊金水,令我感嘆道,太監也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一改以往影視劇的太監形象

第三感受就是,裡面的服裝道具好用心啊,臺詞功底都太強了,看他們彼此辯論也是一種享受



白衣墨非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6,試問這麼高口碑的國產劇有幾部呢?

而且還是一部歷史劇,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導演張黎就算沒有拍《走向共和》,光是憑這部大戲,就當得起國劇一流導演的境界,這就是實力。

這是一部很慢熱很慢熱的好劇,當年播出的時候其實反響不大,直到十年後重播,才終於引起軒然大波,以至於很多人感嘆,好得根本不像國產劇。

要我說,其實也只有中國的導演才能拍出這麼深刻的好戲。

有句話說得很有意思,如果《權力的遊戲》的主角跑到《大明王朝》中,保準活不到第三集。

道理很簡單,對比嘉靖朝波詭雲譎的權力鬥爭,維斯特洛的貴族們確實太過小家子氣。

導演和編劇大抵有兩種視角介入這段歷史,現代人的視角,古代人的視角。

而全片意象的凝聚,在於一個字:雪!

第一集漫天大雪,內閣會議劍拔弩張,最後一集也是大雪,老皇帝雖然是走了,但京城上空的寒意依然在籠罩,久久不能釋懷。

偌大的帝國,早已千瘡百孔,帝皇、權臣,這些金字塔頂尖的人兒,先是剝削老百姓,百姓反了,然後剝削商人,商人垮了,社會照樣民不聊生。

嘉靖的聰明,奸詐,自負,猜忌,狠辣,無為而治天下,天下一艘破船。

內閣的嚴嵩父子、徐階、高拱、張居正,無不是人精,他們太聰明,但當時都困局權力的勾心鬥角。

嘉靖說貪官要打,但忠臣也要管,清流濁流都要在,方可制衡。

他一人之家天下,守得固然嚴實,卻可憐了億萬生靈。

海瑞就是看不下去這個混蛋的社會,才發出一聲吼,敢把皇帝臭罵一頓。

他是一把劍,一把利劍,出鞘就要見光,殺氣騰騰,耿直不阿。

但無論是嘉靖,還是海瑞,針砭時弊看的通透,但全都束手無策,無力迴天。

嘉靖有明君的手段,卻幹著昏君的事情,終究埋下了大明王朝覆滅的引子。

而海瑞所向往的古聖人之法,同樣救不了天下,改來改去,照樣一鍋漿糊。

這是封建王朝的侷限性。

雪還是那場雪,人換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神州大地照樣天寒地凍。


獨狼映畫


這裡面沒有什麼正義和邪惡之分,都是在為自己的陣營在爭取利益的最大化!就拿改稻為桑,嚴黨想為皇帝的愛好及國庫開支彌補虧空想出來的,在為皇帝幹事的同時自己撈一把,也是可以理解,但是不合法,裕王一黨巴不得嚴黨搞不成,就拿浙江的老百姓做賭注,讓他們再苦一苦,藉著改稻為桑的事搞不成,趁機把嚴黨扳倒,殊不知董事長嘉靖皇帝需要的是各方面的平衡,錢要掙、仗要打、活要人幹、自己的玄修大業還要進行,還要平衡清流與嚴黨的關係,清流是掙不來錢幹不了實事的,但是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嘉靖皇帝內心的世界一萬匹草泥馬在奔騰,老子想過幾天清淨日子搞點個人愛好就那麼難嗎?

海閻王、海筆架出現了,企圖以一人之力為百姓爭取生存的權利,不能說他輸了也不能說他贏了,讓皇帝以無可奈何的態度默認了他的所作所為。黃錦與陳洪的鬥爭充分體現了嘉靖皇帝特點要你就是幹活的,就是一雙手套,幹完活就該扔了!黃錦是嘉靖皇帝在湖北當藩王的貼身小太監,關係不得了,所以對黃錦尤其照顧。

改稻為桑在歷史不是一件真實的事件,但是這件事跟英國資產階級進化過程中發生的圈地運動如出一轍,反應出來了在明朝中葉資本主義萌芽的真實狀況,沈一石就是一個資本家在君權和官僚的玩弄中破產死去。先聊這麼多吧!


幻影騎士24757029


做人難,做大明朝的子民更難,做大明朝的官員難上加難!

我看《大明王朝1566》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第一眼看到這個片子的時候,我為它近乎電影的畫面質感所震撼,但很快就發現,這樣的質感,更加加重了本片的沉重。

太沉重了!這部戲裡面的每一個人,活得都好累:官員互相傾軋,太監伴君如虎,王爺如履薄冰,就連皇帝本人,也是算計來算計去,殫精竭慮。所有的人,在強權面前都只有唯唯諾諾;每一個人,稍微算錯一步,就是人頭落地。

權臣不像權臣——嚴嵩秉政二十幾年,看似權傾朝野,實則時時刻刻身家性命都只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兒。

忠臣不像忠臣——海瑞並非傳統形象中的書呆子,只會剛直不阿,而是“智忠”,照樣有手腕,照樣有謀略。世事艱難,看看忠臣都被逼著做了什麼!

小人不像小人——太監的形象在歷史上名聲並不好,在這部戲裡也不缺壞得流油的太監。但是卻有那麼幾個太監,看著那麼讓人心疼。

太子不像太子——太子早死,裕王本該遞補為太子,但是嘉靖皇帝遲遲不表態,裕王一家只好戰戰兢兢,從王爺到王妃,從大人到孩子,都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一句話。

皇帝不像皇帝——嘉靖當了四十幾年皇帝,卻更願意求仙修道。他看似不理朝政,放任嚴嵩,實際上大權始終在他手裡攥著。所有人都沒有逃出他的手掌心,可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這簡直不似人間!

這戲劇情沉重,人物厚重,情節波譎雲詭,節奏跌宕起伏。看這樣一部戲,觀眾也會很累。難怪十幾年前上演的時候,並沒有火起來。

但是如果真的看進去了,那真是一段奇妙的觀劇體驗——只是不敢說“酣暢淋漓”,因為這劇看得真讓人難受。

這是一部可以引發人持久思考的劇。這部劇雖然像上面一再所說,是那麼“沉重”,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又是那麼真實。

這裡的真實,並不是說史實層面的真實。事實上,本劇很多情節、人物與歷史並不相符,如果較起真來,那麼也難脫“戲說”的帽子,頂多算是“嚴肅戲說”吧。

這裡說的,是人性上的真實。中國社會,太龐大,太複雜,人性的善惡美醜在這樣龐大的舞臺上,幾百上千年地“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不管世事如何變幻,人世間的這些勾心鬥角,從來也沒有少過,而在這其中表現出來的人性,也是那麼的鮮明。這就是本劇成功之處。

總之,這部劇是沉重的,又是成功的。它看著讓人難受,又是那麼真實。看完這部戲之後,我只想打開窗戶,望著窗外,心中湧起無言的吶喊:幸好我等不必生活在那樣的非人間!

以上。


軒轅十四Rex


我在看第一遍時,給我的感覺是真好看,真他媽聰明,演技真好。到看第二遍時才體會人物的層次跟格局真的相差太多,當皇上的,當首輔的,當太監的,當各個官位的,各個所站的位置不一樣,各個的眼睛看到的都不同,導演編劇真牛B,也就是上印的時代不對,才埋沒了這樣的好劇,看一部好看的電視據就跟看一本很好的書一樣,導演跟我們展現了一個立體的故事,第一層看到了好故事,第二層看清楚的物之間的關係,第三層再看看環境背景,大家都身在局中.......


雨點比較小


劇集還未看完,但是劇中人物全都是老戲骨,包括皇帝,貪官,各級官員等,演技大讚!劇中充分呈現給觀眾明朝1566年前的政治生態和人物生活。借古論今,很有意義,個人看了三分一劇情,覺得這是難得的國產反腐大劇,現代有人民的名義是比較出彩的,古裝政治,反腐劇,我只推薦大明王朝1566。


聚星燈配


這部好劇能在反腐的當下重播,也是其火的原因。嘉靖朝處於明後期,對於整個帝國的走勢起到決定作用。這段時期的明朝猶如一臺慣性運轉中的機器,每個部件都磨損了,但是換不了修不得,因為操作機器的人也做不了主。


劇集雖有虛構,但是歷史脈絡把握非常到位,歷史人物刻畫非常深刻,尤其是皇權、內閣及社會階層矛盾非常寫實。嘉靖的高深權謀,馭人之術在明朝皇帝中首屈一指,可惜作為皇帝除了權謀外,文韜武略略遜一籌;海瑞的個人情懷演繹得淋漓盡致,猶如堂吉訶德一般在明朝士大夫中宣揚堅持純粹的儒家治國理想;內閣權力爭鬥嚴嵩、徐階及張居正的權力交替非常精彩,陰謀陽謀處理的非常到位。難得一部好劇。

雖是歷史劇,更像現代劇。


冬蟲可語於冰


《大明王朝1566》是我看過最好的歷史劇,沒有之一。當時13年,《大明王朝1566》還沒有火,我實在看完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之後》偶然發現這部劇的,感覺這是一部用藝術為史實服務的電視劇,看完只能感覺歷史在自己腦海中再現了。關於劇情,是從唯物史觀、大歷史觀的角度去講述的,改變了以往很多歷史劇的英雄主義現象,這是人民的歷史,而不是帝王的歷史。從小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海瑞對於修身聖賢的追求和執著,趙又汲良心未泯卻又管道老練,胡宗憲胸懷百姓大智大勇夾縫與嘉靖、閆黨、太子之間,楊金水在東窗事發前後的巨大反差,都淋漓盡致的展現了社會各階層百態人生,嘉靖常年修道卻智慧過人,看看掌控者天下,予生予死,全在一言,宮殿佈置充滿神秘氣息,與明朝中後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走向頂峰呼應。一言難盡,這樣的電視劇要收藏,時常翻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