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旭宇《寄历史之书札》:

文人书法大家旭宇先生通过以点带面,探赜钩深,选取代表性历史人物,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人札稿形式开启与历史经典的对话。奉献出其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寄历史之书札》

《寄历史之书札》凡30则,其所对话历史人物既有帝王、圣哲、忠臣、武将,又有诗文、书家等,涉及历史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其语言既庄重,又诙谐幽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读后给人以启发、思考和回味。旭宇先生有多个头衔,但他最认可的是自己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是一位终身向学的学人。他常说自己属于两个族:一个是草根族,一个是追星族。他所追的星,不是娱乐圈明星,而是历代先贤圣哲。先生把与这些历史人物的对话看作是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洗礼和再教育。其中既透露着历史沉淀传承的厚重,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鲜活。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2017年连续在《书法报》发表后,引起书界及社会巨大反响。《书札手稿》也被收藏家携去珍藏。书法评论家李庶民、西中文、张瑞田、胡湛、陈智、邱世鸿等,认真阅读,仔细剖析。认为《旭宇寄给历史的手札》以简明的语言,批判或肯定诸历史人物。其既具经典传统性,又具有时代的文化审美属性。其既是当代的,也是属于历史的。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书札手稿》刊登书法报 截选图


贯通古今的学养情怀 兼通文墨的本色迹化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草稿》蠡解

文|胡湛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草稿》的面世是当代书坛的重要事件。《书札草稿》不仅是先生的自作文词和书迹,而且其中包含了其对贯穿中华数千年文明史,涉及政治、军事、文学、哲思、书法等多方面内容,融汇儒释道、经史子集多层次的广博内涵,同时也是其碑骨帖韵、今楷探索、文心墨象成熟书法的自然流泻。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寄给历史之书札》内页

一、文化生涯与对话历史文化

旭宇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军营做军垦报记者,出版诗集,转业到河北省文联担任《诗神》主编,担任书协领导,风雨几十年,他一路走来,始终是以一名学者、不断耕耘的文人在前行。从上大学时,即迷恋上对古代经典的阅读。这些经典滋养着他的身心、润泽着他的诗文以及书法。作为诗人书家,旭宇始终以国学诗文和个人的文化思考为书写对象,使其书作始包含有浓重的文化内涵。《寄给历史的手札》正是其数十年国学传统文化研究和思考的深厚积淀与阐释、抒放与表达。其以手札的形式打开跨越先秦至近现代的时光隧道,与大禹、孔子、老子、庄子、 范蠡、秦始皇、韩信,汉武帝、东方朔、王昭君、诸葛亮、曹操、嵇康、王羲之、王献之、 陶渊明、李世民、李白、吴道子、慧能、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轼、黄庭坚、岳飞、李清照、王宠、蒲松龄、王国维、孙中山、毛泽东等历代先贤相对话交流。这种交流是那么的如促膝般轻松,又是那么的如对尊者之严重。其或颂先人之功德,或叹史实之得失,或感文脉,或论书兴,或藏否功过,或借以讥批时弊,总而言之,其有感而发,不做中庸俗说,皆言之有物,读之感心。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寄给历史之书札》内页

二、碑帖兼修归于写心的笔墨大成

旭宇书法,幼年习颜,弱冠摹晋帖,兼习北碑。其研刻帖,访碑林,朝习兰亭序,暮写造像体,于诗书结合、古今结合、碑帖结合中渐成碑骨帖韵风貌。及担任中国副主席兼楷书委员会主任,其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提出了今楷书法创作创新理念。古稀之年,以青春之激情力习大草。在楷书、草书静与动两级探索之后,其由“笔势峥嵘,辞采绚烂”而复归平淡,在书写《诗书杂谈》《小窗幽记》等手札后,又一次以文人书家的平常情怀书就了长达五六十米,笔墨纵横挥洒的《寄给历史的书札》四卷本册页草稿。静赏其书札草稿,我们会发现,其纵横涂抹处,不难见其颜鲁公的饱满厚重,亦可见二王萧散简远之晋人风韵,更有北碑的雄健风骨,又可见宋人的郁郁书卷气息。这无疑是旭宇先生文墨兼善和笔墨锤炼数十年的人书俱老的集大成,是当前阶段性书艺成就的巅峰之作。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寄给历史之书札》内页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寄给历史之书札》内页

三、文人品格本色的迹化流泻及其时代的标杆意义

旭宇先生从骨子里讲,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富有情怀的文人。他的文化成就自然表现于诗歌、国学修养、艺术哲思、书法创造等多个方面。而他的书法的最高成就自然应该是其跨越其笔墨技法语言的探索,回归其平淡的写心、写志、写情怀的随笔记录。代表王羲之最高艺术成就的是他的《得示帖》《二谢帖》《丧乱帖》,代笔颜真卿最高书法成就的是其《祭侄稿》, 能够成为代表旭宇书法高品位成就的书迹也必然是其在自然挥洒中自然表现其情怀幽思的随笔札稿。《寄给历史的书札草稿》正是其卸却一身社会职务后,于从容娴雅中遥寄历史幽思,与古先哲、帝王、诗人、将军、书家等的对话笔墨印记。这是先生人书俱老,文人本色的人格迹化。

旭宇的多方面文化艺术的修为和成就,他诸多成就迹化于书法的创造是数千年中国书法主流精华文人书法于当代的真正继承和时代性赋予,其必将具有相当的标杆影响作用与意义。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旭宇,号白阳,又伯阳。河北玉田人,现居住石家庄市。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文人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等。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集作家、编辑家、书法家和收藏家于一身我国文坛风格独具的艺术大家。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在诗、书、学诸方面都多有建树,并取得了突出成就,是当代诗坛和书坛的领军人物。他的书法,楷、行、草皆善,尤其他在七十多高龄后,以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精心创作出《寄给历史之书札》三十通,成为当代文坛、书坛的鼎力之作,影响深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彰显出文化大家的风范。

他在学术上独具创见,倡导诗书载道的学术思想和适应时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扬“兰亭精神”等,都为诗坛、书坛所重。旭宇先生诗书学兼修,德艺双馨、在当代文坛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

作品欣赏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文以载道 弘扬国学—旭宇·《寄历史之书札》之文化解读(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