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拥有10多万精锐骑兵,为何最终败给了河北的袁绍?

莫xxx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孙瓒之败,败在一个道字。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其相貌俊美、才智过人,被涿郡太守招为女婿,升为中郎将,后成为幽州牧刘虞手下将领。

公孙瓒善骑射,作战勇猛,在辽东先后击败张纯及西乌桓首领丘力居引起的叛乱,但公孙瓒与上司幽州牧刘虞不知,刘虞仁义,主张招抚胡人,公孙瓒好战,主张武力打击胡人,两人有了矛盾。



刘虞不仅是公孙瓒的上司,而且还是汉室宗亲,刘虞对待百姓非常仁义,但公孙瓒自恃武力,常放纵士兵抢劫百姓,两人矛盾越来越大,大到不可调和时,就发生了战争,刘虞战败,被公孙瓒俘虏,不久被杀害。

刘虞一死,公孙瓒盘踞幽州,对待百姓更加变本加励,公孙瓒不仅自已大兴土木,兴建易京楼,而且疏远贤士,重用酷吏和小人,此期间辽东又闹饥荒,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刘虞死后的第二年,公元195年,投靠公孙瓒的刘备与赵云,先后离开公孙瓒,刘备是因为到徐州救援陶谦,而赵云是因为长兄去世,但赵云再次出山是投靠的刘备,尤其是刘备,对所投靠之人及发展环境相当敏感,刘备一定看出公孙瓒不能成事,才离开的。



公孙瓒与袁绍对抗的同时,与袁术结盟,而袁绍的个人威望及名声均远在公孙瓒之上,对待百姓的态度,也比公孙瓒要好的多。

公孙瓒对待手下的士兵也是相当苛刻,在与袁绍开战时,手下有一将领被袁绍围困,公孙瓒非旦不救,反而说出一句相当没有道理的话:救一个人,那以后其它人都会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战。现在我不去救他们,那么被围困的将士就会更加卖力。

这种理论,等于让手下将领自生自灭,离心离德了,如何能够同心协力作战呢?



公孙瓒不仅寒了百姓的心,也寒了士兵的心,在与袁绍的战争中,节节败退,袁绍手下有一个大将叫麴义,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勇将,麴义作战勇敢,多次击败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中,麴义以精兵大破公孙瓒,斩杀公孙瓒部将严纲,救回被围的袁绍。

易京之战中,公孙瓒被袁绍击败,众叛亲离,遂自焚而死。

袁绍到冀州后的十年,是其势力如日中天的十年,不仅家世显赫,声望卓著,且能力远超公孙瓒,在对待百姓的问题,袁绍仁义,公孙瓒残暴,此为两人最大的区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孙瓒之败,败在道义。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公孙瓒雄踞河北,以善射者数十人,皆乘白马,号称“白马义从”。连后来威震天下的常山赵子龙最先也是在公孙瓒的手下做事。

可是这号人物为什么却落了个“自焚而死”的下场呢?主要就是因为他杀错了一人。



杀错一人,成为众矢之的

公孙瓒本来是幽州牧刘虞的部下,刘虞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东汉三牧之一,地位身份比刘备都要高出好几倍。可是两个人信念不同:公孙瓒主张以力争战,刘虞希望仁爱治国。所以公孙瓒一直都看不起这个“懦弱”的上司。

双方最终还是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公孙瓒善战,手下精兵强将又多,很快就击败了刘虞,攻破居庸城,活捉了刘虞和他的家室。

为了得到整个幽州,公孙瓒做出了他这一辈子最错的决定:灭刘虞全家。刘虞在幽州一直都很得民心,又是朝廷宗室,他一死,公孙瓒马上成为众矢之的。刘虞部下鲜于辅,燕地阎柔,乌桓峭王,冀州袁绍全部出兵攻打公孙瓒。“斩丹等四千余级”;“破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

自己找死,得罪上层社会又得罪下层民众

公孙瓒败退之后,不敢和群雄争锋,就把自己关了起来。“居于高京,以铁为门。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易门。专侍姬妾,其文簿书记皆汲而上之”

公孙瓒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在易京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同时又“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公孙瓒的末日近在眼前了。

袁绍也看到公孙瓒末日已到,以伏兵击败公孙瓒的前军,又挖地道毁坏易京的瞭望台,大军长驱直入,攻向公孙瓒中京。“瓒自知必败,尽杀其妻子,乃自杀”。想不到他灭了刘虞全家,最后自己也难逃灭门的下场,连头颅也被送到了许都。



那只胖狐狸


这是典型的吹牛不打草稿,腹内原来草草!


想当年汉匈战争的时候,冒顿单于在最鼎盛的时候,控弦之士三十万,也没敢胡吹,自己有十万精锐骑兵,马邑之谋,匈奴单于,率铁骑10万,已经是绝对的主力了。


再看看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得到的幽州突骑,也不过万余,加上步兵30万,基本上就横扫天下了。

什么叫做精锐?十中选一,方才称得上吧?那么,公孙瓒要想拥有十万精锐,其家底至少得有100万普通骑兵,汝知道这100万骑兵意味着什么?按照放牧的传统,1平方公里的草地才能够满足一匹马的消耗,那么公孙瓒至少得用有100万平方公里的后方基地,然后再算上他的步兵、后勤人员,他所占领的人口至少达到500万......养着10万精骑,每天的粮草消耗,想都不敢想啊!

而当时袁绍占领的冀州,户口百万,估计其中还有不少水分,按照公孙瓒保有十万精锐骑兵,他不仅可以扫荡袁绍,简直就可以扫荡天下了!灭掉袁绍的曹操,征讨荆州的时候,也只有5000轻骑兵打头阵,哪来的十万精锐骑兵?

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不会超过3000,步兵不超过10万,属于中等偏上的割据势力,不过由于自己的领导能力太烂,被袁绍屡次击败,最后自焚身死。


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全国户数是1607万多户,人口是5006万多口。到三国末年魏蜀吴合计 只有户数149万多户 人口剩下560万零200多口(金兆丰《中国通史·食货篇》)仅存十分之一。


如果公孙瓒有精锐骑兵十万,后面的步兵起码得50万, 后勤部队差不多要百万,后方基地至少500万,这是当时东汉末年所有人口的统计数量,他就是皇帝了,不对么?


………………


诸葛小村姑


公孙瓒讨伐幽州张纯丘力居叛乱起家,因作战勇猛,在军中有威望,“略吏民攻右北平、辽西属国诸城,所至残破。瓒将所领,追讨纯等有功,迁骑都尉”。在辽东属国石门大败叛贼张纯等,张纯于是妻儿逃入鲜卑境内,因公孙瓒在战时喜欢厉声高呼,悍不畏死,又组织了一支善骑射的士兵与他并肩作战,号称白马义从,邻近的异族都很害怕他,等到黄巾之乱席卷河北各境,公孙瓒无法抵挡,朝廷便派出宗正刘虞为幽州刺史平乱。


刘虞一到幽州,对内平定黄巾,对外一改公孙瓒正面硬扛的战术,以怀柔对待鲜卑乌桓各族,丘力居等听说刘虞到了,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公孙瓒由此嫉恨在心,对刘虞心怀不满,种下后来取败之因。在二人的合力下,幽州乱事被平定,刘虞因安抚游牧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大司马,封为襄贲侯,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为蓟侯。献帝被董卓劫往长安,暗中联络刘虞要他护驾东回洛阳,被袁术截住,而袁绍等则想立刘虞为帝代替献帝,刘虞不听,但与袁绍仍然眉来眼去。


这样就结成了两派,一派袁术公孙瓒,一派袁绍刘虞,袁术派孙坚与公孙瓒从弟公孙越一同攻打周昂,攻城过程中,流矢射死了公孙越,公孙瓒认为是袁绍的过错,为报弟仇出兵驻在磐河准备攻打袁绍,又平青州徐州黄巾兵,大兵压境来到界桥,面对弱势的袁绍,公孙瓒心中轻视,不设防备,竟在界桥被袁绍军所败,逃回幽州驻扎在刘虞旁边。面对公孙瓒不听节制和连年征战,使得北境人民生活困顿,刘虞屡次警告不听,遂起兵十万攻打公孙瓒,反被所败,公孙瓒便诬陷刘虞与袁绍谋反意图称帝,胁迫朝廷使者把刘虞及其妻子儿女斩于蓟市。刘虞平时多行仁义德政,此时被杀,军民皆怨望公孙瓒。(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195年,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率幽州兵马想为刘虞报仇,推阎柔为首讨伐公孙瓒,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袁绍也派出大将麴义,合兵共十多万攻打公孙瓒,三路大军一同出兵,公孙瓒招架不住,退守易京,筑高城自保,“。瓒虑有非常,乃居于高京,以铁为门。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易门”,自我封闭与众将士隔离,无异自杀,就此耗了两三年。199年,被袁军掘地攻入易京内城,公孙瓒兵败自焚。


南方鹏


公孙瓒失败原因:

1.对比袁绍,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与鲜卑,乌丸等游牧民族相邻,长期交战;

2.政治外交上与周边势力均交恶,没有外援,最终先被胡兵大败削弱,又被袁绍逐一击破;

3.经济民生方面没有建树;

4.缺乏政治军事人才,也没有相关的人才培育体系;

5.作为领导人,公孙瓒易躁易怒,性格缺陷严重;


tyltcy


自己管理不行,手下有没有牛逼的谋士。袁绍也不被曹操干掉了,袁绍是比上不足,比下(公孙瓒)有余。自己觉悟又不行,自己没两把刷子又不听手下的。成大事者要不自己牛逼,要不能虚心接受左膀右臂的意见。


帅爽李


燕人嘴损人怂!话硬人软!!


五星平凡


他消极防御,学习朱元璋那套不称王,下属被打不救,在四战之地韬光养晦行不通,白马骑兵人人都知道了还躲起来只能被动挨打


乌陵与土明


10万骑兵,水分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