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艦
江蘇的發展確實不錯。如果從歷史長時段來看,江蘇不僅僅是近幾十年發展的好,也不僅僅是近百年發展的好,而是一直髮展的都不錯。
首先,從古代歷來看,江蘇一直是魚米之鄉,富裕之地。如果大家不想聽5000年前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繁衍的故事,也不想了解吳越爭霸時期江蘇的發展,那麼,就拉近歷史,看看隋唐時期的江蘇吧。隋煬帝疏通大運河,沿著大運河的蘇州、揚州、淮安和杭州一起,被稱為運河四大名城。最後隋煬帝哪也不想去,就躲在了揚州的溫柔鄉里。及至宋代范成大《吳郡志》裡,提出了上有天堂、下游蘇杭。到了明清時期,出現了龐大的江南省(今天的江蘇省加安徽省),經濟發展強大到皇帝也顧忌。清朝初期賦稅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於是經過順治、康熙兩朝的努力,江南省一分為二。所以可以這麼說,江蘇自古以來就很發達,這跟江蘇所在的華東平原地理環境、溫潤氣候條件、臨海的資源要素有關。這個地方田多、人多、鹽多,河道縱橫又解決了交通運輸問題,焉能不富?!
其次,從近代歷史來看,江蘇是洋務運動、民族工商業重要發源地。早年曾國藩創辦安慶軍械所後來遷到南京,改稱金陵內軍械所。李鴻章又在江蘇(今天上海)創辦江南製造總局,既今天江南造船廠的前身。又過去了幾十年,一則自身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則上海發展帶動,江蘇湧現出了一大批民族工商業者,最有名的莫過於無錫民族工商業六大家族。可以說,真是在富有的江浙財團的支持下,蔣介石才能博上高位。至於之後南京成為了民國時期的首都,可見此處的發達程度。
再次,從現代歷史來看,江蘇是改革前沿,經濟騰飛之地。在今天這個日子來寫這篇文章更有紀念意義。1978年的5月,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胡福明撰寫初稿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光明日報頭版公開發表,引發全國性大討論。自此後,改革的春風吹到江蘇,江蘇一直站在了全國改革前沿。依託上海龍頭,江蘇湧現出以無錫常州蘇州為代表的集體經濟蘇南模式,打造出了地表最強地級市蘇州。有人遺憾江蘇沒有出現一個一線城市,但實際上,蘇錫常三市經濟總量已經趕上上海了。江蘇就是典型的一片富,雖然蘇北暫時不如蘇南,但也是較大幅度領先周邊的山東、河南、安徽地市。
總結來說,江蘇自古富裕,今後會發展得更好!
單問者
網上一直有對各省市藝人的盤點,許多網友說江蘇籍的明星好像很少,這種話題總能引起共鳴。為什麼江蘇人當明星的的相對而言比較少呢,大多數網友得出的結論是:江蘇經濟發達,注重教育,所以想讓小孩子去當明星的就比較少了。
為什麼江蘇在大多數人眼裡是這種印象呢?我們還是從娛樂一點出發來看。下面我們看一張圖片。
這張圖裡是一個江蘇籍的男藝人參加綜藝節目時用毛筆字寫《出師表》一幕,許多網友表示畫風清奇,不愧是江蘇人。從這一個小點可以知道,江蘇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全國皆知。為啥江蘇這麼牛?小編認為重點還是:教育。
之前不少問題裡小編回答了不少關於江蘇的教育方面,下面再來簡單的說說
一、基礎教育
小編之前有講過江蘇的基礎教育發展在全國來說算是很均衡的了,每個市都有非常好的重點中學。下面這份江蘇的中學再來一覽
二、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方面南京一家獨大,不過其他市也有自己不錯的大學,總體來說江蘇的大學質量在全國排的上前幾了。
江蘇有兩所985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江蘇有11所211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藥科大學
當然江蘇靠的不僅是教育才這麼厲害的,還有各個方面的支撐走到了今天。教育是許多江蘇人從小抓的重點,正因為有這樣的重視,讓江蘇越來越好。
樂活鹽城
這個問題甚有意思。
江蘇省,面積103229.17平方千米,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作為東部沿海省份,江蘇的發展一直名列前茅。2018年上半年全省GDP已經達到4.486萬億元,僅次於廣東高居全國第二。
那麼,為什麼江蘇省的經濟發展如此舉世矚目?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歷史輝煌
今日的江蘇省,常年高居經濟第二的位置。而歷史上的的江蘇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江蘇省的前身是江南省,1661年清朝順治皇帝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左”和“江南右”兩部分;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和蘇州府首字,改為江蘇省,江蘇省由此得名。
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時期的南直隸,在明朝時期,這裡是全國的經濟重心,是明朝的賦稅重地。清朝入關後,1645年順治將南直隸降級為江南省。雖然地位有所降低,但是江南省的經濟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正因為經濟規模空前龐大,人口眾多難以管理,怕生事端的清朝才將江南省東西拆分,起到了削弱江南省的目的。
不過從分省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江蘇省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獲得了更為強大的經濟動力。
依靠清朝時期發達的漕運,江蘇省和浙江省形成蘇浙一體格局,成為新的經濟重心。1842年上海開埠後,列強勢力紛至沓來,雖然對江蘇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是客觀上使得江蘇省更早地接觸和融入了世界,這使江蘇省成為近代發展的先行者。
歷史的積澱是江蘇省發展遙遙領先的堅實基礎。
2、素質較高
江南地區是自古以來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
明清以來,江西省和江南省更是匯聚了天下英才。因為經濟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區經濟發展遙遙領先,發展出一系列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使得江南地區成為思想最開放、文化最繁榮的區域。
因為社會的長足發展,江南地區成為教育最發達、人才輸出率最高的區域,尤其是江南省。
到清朝入關時,每期科考,江南省的上榜人數佔到全國的近一半,時人有云:“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
也正因為如此,清朝才下定決心將江南省拆分。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不斷匯聚使得江蘇省始終有著與時俱進的精神,這是江蘇能夠抓住機遇,取得輝煌成就的最大保證。
3、位置絕佳
如果說清朝之前,江蘇省靠的是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那麼鴉片戰爭以來,江蘇省靠的就是上海和長江。
上海,是我國最大最發達的城市;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和黃金水道。而這,成為江蘇省發展的最大助力。
鴉片戰爭後,列強相繼侵入上海,建立一系列租界,使得上海成為列強入侵的前沿。上海作為曾經江蘇省的一部分,必定會影響江蘇。
上海在近代的率先起步,奠定了它在長江流域老大的位置,在近現代的發展中,以上海為中心,逐步形成了我國規模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工業區,這就是滬寧杭工業區。在這個工業區中,除了上海,剩下的部分由江蘇省和浙江省分割,而兩個省大部分都是上海的經濟腹地。
在上海的產業和資本向外轉移時,江蘇省和浙江省成為重要的承接地。
一直以來,作為沿海省份的江蘇省都是重點發展沿江地區,這使得江蘇省和上海的對接更為緊密。依託長江的黃金水道的作用,江蘇省成為長江邊上最發達的區域。
今日江蘇省下轄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我國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4、政策得力
江蘇省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全力扶持。
在明清時期,由於漕運的繁榮,江蘇省沿大運河崛起了一系列城市。
近代以來,隨著列強的入侵,江蘇省的鎮江(《天津條約》)、蘇州(《馬關條約》)等地先後被迫開埠,這在客觀上促進了江蘇社會的近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及時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從上海引進先進技術,大辦鄉鎮企業,形成了聞名全國的“蘇南模式”;
1984年,南通成為我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由此江蘇對外開放加速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蘇省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機遇,經濟發展再度邁上新的臺階。
政策給力的背後,是江蘇人緊抓機遇的勇氣和魄力,這是江蘇能夠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石。
所以江蘇省能夠取得如此成就,絕非偶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江蘇發展的是不錯,準確地說整個長三角發展的都是不錯的。
都說江南富饒,但是也不是從古至今都富饒。所以江蘇的繁華離不開歷史演變和地理位置。
歷史演變
江蘇繁華是因為地處江南,江南的繁華是源於歷史上三次人口大遷移。
從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到靖康之變、泥馬渡江,北方人口大量的往南方遷移。
所以南宋以後,南方無論人口經濟文化都遠遠的超越了北方。
再加上東南有江淮防線、長江天險,所以南遷政權都定都於此。長期以來的經濟建設,也縈繞於此!
故此,江南富饒、流傳千載!
地理位置
但是近代以來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江南在歷史變遷過程中此起彼伏。
中國從長期以來的封閉自守型經濟形態,發展成為了開放自由的經濟形態。
以上海接受來自海外經濟的輻射!上海的繁華富饒一躍成為全國第一!
而以上海為首發展起來的長三角經濟帶,也是中國經濟最強、幅員最廣的城市群。
所以地處長三角的江蘇省發展的也很好,在全國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瀟湘夜雨l
2017年,江蘇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0.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7189元。[5]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24元。江蘇屬於長江經濟帶北翼,與安徽、浙江、上海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經濟最差的地級市宿遷排全省第13位,倒數第一!那到底多少?2017年,宿遷GDP2610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485萬),人均GDP5.38萬元,全國城市排名第90位。這就是宿遷2017年的成績單。超過了很多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最差的宿遷都這樣了,更不用說蘇州南京這樣的城市。
教育
作為教育大省的江蘇,985高校和211高校數量也並不少。江蘇的985高校一共有兩所,分別為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江蘇的211高校有11所,除985高校的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以外,還有蘇州大學、江南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江蘇入圍的高校大多為部屬高校,僅蘇州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兩所為省屬高校。
雖然比不過北京上海,但是這樣的教育絕對可以秒殺大部分省份。
第一次回答 望多多支持
人在海安
江蘇省臨海沿江靠淮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抓住機遇,探索出了率先發展蘇南帶動蘇中,引領蘇北發展的模式。在江蘇十三個市龍頭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現在蘇南的蘇州無錫常州率先致富了,蘇中各市經濟GDp也逐年增產。蘇北的後啟之秀宿遷市在江蘇經濟屬於低水平。可比我們鄰省江西安徽富裕地市還高,一個縣級市海安GDp比安徽江西地級市都要高。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江蘇一步一層樓的向前發展,令世人刮目相看。江蘇為什麼發展好?我總結出的經驗是:改革帶來了機遇,江蘇省領導解放思想執政有方,人民聰明智慧勤勞,天時地利人和給江蘇帶來了輝煌。
戀愛婚姻家庭道德驛站
這個問題很複雜,一個地區發達的原因很難從幾個方面就概括了。是一個經年累月的過程,是千百萬人努力的過程,甚至是大自然恩惠的過程。
江蘇自古就是一個人文薈萃,充滿魅力的地方。“煙花三月下揚州”,“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蘇湖熟,天下足”……這些古詩,古語都反應出了一個富足,美好的江蘇。古代大運河穿省而過,依靠這條南北大動脈蘇州,揚州,淮安繁華一片。六朝古都南京,更是人們嚮往的“帝王州”。徐州說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發源地應該沒有疑問,畢竟漢高祖劉邦和他的團隊是從這裡出發……
江蘇並不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省份,
除了水資源其他沒什麼豐富的資源。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86畝,條件如此緊張,人們不得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即使如此努力種地並不一定能養活所有人,一部分人就不得不去做生意,商業逐漸繁榮。
如今的江蘇第三產業比重越來越來重,旅遊業越來越發達,對自然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政府對環境的治理已經足夠長遠,不在只盯著眼前的利益了。江蘇的政商環境,政府與百姓的關係也相對和諧。並沒有政府高高在上的感覺,更多的感受到了一個服務者的姿態。
由於長江天塹的阻隔,江蘇江南江北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不同的文化圈會出現摩擦,但我們都同踩在江蘇這片土地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應該將建設美好江蘇放在第一位。即使有的地區率先發達富裕,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富裕的地區總在無形之中幫助相對落後的地區,我們不能忽視這些。
最後江蘇的繁榮和富強還有很多路要走,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光自己要走好還要挽著其他夥伴的手一起走好
嘉哥在行動
蘇錫常發展很好(吳語區)!寧鎮揚發展一般(江淮官腔語區!俗稱鋼波語區)!以徐州為老大的蘇北(中原官話語區)最近幾年發展迅猛!從中可以體會到!省會城市秦檜故里南京(徽京)的無能!鋼波寧中幹外強!
圝囨囚囨図圝
江蘇為啥這麼牛?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來論述。
中國歷史悠久,有的地區古代十分發達,近現代稍顯落,如河南、陝西、四川等,而有些地區古代比較落後,現在非常發達了,比如廣東。而江浙地區從古至今卻一直比較發達,這種發達不僅在經濟上,更在教育、文化、技術上,始終領先全國。
江蘇雖然面積不大,但屬於平原地帶,一馬平川,交通便利。這裡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水路縱橫,土地肥沃。省內有長江、淮河兩大河流橫貫東西,又有太湖、洪澤湖、高郵湖等眾多大湖泊,更有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而且東臨廣闊的太平洋,此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在全國絕無僅有。這些都為江蘇古代農牧業、漁業等發展提供了絕佳條件,因此江蘇古代就有“漁米之鄉”的美稱。
古代是以農業為主,農業發達必然帶來經濟發達,從而造就眾多歷史名城,毫不誇張的說,江蘇是全國曆史名城最多的省份,毫不為過。省會南京,六朝古都,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底蘊厚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古有天堂美稱,是聞名世界的東方水城,江南園林的代表。無錫,太湖之濱的漁米之鄉。徐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大漢高祖劉邦之鄉。揚州,唐代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說法,可見當年夜生活的繁華。此外,還有江南名城常州、江北名城泰州,兵家重鎮鎮江,國家溼地鹽城,體教強市南通,海濱城市花果山所在地連雲港,總理故理淮安,項王故里宿遷,可以說十三個城市各具風采,歷史文化名人眾多,真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就連如今的第一大城市上海,也是從江蘇劃出去成為直轄市的,可見江蘇之牛。
新中國成立以後,江蘇更是抓住機遇,走在全國前列。如今,以上海為龍頭江浙為核心的長三角經濟區,已經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區域。江蘇產值高居全國第二,人均產值也排在全國前列,是唯一一個所有省轄城市全部入圍全國百強的省份,百強縣也是江蘇最多,兩院院士更是冠絕全國,為國家發展輸送出眾多人才。
未來江蘇應當與時俱進,進一步縮小南北差距,為率先實現共同富裕目標而努力,而不要不爭什麼經濟總量第一的虛名。只有老百姓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強。為江蘇加油!!!
以名立信
江蘇之所有發展的好,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
首先是歷史因素,在歷史上,江蘇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江南核心的核心,有蘇州、南京、揚州三個超級大城市,又是人文淵藪,吳派、揚州學派、武進今文經學派名家輩出。
在當前主要還是因為其走出了一條不同於廣東、浙江、福建和山東的道路,闖出一條“蘇南模式”的道路。在充分發揮沿海優勢的同時,規避了缺乏華人華僑的劣勢,把鄉鎮企業做大做強。所以僅在蘇錫常三個城市,江蘇就佔據了全國百強縣的前三甲。
首先是崑山,這裡是全國最大的臺資產業園;還有江陰,這裡有中華第一村——華西村;還有張家港,曾經全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沙鋼集團就在這裡。此外,全國第一個工業園區,也是最大的新加坡產業園就坐落在蘇州。
江蘇靠近中國經濟中心和外資最大的聚集地上海,高等教育發達,基礎教育和湖北想當,高等教育全國前三,這些都是其重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