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文史公曰:才华横溢、人格独立、精神自由;胡适说:“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写挽联:“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

西访时说:“堂哉皇哉!”。孟真先生:遵嘱写了数字,不像样子,聊作纪念。今日闻陈胜吴广之说,未免过谦,故述唐人语以广之。敬颂旅安!——毛泽东上 七月五日

他病危时,蒋介石命陈诚调配能找到的最好的医生为傅诊治,并每半个小时向蒋汇报一次傅的病况。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有《傅孟真先生集》六册。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傅斯年是抽烟的人。台大校长每月薪水只有四百多新台币,不够全家的开支,“他把当时最坏的新乐园香烟的烟丝剥开,装在他的烟斗里。更使人伤感的是一九四九年冬天,主持《大陆杂志》的董作宾教授,约他写稿,答应提前给他稿费。他告诉他的夫人俞大綵说,等钱拿到了,一半留作家用,一半给他自己做条棉裤,而且要厚厚的扎裤脚的,但后来他还是因为棉花和料子太贵,没有做成……”有一天,傅乐成正在房中看书,忽听见伯父在卧室对伯母说:“有钱吗?拿十块来。”伯母说:“只有几块钱了,还得买菜。”伯父说:“那就算了。”过一会,伯母又问:“到底要不要?我好去想办法。”傅乐成后来在校中偶对同事提起此事,“同事皆为之叹息,谁能想到他们会为十块钱去‘想办法’呢?”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傅斯年逝世时,十五岁的儿子傅仁轨正在美国读中学,没有钱回台奔丧,给悲痛中的母亲写来一封安慰的信,这是全文: 亲爱的母亲:

希望您看到这封信后,能使您鼓起勇气来,为了死去的父亲,继续勇敢的工作下去,我虽然想到,我已经是没有父亲的孩子了,但我并不介意,只有想到您已是单身一人,失去了丈夫的依靠,才使我深深的感到难过。父亲是祖国所需要的重要人物,但我时常对自己说:人死是不可避免的,终有到来的时侯,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为死而悲伤呢?那些已经故去了的生前有丰功伟业的人,都受到后人的赞颂,我确信父亲也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一定也能受到后人的赞扬,我并不迷信,但是永远没有人能够使我相信人死就是“过去”,人死身体虽然毁灭,骨头虽要变成灰烬,但是他们的灵魂,那里去呢?我确切的感觉父亲正在守护着我们。

这些日子功课太忙,没有时间早给你回信,当我在打字时,有一位摄影记者来到打字间,他给我拍了好几张照片,等冲洗好后,给您寄去。

请告诉我您的生活近况,现在您在教书吗?您的薪水能够维持吗?这都是我想知道的。

您的爱子仁轨上,十二月廿六日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台大的校长,规格之高,是我们现在不可想象的。这与日本人占据几十年有关系。台大的前身是台北帝国大学,校长叫总长,总长的身价跟台湾总督的身价相等。日据时代,人们走过总督府门前要行礼,走过校长门前,也要行礼。这个风气,一直延续到傅接任校长时。那廉君回忆:“听说日据时代,人们走经总督府门前都要行礼,我没有亲眼看到,不敢确信,但我在一九四九年一月到台湾大学以后,却发现有人走经校长室门前,尽管屋里没有人,也要双手抚膝,向大门鞠了九十度一躬,这样隆重的敬礼,当时我每天可以看到很多次,但很快地便消失了这种尊敬的表示。”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1909年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由于受到民主与科学新思潮的影响,1918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会领袖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担任游行总指挥,风云一时。1919年夏,傅斯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1926年冬回国,翌年春出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从1928年11月起,长期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929年春,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广州迁往北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胜利后,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兼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20日在台北病逝。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国失栋梁、惜哉斯年、傅钟长鸣-傅斯年先生六十八周年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