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派迩瑞筹CEO兼创始人单晓韵打造连接航司与旅客的新物种

编者按:派迩瑞筹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最早以运筹优化为核心技术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之一。派迩瑞筹的主要业务聚焦于航空优化领域,志在颠覆旅客在航空出行中的采购习惯,重新洗牌航空公司的营销结构,打造航旅B2C,C2B的新零售生态。

作为派迩瑞筹的创始人兼CEO的单晓韵曾参与创办Sabre中国(注:Sabre公司是一家行业领先的全球旅游业技术提供商。),并一手打造全球最强航空运控领域实施研发团队,带领Sabre业务在中国落地、开拓,进而成长为国内航空运控领域的No.1。然而,人到中年的单晓韵却选择激流勇退,带领团队重新创业,致力于重新打造中国自己的航空优化系统。运筹OR 帷幄此次有幸邀请到这位在航空业深耕二十余年的女CEO,她将为我们谈一谈如何打造一款优秀且接地气的航空优化产品。

运筹OR帷幄: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创始人)团队,以及你们为什么选择在杭州创业呢?

单:我19岁去美国求学,在U.T. Austin获得计算机学士学位,之后获得计算机以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已在航空业工作20余年. 曾在美国的Sabre公司担任项目总监,董事经理,大中华区总经理,全球咨询合伙人等职位。06年外派回国,作为Sabre中国的创办人,从零开始,带领Sabre业务在中国落地,如同创业一般,组建培育了Sabre航空运控实施研发团队。

公司COO冯涛先生曾担任Sabre中国区总经理,之前在HP和Teradata任中国区高管, 对中国民航市场有独特的理解与洞察,他是清华首届EMBA, 有 25年民航职业经理人经验;

公司的首席战略家Alan Walker先生曾在 Sabre 实验室,研究院和咨询团队担任副总裁,是咨询决策支持和大型交易处理系统领域创新的领导,Sabre PSS系统的首席架构师;

段鹏博士是美国西北大学交通工程博士,曾担任Sabre首席优化工程师,参与并领导所有和运行领域相关的优化产品的研发

龚强博士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运筹优化博士,曾在美联航担任运筹优化工程师,在Sabre担任首先优化分析师,2014年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人才;

俞煜博士是英国爱丁堡大学运筹优化博士,曾在Sabre担任资深优化工程师,2016年入选杭州521人才。

钱雄文博士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运筹优化博士,2017年阿里云天池大赛冠军;

创始团队还有不少人曾在Sabre工作过,积累了大量的营销,实施和市场经验,大家的团队协同性和互补性很强。

专访丨派迩瑞筹CEO兼创始人单晓韵打造连接航司与旅客的新物种

选择在杭州创业有许多机缘巧合吧,派迩入驻在国家级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随着我们对环境的了解,慢慢地就体会到了杭州还是非常理想的选择。政府务实、重视人才且真正服务于企业;园区不但环境好,还提供各类讲座培训,绝对是一个好的创业创新基地,整个浙江,尤其是杭州,更具备创业的基因,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确实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运筹OR帷幄:Pier的创始人团队中有的人曾经有在Sabre中国工作的经历,也属于Sabre中国的元老级人物,可以讲讲当初为什么选择离开Sabre,自己成立派迩瑞筹?

单:离开Sabre创业的理由很简单:

首先呢,任何一个有超强能力,不安于现状的人到一定的年龄,在大公司里肯定会遭遇“中年危机”或“中层危机”,大公司的制度,层级,流程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创新和效率。比如Oracle,SAP都是从IBM派生出去的,Salesforce又是从Oracle出走而演变成的一个庞然大物。

其次,中国的航空出行市场足够大,足够复杂,无论是中国的航空企业,还是出行旅客,都应该被更好地,更智慧地服务,派迩团队继承了Sabre行业Know-how的优势。航空业是个高壁垒行业,能从全局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深谙航空业务的企业微乎其微,这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大部分人都是从一个个点入手,而我们是从面到线再到点,抓住航空业务的主线,将派迩的产品在点上落地,将派迩的价值在面上升华。

运筹OR帷幄:派迩继承了Sabre的哪些优势?和Sabre又有哪些不同?

单:其实无论是Sabre,还是行业里类似的企业,都是比较注重企业级的解决方案,从而造成了产品比较重,实施周期长,客户的接受程度有限的现象。中国的运行环境和欧美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航班时刻变化大,和计划相关的优化落地性有限。派迩的产品理念在UI设计上注重互联网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在算法设计上能应对国内航空业发展快,变化多的现状,产品的功能融合了派迩团队全球的视野和多年的积累,同时又接地气。

运筹OR帷幄:现在国内做大数据运筹决策的公司有很多,很多大企业也组织了自己的运筹优化团队,对于这种发展趋势, 你们作为最早在中国推广收益管理和航空优化的一批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单:派迩确实是市场上最早以运筹优化为核心技术打造企业级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这几年有不少的大企业,尤其是大品牌的民营企业对大数据运筹决策越来越重视。这是个令人欣喜的发展趋势,代表了中国的企业和科技技术慢慢地从野蛮成长向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迈进。国内的运筹优化人才相对比较短缺,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也需要过程和好的土壤。

运筹OR帷幄:你们15年就创业,作为运筹优化在中国创业先锋,对于如今运筹学创业形势如何看待?

单:运筹学本身是门古老的学科,人工智能也存在了好多年,只是近几年,被炒作地厉害,甚至有点过度炒作。其实无论是运筹学,还是人工智能技术,必须要有能落地的业务场景,产品巨大差异化的商业价值。运筹优化必须结合对业务的深度洞察解析,才可以真正创造出有壁垒、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市场。如果只是过度追求算法的极致,或者夸大其无所不能的应用领域,那只是蜻蜓点水而已。

运筹OR帷幄: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一些算法在你们日常项目中有所应用吗?

单:我们有用机器学习的算法,比较多的是在触及到旅客端的分析和服务。也有和运筹优化相结合的案例,实现的角度不是纯技术,而是对业务的深度解析,产品设计自然而然产生的结合。

运筹OR帷幄:除了航空优化,你们有没有在开发其它方向/其它领域的项目?

单:有。我们在制造业、物流快递行业领域,基本上是以优化服务为主要形式。例如我们为某金属制造企业提供零件排样切割解决方案。这是国内第一个综合考虑多板材规划和零件布局的产品,目前这个优化产品已经在试用和推广阶段。物料规划是制造型企业在现代化管理中最难得一个环节,需要优化和智能决策的支持。我们的产品在节省用料,节省时间的同时,打通了制造业精细化管理的流程。

运筹OR帷幄:谈一谈航空收益管理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

单:国内的收益管理系统基本是被美国公司PROS系统(注:该系统可以在不同方面支持经销商,包括:确定运营中需要提升改善的具体工作,改善客户体验和效率的方法,制定监控行动计划的模板,提供明确的目标设定工具以及成功案例。)垄断。90代起开始推广Leg based(航段)收益系统,最近五年三大航陆续使用OD收益系统,我们看到比较多的问题是:

一方面是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在临飞前2-7天,分析员对系统预测结果的干预超过50%,现有收益系统无法获取有效预定数据,也不能实现对国内市场实时的预测,也就不能良好的应对国内旅客的消费行为。此外,国内运价和舱位可用性透明,存在价格战的现象,收益系统无法有效服务于国内共飞航线,大部分管理工作仍然停留于手工操作。现有产品缺乏对竞争对手价格策略和架构调整行为的洞察。

另一方面是缺乏客户化培训,现有收益管理系统无法面对航空公司的特别需求和国内市场的特殊情况,无法灵活的按照客户需求提供客户化服务。同样的因系统复杂等原因,分析员缺乏对系统了解,以至于系统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使得航空公司应不断扩充团队以面对复杂的市场挑战。

专访丨派迩瑞筹CEO兼创始人单晓韵打造连接航司与旅客的新物种

运筹OR帷幄:公司有哪些已经落地的项目可以介绍一下吗?公司未来几年有什么计划?

单:目前我们的客户包括国航,南航,顺丰航空,台湾长荣航空,民航二所,民航学院等等。除了落地机组排班、航班恢复,我们这两年在营销领域进行拓展,包括数据洞察、旅客分析、动态定价、AI收益等。未来将会采取有序扩张的模式,招对的人远比公司规模重要地多,同时要确保新人进来之后,团队合作协同效率的最优化。

运筹OR帷幄:Pier做的航空解决方案和和国际领先水平的航空智能解决方案相比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有哪些地方是领先的?

单:国际上主流的航空智能解决方案的厂商我们都比较熟悉。美国的Sabre、Jeppensen和德国的汉莎系统在运控领域,航线网络规划的产品都比较成熟,全球市场平分秋色。 PROS在收益系统独领风骚,Amadues的PSS解决方案风头正劲。应该说这些都是值得被尊敬的企业,他们都在其擅长的领域深耕积累了多年。纵观历史,其实任何一个垄断的行业都会被后来者颠覆。市场在变,需求在变,服务的旅客行为在变,必定有新的机会不断涌现。

派迩是站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创新的企业。我们做什么,简单来说是为B端客户预测需求、优化资源;为C端用户预测票价、预测延误、优化服务。复杂而言是通过业务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应用创新,打造一个连接航司与旅客的新物种。

专访丨派迩瑞筹CEO兼创始人单晓韵打造连接航司与旅客的新物种

运筹OR帷幄:谈到大数据运筹决策,数据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请问你们在数据收集上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会有专门的团队采集航空数据吗?

单:数据采集基本通过购买和在各个官网上的数据采集来获取。我们有专门的团队采集、分析数据。

运筹OR帷幄:你们的系统中用到哪类优化算法比较多?精确算法、近似算法、启发式算法还是智能算法?会使用如Cplex或Gurobi这样的商业求解器么?

单:算法都有用到,根据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问题的大小,对运算速度和最优结果的平衡来选择合适的算法。商业求解器有用到,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用到。

运筹OR帷幄:对于一些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航班随即突发状况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单:主要分两种情况:小规模和大规模的非正常运行决策

首先确定需要做应急恢复的航班,包括应急恢复的时间窗口以及受影响的飞机。然后采用更换飞机、航班延误、航班提前或者取消航班等手段尝试应急恢复,最后试图找出一种既能满足运营限制又能最大化优化目标的解决方案

其次是对于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机场关闭的情况,我们会基于规定的工作流程,利用以往的历史经验,在满足机场以及航空公司运营限制条件下对航班做应急恢复处理,如果生成的解决方案中某些飞机的排班不够理想,再对局部航班应用小规模非正常运行决策,以获得更好的全局解决方案。

运筹OR帷幄:Pier如何做到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优化未来的工作流程?

单:每一次的非正常运行决策生成的解决方案都将成为未来解决方案生成的历史依据,对历史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预先判断出未来发生航班中断的可能性,即使当前航班计划看起来没有问题,有些航班计划(例如,非常紧凑的等泊时间)可能导致未来极大的运营混乱。非正常运行决策工具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航班中断和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对这些可能导致中断的航班计划进行预先的调整,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运营混乱。这是减少大规模延误、航班取消以及飞行计划变更等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筹OR帷幄:你们会针对不同客户开发不同产品吗?

单:不会,做项目最难的一步是把客户化需求提炼成通用功能,或者把现有功能覆盖各种客户化需求。这个对团队的要求很高,要有超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能力。我们是业务领导技术,技术赋能业务。派迩的优势一直是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有机结合,所以能够真正引领客户,把架构、功能和设计都走在客户需求的前面,不但给客户带来惊喜,也确保了产品的可复用性,这是个win-win的策略。

运筹OR帷幄:现在有招人的计划吗?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侧重什么领域(如算法、产品、代码等),以及什么level(如本科、硕博等)的人才?

单:我们招聘的理念有点独特,不完全是按需招人,完全是以人为本,迄今为止,我们没有通过猎头,校招或者任何推广去招纳英才,都是通过现有团队介绍,或者是信赖的关系网推荐,这样更能确保团队合作默契稳定,彼此了解信任,怀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所以只要有合适的,在预算范围内,都会收纳进派迩大家庭。


版权说明:本文由『运筹OR帷幄』编译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内容侵权,我们将随时删除。

欢迎查看原文,获取更多讯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