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很多年以前曾经去过北京天坛,对天坛宏伟的建筑,苍郁的古柏,宁静的园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之后虽多次进京,也都来去匆匆,几无空闲时间。戊戌孟冬,机缘巧合的再次进京,偶得闲暇,又一次来到了北京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从天坛公园东门进入,一路向西,途径七十二连房,据记载这里是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穿过七十二连房进入内坛,天坛的标志性建筑,气势宏大、庄严肃穆的祈年殿,牢牢地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博大、神圣的建筑,在蓝天的衬托下,凸显辽阔高远与至尊无上的气势。静静地立在祈年殿前,融入这“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祈年殿为上殿下坛的结构,下部为三层石基圆台,上部为木结构圆形大殿。三层石基圆台的望柱,自上而下分别雕有龙纹、凤纹和云纹,有龙凤在天之意。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祈年殿的三重檐琉璃蓝瓦鎏金圆顶,透着一种神秘的皇家威仪。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祈年殿内的朱红贴金“龙井柱”,共有4根,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祈年殿外侧,架构精巧、金碧辉煌、雕龙画凤、富丽堂皇。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默默地围绕祈年殿行走,冬日午时的阳光留下了长长的影子,似乎述说着数百年以来的兴衰荣辱。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祈年殿的北侧是皇乾殿,相传是供奉皇帝列祖列宗的地方。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离开祈年殿,由北向南,出祈年门,有一条宽阔的大道,被称为丹陛桥,连接着祈年殿与皇穹宇,丹陛桥的两侧,古柏成林。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皇穹宇殿内供奉着“皇天上帝”神位。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皇穹宇殿外的回音壁,据传从天心石发出的声音由回音壁反射,听起来声音清晰响亮。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皇穹宇南面的三座琉璃门。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步出回音壁,回望皇穹宇。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继续向南,到了天坛的重要建筑——圜丘坛。坛中心有一天心石,这里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点。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位于天坛内坛的南端,与内坛北端的祈年殿同处于南北中线上,坛墙北圆南方,寓意为“天圆地方”。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出了内坛,转向西面,穿过古柏下的林荫道。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途中赏古柏的万千姿态,听鸟雀和鸣,融入天地交融的完美境界。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不多时,来到了天坛的另一重要建筑——斋宫,这里是皇帝祭祀之前斋戒、沐浴之所,采用坐西朝东的布局,表示祭天的虔诚。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斋宫与祈年殿、圜丘坛为天坛的三处核心建筑,呈“品”字形排列在天坛公园之内。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天坛是现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用于帝王祭祀的建筑群,完整的显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站在琉璃蓝瓦、朱红坛墙的天坛一角,感悟“天人合一”和“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天坛「图文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