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時代》究竟是真實創業還是?為何引起這麼多的吐槽?

最近很多朋友可能在追一部電視劇,那就是創業時代,可是身邊卻有很多朋友說,這部劇實在是太假,很多劇情簡直就是胡編亂造,編劇可能從來沒有學過it和互聯網吧,可是也有朋友卻看得如痴如醉,他們被這樣的故事所吸引,那麼究竟創業時代是一部怎樣的片子呢?它的劇情究竟如何?和其他的國產片相比,為什麼會掀起這麼大的水花?

首先我們就要講一下這部劇的劇情,畢竟一劇之本嘛,現在很多國產片之所以很爛,觀眾不喜歡看,就是因為編劇實在是太差了,強行水集數60多集一個電視劇,看的實在是節奏很慢,而且劇情不緊湊,各種不講究邏輯,那麼創業時代怎麼樣呢?在我看來,其實劇本只能算中下水平,編劇很明顯的犯了三個錯誤。

《創業時代》究竟是真實創業還是?為何引起這麼多的吐槽?

首先就是不瞭解互聯網,我們知道,很多編劇他們會體驗生活,以求拍出真實,可是這部創業時代,卻對互聯網的描述有所偏差,比如說有這幾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你們覺得黃軒到底是在一傢什麼樣的呢?一開始他對自己的是這樣說的,三年套利投高科技,可是在現實中,他這樣的職位並不是vc啊,差不多應該是pe,看來創業時代的編劇給資本圈的這些事兒都沒搞懂,簡直就是亂點鴛鴦譜,再比如說,還有一個細節說黃軒不認識baby,看是他打的電話卻被接通了,大家想一想,在現實中,一個創業者怎麼可能輕易就接觸到這樣的投資總監?這完全就是偶像劇的情節嗎?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編劇的水平不過關,導致漏洞百出,以至於這部劇看起來完全代入不進去,觀眾吐槽也就理所應得了。

《創業時代》究竟是真實創業還是?為何引起這麼多的吐槽?

第二就是沒有支撐起一個完整的人物,我們知道電視劇比電影長很多,所以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人物,一般都是以主角為線索將這些故事串起來,可是在這部劇中,我們看不到這樣的化學反應及感覺,像一個單獨的故事,創業時代按理說它的重點主要是反映這個時代,通過幾個小人物的故事,以及他們的奮鬥過程,來展現時代的風貌,可是該編劇因為沒上過班,而難以描繪出真實的職場環境,所以主角的情感得不到支撐,只是靠著光環一步步的進步,這怎麼能叫創業時代的,這明明就叫拼爹時代嘛。

《創業時代》究竟是真實創業還是?為何引起這麼多的吐槽?

最後一點就是這個編劇對於時代氛圍了解的不夠,他想要反映出這樣一個全民創業的氛圍,他首先就要明白當時的人是怎麼想的,可是在這部劇中,我們看到很多互聯網企業的他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是傳統互聯網企業,並且臉露微笑,這麼得意,可是在現實中完全是不是這樣的,你創業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創新阿,傳統互聯網當然是被鄙視的了,怎麼可能會引以為傲呢?

《創業時代》究竟是真實創業還是?為何引起這麼多的吐槽?

當然說了這麼多編劇的鍋,最後還是要說一下,這部劇之所以這麼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演員,不知道這部劇是怎麼選演員的,居然有楊穎,在很多觀眾心裡,她就是一個不會演戲,只會瞪眼的女明星,在這樣的劇中並不合適,首先沒有演技,第二,他並不適合現代裝,當然這部劇的其他演員也都可圈可點,但是一旦沒有能夠產生代入感,觀眾就會站在戲外看,就會來吐槽。

《創業時代》究竟是真實創業還是?為何引起這麼多的吐槽?

其實這不就代表了這兩年來國產劇的一個趨勢,那就是劇本不好,找幾個高流量高顏值的女明星男明星,然後一些言情偶像劇的套路,總會有一大批觀眾買單,這樣的套路屢見不鮮,乃至於很多觀眾對國產電視劇產生排斥心理,在我看來,擺脫這種狀況,必須要有三招,第一步就是摒棄以流量小鮮肉為主的理念,一定要有劇本優先,只有好的劇本加好的演員才能出來好的效果,然後那就勢必要有正規的評判標準,現在很多電視劇都是買的收視率,這樣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危害,一旦評判標準亂了,那麼就沒有人再去拍好片了。最後就是一個妥協和轉折了,現在正是電視臺和互聯網群雄並立的時代,很多電視劇他們臺網聯播,所以很多優秀的網劇逐年呈現了出來,看來網劇也有可能是國產電視劇突破的一個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