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陵川實踐|「傳承錫崖溝精神 實現“1133”新發展」陵川縣古郊鄉錫崖溝村

古郊鄉錫崖溝村距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306戶、839人,村域面積10.6平方公里。支村兩委成員9名(交叉1名),黨員42名,村民代表12名。主導產業以避暑休閒旅遊為主,農家接待發展到174戶、6000餘張床位,旅遊商品經營42戶,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2000元。可以說是“家家搞旅遊,人人能賺錢”,成為南太行旅遊發展的璀璨明珠!

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黨支部帶領黨員群眾,堅持三十年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15裡的掛壁公路,創造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百折不撓、勇於奉獻”的錫崖溝精神。近年來,黨支部按照“1133”發展思路(傳承錫崖溝精神,聚力打造太行最美鄉村,堅持抓“三基”固根本、抓發展強產業、抓服務聚合力三個理念,實現黨建堅強有力、旅遊產業興旺、村莊文明平安三個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先後被授予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模範單位、文明村等榮譽稱號,以及晉城首屆最美鄉村、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是首批命名的國家級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全省第一家)。


楓橋經驗陵川實踐|「傳承錫崖溝精神 實現“1133”新發展」陵川縣古郊鄉錫崖溝村


抓“三基”固根本

黨支部按照“基層組織標準化、基礎工作精細化、基本能力專業化”目標,發揚錫崖溝“支部走在前、黨員作表率”的優良傳統,通過“六制六服務六提升”機制,落實“兩定兩辦法三追責”“四議兩公開兩審查”等制度,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現“三基建設”提質提速提效。


楓橋經驗陵川實踐|「傳承錫崖溝精神 實現“1133”新發展」陵川縣古郊鄉錫崖溝村


抓旅遊強產業

黨支部堅持“持續發展產業先行、民生改善基礎先行”原則,傳承錫崖溝“洞不通人不回”的執著追求,實施通道、美麗、安居、新區“四大工程”,藉助旅遊產業,壯大集體經濟。投資150餘萬元打通錫崖溝村通往河南省新鄉市的旅遊通道,投資100餘萬元美化、綠化、亮化村莊環境,投資1000餘萬元興建兩個規範化農家樂小區,村集體收入達到50餘萬元。


楓橋經驗陵川實踐|「傳承錫崖溝精神 實現“1133”新發展」陵川縣古郊鄉錫崖溝村


抓服務聚合力

黨支部樹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理念,引深錫崖溝“走出大山、興村富民”的為民情懷,以黨性教育基地建設為抓手改造標準化陣地,以黨員量化積分管理為抓手加強隊伍建設,以黨員幹部聯戶為抓手提高能力素質,打造高標準黨建示範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團結帶領黨員幹部群眾勠力同心、奮力拼搏,開創一條錫崖溝鄉村振興大道!


楓橋經驗陵川實踐|「傳承錫崖溝精神 實現“1133”新發展」陵川縣古郊鄉錫崖溝村


抓綜治保平安

黨支部認真落實綜治責任制,建立健全綜治工作制度,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綜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加強法治宣傳,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七五”普法知識,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法制觀念,做到懂法、守法,依法執業、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原則,實現黨員包戶,承擔矛盾糾紛發現調處第一道關口作用,深入排查影響本地區社會穩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及時掌握社會動態,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作為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定期召開分析會,加強督促檢查,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矛盾糾紛,避免矛盾激化,防止重大治安問題或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同時加強外來人口管理,隨著暑期到來,大量省外籍人員到我村短期居住避暑,給村治安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壓力,積極配合景區聯防隊及派出所對居住本村的外來人口,進行登記,逐月檢查,做到知根知底不留治安隱患。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做到山林防火、河流防汛,安全生產落實到人,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提出,並責令在規定期限內整改,確保了村莊和諧穩定。


楓橋經驗陵川實踐|「傳承錫崖溝精神 實現“1133”新發展」陵川縣古郊鄉錫崖溝村



晉城市司法局掃黑除惡、整治群眾身邊腐敗、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三合一”舉報電話:0356-25661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