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种群特征的研究进展:曹义锋,余林生

中蜂在自然选择条件下,与植物在生存和繁殖方面形成了共生特征,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使中蜂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濒危的物种,建立中蜂自然保护区已刻不容缓。本文将从中华蜜蜂的种群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及分布和种群竞争三方面来综述中蜂种群特征的研究进展。

1 中蜂的种群结构特征

1.1 性比

蜜蜂的性比是蜂群内雄性蜂与雌性蜂的比值,蜜蜂性比是蜜蜂种群动态分析中的重要指标 。蜜蜂种群内的性比随季节改变而不同,且在同一季节里,不同种群间性比差异也较大。

研究人员对蜜蜂性别决定机理研究较深,但对蜂群内性比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周崧 提出,蜂群中的幼虫雌雄比例不完全决定于蜂王对巢房大小的机械感触,可能受到工蜂给予的某种行为信息或物质信息的影响;曾志将 认为工蜂可能利用清洁产卵巢房和哺育幼虫的职能来调节蜜蜂性比。许多学者 认为工蜂可以通过她们筑巢机会调节工蜂巢房和雄蜂巢房的数量,从而达到操纵蜜蜂性比的目的。曾志将等 根据 Fisher法则推出蜂王所希望的理论性比为 1∶1,在交尾季节里,工蜂所希望的理论性比为(21.5~53.9)∶1,而实验的平均性比为26∶1,与工蜂所希望的理论性比相近,并指出蜜蜂的性比是由工蜂操纵,但目前还缺乏充足的理由。

传统养蜂者为了提高蜂群蜂产品的年生产量,通过常年切割雄蜂蛹来控制雄蜂的数量,但这种传统观念与许多现实研究的结果相抵触。曾志将等[8]系统地研究了蜜蜂性比值对蜂群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割雄蜂脾的蜂群,在繁殖季节里性比值都控制在 83∶1~116∶1;割雄蜂蛹组与不割雄蜂蛹组相比,两组蜂群的蜂王浆产量、繁殖力、分蜂性及群势都差异不显著;不割雄蜂蛹组蜂群的产蜜量、工蜂出巢率及采粉积极性分别比割 雄 蜂 蛹 组 提 高 了 8.40% ~ 14.04% ,17.10% ~23.50% 和 23.80%~26.50%;且并没有出现雄蜂泛滥情况,蜂群可以根据群内外条件,自行控制群内蜜蜂的性比值。余林生等 对安徽中蜂研究表明:中蜂性比为(334.2±235.5)∶1~(413.1±377.2)∶1,雄蜂呈季节性出现,正常的蜂群大多是在春末夏初的分蜂季节里出现,且培育雄蜂数量与蜂种、蜂王年龄、群势大小和群内雄蜂房多少有关;在流蜜期,蜂群内有一定比例的雄蜂,使群内性比值达到动态平衡,是蜂群群势旺盛的征兆,也是调动工蜂积极出巢勤奋采集的激励因素之一。

在越冬期,蜜蜂停止了蜂群的繁殖,蜂群不需要雄蜂交尾,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工蜂通常把蜂巢里的雄蜂全拖出巢外,以减少越冬饲料消耗,故此时蜂群内一般无雄蜂。

1.2 年龄组配

蜜蜂年龄组配指不同年龄组蜜蜂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是蜜蜂种群在一定时期的结构特征。

蜜蜂种群的年龄组配随季节的改变而变化,在同一季节里不同蜂群的年龄组配也存在差异;一个急剧发展的蜜蜂种群具有高比例的子 (卵、幼虫、蛹)脾,一个稳定的种群具有均匀的年龄组配,而一个衰退的种群明显具有高比例的老年蜜蜂 [10]。余林生等[9,11] 对安徽中蜂年龄组配研究表明:卵、幼虫、蛹、成虫的比 2~4 月为 (1.1~1.4)∶ (1.0~1.3)∶(0~1.3)∶ (6.2~7.8),5~7 月为 (1.0~1.1)∶(1.0~1.1)∶ (1.1~1.7)∶ (6.3~6.9),8~10 月为 (0.9 ~1.1) ∶ (1.0 ~1.2) ∶ (1.0 ~2.1) ∶(6.0~6.7),11 月~翌年 1 月为 0∶ (0~0.6)∶(0~1.4)∶ (8~10);在培育适龄越冬蜂幽王断子的蜂群进入越冬期,群内无子,18 日龄以上适龄越冬蜂占 95% ;在越冬期,未培育适龄越冬蜂自然断子的蜂群进入越冬期,群内有 12% 的子,各龄成年蜂均有,其中 18 日龄以上适龄越冬蜂占 26% ;未培育适龄越冬蜂幽王断子的蜂群进入越冬期,群内无子,18 日龄以上适龄越冬蜂占 34% ;培育适龄越冬蜂自然断子的蜂群进入越冬期,群内子占 8% ,各龄成年蜂均有,其中 18 日龄以上适龄越冬蜂占 61% 。

蜜蜂种群内随时都有蜜蜂的出生与死亡,种群内蜜蜂的年龄组配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受蜜蜂种群内蜂王产卵率、气候和蜜粉源的影响。中蜂的产卵率相对较低,繁殖速度较慢,受气候和蜜粉源条件影响不明显。

掌握蜜蜂种群的年龄组配对预测蜂群群势发展,预测自然分蜂,培育适龄交尾雄蜂十分有效,从而在养蜂生产中获得稳产、高产。


中华蜜蜂种群特征的研究进展:曹义锋,余林生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