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事变为何东北军一败涂地?

云中游l




张少帅可曾打过什么胜仗?

老张英雄,小张败家。

张作霖从一介收保护费的“草寇”发展成为控扼东北、执掌北京政府的“东北王”,小张却从坐拥东北沦落为阶下囚“东北亡”,老张如果知道小张竟然这么废还不知道怎么痛心疾首呢!



老张能够在东北崛起,应该可以说离不开杨宇霆,但是小张继承父业后却设计杀了杨宇霆,杨在老张死后居功自傲,视小张为“小孩子”,认为小张“少不更事”,在处理事务时也多有越权行为,这应该是小张决心杀杨的原因。当然,早在1925年杨宇霆先斩后奏地杀了郭松龄后,两人便已经结下了梁子,小张曾称“我就是郭茂宸,郭茂宸就是我”,由此便可知郭松龄在小张心中是什么地位了。

杨宇霆是张作霖的左膀右臂,也是东北军的左膀右臂。

郭松龄是张学良的左膀右臂,张学良在军中的地位便是郭帮他打下来的。如果郭松龄没反奉的话,应该会是未来张学良时代的东北军的左膀右臂。

郭松龄反奉身死,小张如同断臂。

1928年张作霖丧命于皇姑屯事件后,东北进行了一场短暂的权力交锋,虽然小张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却与以杨宇霆为首的张作霖时代的老臣加深了矛盾,杨宇霆不仅不服小张,甚至试图架空小张。加上日本人的添油加醋,小张最终决定铲除杨宇霆。1929年1月,小张设了一场“鸿门宴”杀了杨宇霆,或许既有铲除威胁的原因,也有为郭松龄报仇的原因。

杨宇霆一死,东北之军政虽尽归于小张,但是小张却缺乏总揽全局的本事,也没有能够辅佐他总揽全局的人才,所以东北到了小张的手里,局势必然只会越来越糟糕。最终,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小张弃东北而逃!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因为小张奉行“不抵抗政策”,所以日军得以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占领东三省,拿着溥仪弄了个伪满洲国,小张对伪满的成立实是“功不可没”。日本为了扩张势力地盘,又宣称热河省属于伪满版图,于是打着伪满的旗号发动以侵占热河为目的的热河战役,即热河事变。

热河当时是张学良的地盘,所以在热河抵抗日军的主力理所当然是东北军。当时热河省政府主席是汤玉麟,他也是不服小张的,所以实际上也是拥兵自重的军阀。日军想要拉拢他,汤也不是没有这个意思,所以张学良和宋子文充满赶去热河做汤的工作,最后张学良、张作霖、汤玉麟、宋哲元等东北军将领联名发出了抗日通电。

可是,通电虽然发了,却不代表他们就会认认真真、真心实意地去抗日,比如汤玉麟,在日军发起进攻的第三天,他便带着人逃跑了,军队在这样的将领的带领下怎么打胜仗?别说胜仗了,战也没法打呀!

再看当时驻守古北口的王以哲,明明没什么损失,可是愣是被日军吓破了胆,小张更是急令关麟征带着25师去接替王以哲部在古北口的防务。等关麟征和张灵甫带着25师到古北口时直接愣了,王以哲一个堂堂东北军67军军长竟然在和自己手下的师长为谁先撤退而争吵,却将最重要的防务放在一边。看到关麟征后,更是臭不要脸地催促关麟征赶紧接替防务顶到一线阵地去,好让自己“逃跑”!



东北军在热河战役中的表现,反不如“东陵大盗”孙殿英!

不管是热河战役,还是长城抗战,东北军都是要么望风而逃,要么是没来得及逃而被日军打得满地找牙。

小张没什么能力,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西安事变”,当上了“东北王”,最后又成了“东北王”,在他的领导下,东北军将领也很“张学良”,东北军在这样的将领的带领下,又怎能打硬仗、打胜仗?


吾与吾国


先说清楚,热河战役,张学良是真要打的。

热河东北军老大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汤玉麟,是少帅的叔叔辈。九一八事变是个多米诺骨牌的起点,汤玉麟对张学良放弃奉天老窝非常不满,已经不大听少帅的招呼了。



关东军兵力不足,又需要消化东北的战果,整整一年多无力对热河发动进攻,但是与汤玉麟的秘密接触一直进行,汤玉麟老朽,又对张学良不满,已经只为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了。所以这两年汤玉麟在热河大肆搜刮,种植和贩卖鸦片,热河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抵抗日军的群众基础首先就不在了。

对汤玉麟的不听招呼和有投敌的企图,张学良也是急火攻心,1933年初当日军已有进攻苗头时,张学良请八叔张作相出山,任第二集团军司令,汤玉麟为副司令,并严令汤玉麟坚决抵抗不得投敌,结果汤对张作相的任命更为不满,东北军内部实在乱七八糟。



1933年2月初,日伪军十万人开始进攻热河,并特地任命张作霖的另外一个把兄弟张景惠为伪“满洲国讨热军总司令”,利用其东北军元老的身份使民族战争貌似内部掐架,开展宣传和诱降攻势,汤部军无斗志,一触即溃。

唯一跟鬼子死磕的居然是孙殿英,没错,就是东陵大盗和后来做了伪军的孙殿英,他不但在赤峰全力抵抗,甚至组织夜间逆袭打到了日军第8师团部,他的四十一军是热河抗战表现最顽强的队伍,历史,有时候挺搞笑的。



孙殿英死战不退,日军就用炮火轰城,赤峰县长及各界牛逼人物为城市免于战火,居然跪求孙殿英撤军,赤峰失陷。张作相闻听赤峰失守,立即将司令部从承德撤往古北口,令汤玉麟防守承德,老汤心说你跑我也跑,在没有看见日军的情况下,征调卡车满载物资和鸦片,直开天津租界。

是年3月4日,128名日军骑兵率先进入承德,张学良高喊的热河抗战,十天即宣告失败。

东北军,是真不行,组织混乱,兵无斗志,可惜了全套的好装备。


度度狼gg


有网友问:热河事变为何东北军一败涂地? 正如大家所说的热河战役是东北军洗刷918耻辱的最佳机会。为什么还会被128个日本骑兵就占领了承德呢?

当时在热河的部队,是东北军汤玉麟所部,4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为主力。就在河东朝阳、开鲁间,及凌源、赤峰附近和承德周围地区。另外在附近的河北和平津地区,张学良还有22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的庞大兵力。

其实从1932年开始,张学良就已经开始在热河构筑阵地,但由于天寒地冻、土质坚硬,开掘困难,且材料器具缺乏,工事构筑进展十分缓慢。

与此同时,东北军在热河的主要将领汤玉麟,心怀二志,派遣代表去参加了所谓的满洲国建国会议。开战以后,问题就出在了东北军第5军团汤玉麟这里,第5军团一线部队一触即溃。

部分部队带头投降,其余部队一路逃跑,汤玉麟不仅没有组织防御,反而下令赤峰附近所属部队撤向半截塔,自己率承德地区的部队撤向滦平、丰宁地区。导致,4日11时50分,日军先头分队骑兵第8联队128人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承德。

由于热河失守太快,日军很快就兵临长城脚下。此时,北上部队只能连夜急行军向长城赶去。长城抗战爆发,嫡系部队关麟徵,杜聿明,徐庭瑶,萧之楚,还有西北军第29军等各个部队首先急行军赶到长城与日军爆发激战。

东北军在热河表现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二个,第一个就是主帅,就因为天气冷,土地硬,不好挖工事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5个月时间,迟迟无法修筑好阵地。第2个就是,东北军第5军团司令汤玉麟心怀二志,有投敌倾向。


深度军事


呃…事实上,除了东北军在东北自发的抵抗,东北军在少帅的统帅下,就从未取得过胜利,热河事变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失败很正常,胜利了才比较神奇吧。

九一八事变之后,欲壑难填的日本,并不满足于占据东北三省,将东三省消化之后,日寇得陇望蜀,又开始对位于华北和东北之间的热河省产生觊觎之心,并不断对热河省采取政治、军事等试探行为。


1933年元旦,日寇挑衅发动了山海关事件,随后,1933年2月21日,日寇及伪军10万余人以锦州为基地,兵分三路向热河进犯。此时,退出东三省在东北军尚有10万余人驻扎在热河境内。

面对日寇的侵略和全国要求抵抗的舆论,国民政府和张学良被迫开始对日寇的侵略行为进行抵抗,热河事件爆发。然而讽刺的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与日寇作战的中国军队接连战败,东北军几乎一触即溃。



反而是杂牌中的杂牌孙殿英部,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对日寇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也给了日寇不小的杀伤。1933年3月21日,日本占领兴隆。至此,除丰宁县等少数县城之外,热河全境沦陷。为什么热河事变中东北军会一败涂地呢?

第一,防守的东北军根本没有做好迎击来犯之敌的准备。为保存实力,上至张学良,下至东北军各级军官,都没有做好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准备。在日寇发动对热河的侵略战争之时,东北军甚至连部署都没有完成,防线几乎处处都是漏洞。


而且,失去了富庶的东北老巢,尤其是去了东北兵工厂之后,东北军的装备、训练乃至于后勤补给都大不如从前。而离开家乡的东北军将士士气普遍低落,战斗力自然也大幅衰退。

第二,防守的中国军队互不同属,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例如,驻守热河的东北军,只有张学良担任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为东北军嫡系,第二集团军既有东北军,也有自发抗日的义勇军,还包括汤玉麟部、杂牌军如孙殿英部等等。张学良也根本没有理顺这些部队的关系。因此,在抗战过程中这些部队几乎毫无配合,反而互相拉后腿。


第三,热河事变中,许多部队及高级将领,并没有坚决抗战的决心。虽然有的东北将士面对日寇侵略浴血奋战,但也有的人在抗战中三心二意,只顾个人私利,有的人甚至直接投敌当了汉奸。

例如,日军茂木旅团在从通河进攻开鲁的时候,防守的守军汤玉麟部骑兵旅旅长崔兴武,根本没有抵抗,直接率部逃往了林东,后来甚至当了汉奸。

而当时担任热河省主席的汤玉麟,先是两边下注,与日寇眉来眼去。当热河守军节节败退之后,惊慌失措的汤玉麟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的家产,他甚至直接扣留了前线的200多辆军车,让这些军车给自己往天津租界运送家产。在这样的统帅指挥之下,东北军焉能不败?



第四,当时的日军装备先进,训练有素,战斗力远强于东北军。此时的日寇主力都是经过严酷训练的精锐,而经济尚未崩溃的日本,也可以为日军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再加上熟悉当地情况的汉奸帮助,有飞机大炮掩护的日寇在进攻热河的过程中几乎势如破竹,以微小的代价就占据了整个热河省。


鸢飞九天2018


“热河事变”可能不是谁都知道,先来了解一下。

1933年2月21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一年半以后,日本关东军和伪军集中10余万人马,以锦州为后方基地,大举进攻热河省。

“热河省”,现在已经没了,是哪儿呢?

北洋军阀时期,于1914年设立热河特别区;1928年蒋介石统一全国后,正式设热河省,省会定在承德;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撤销该省,所属区域一分为三,分别划给内蒙、河北和辽宁。

4月21日,日军占领兴隆,仅仅两个月就基本攻占热河省全境。这,就是“热河事变”。

如果说东三省沦陷还能把锅甩给老蒋,不能怪东北军无能,这一次呢?

要说责任,“热河事变”有个人是绕不过去的——热河守将、热河省主席、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汤玉麟。

这位汤主席最擅长的不是打仗,而是“理财”。老汤家里资产不少,他和两个儿子并称汤家三虎,打仗能力一般,搜刮地皮和积累财富的能力倒是很强。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该怎么抵抗鬼子,保住热河,而是怎么运走家产,不让自己受到经济上的损失。汤玉麟用大批军车运送自己的物资和钱财,终于赶在日本占领热河以前,把这些宝贝都转移走了。

1933年3月4日,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出现了:日军一个128人的侦察小分队,居然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十几万东北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追究责任,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罪在不赦。如果不是因为他一心搜刮钱财,战时无心打仗,即便热河最后沦陷,也会给鬼子造成巨大杀伤,绝对不可能出现一百多人就占领热河省会这样的丑闻。

除了汤玉麟,另一个名人也难辞其咎——张学良,他的罪过甚至比汤玉麟更大。

何出此言?

第一,因为地盘的原因,小张拒不接受6个师的中央军增援热河战场(担心对方来抢自己地盘);

第二,明知汤玉麟无能,小张却拒绝蒋介石要他撤换汤玉麟,另换良将守备热河的计划。

说白了,这一切都是私心作祟。中央军进来了,那东北军怎么办?少帅早把北方看成是自己的地盘,老蒋不能染指。汤玉麟是他爹张作霖的老兄弟,他得喊“伯父”。汤虽然无能,但对少帅还是忠心耿耿的。如果贸然撤掉,换一个人,就未必这么忠诚了。小张考虑这些因素过多,对战场上的因素,反而基本没怎么考虑。

热河耻辱沦陷,除了汤和张两个人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东北军已经不行了。

30年代初期的东北军,早就不是老帅手里那支敢和直军拼刺刀,血战九门口和三道关的奉军了。奉军老一辈除了张作相,其他人都腐朽了;中生代杨宇霆、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这些名将,死的死退的退,只剩下一个独木难支的韩麟春。这支奉军看似强大,其实早已就是一只纸老虎。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一枪不放丢了老家,东北军的家没了,魂也没了。小张指望这么一支“无士气、无良将、无灵魂”的三无军队去抵抗强大的日军,简直就是开玩笑。

综上所述,汤玉麟无能,张学良自私,东北军腐化,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热河省迅速沦陷。

范克明:《张学良传》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热河战场的失败并不是东北军战斗力的问题,而是某些人的问题。

热河还没有发生战争之前,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发表声明“热河和东三省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会和日本人做城下之盟”,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发表声明“忍无可忍,舍身奋斗,救亡图存”。两个人的声明一发表,全国舆论沸腾,多少人都觉得“不抵抗将军”这一次应该会在热河一雪前耻。

1933年2月底,日本关东军第六,第八师团外加第十四混成旅团和一部分伪军向热河进发。当时驻扎在热河的主要是东北军汤玉麟部,辅帅张作相名义上的指挥。

战争开始的前一天汤玉麟派兵把自己家里的好东西全部用卡车装走,这一个举动暗示着他根本没有想和“热河共存亡”。

当驻扎在开鲁的第五军团骑兵旅碰到日军的前方部队以后,立刻不战而降,万福麟的第四军团负责凌源一带闻风溃逃,朝阳失守,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东陵大盗”孙殿英带去的人马本来是作为援助之用,没想法后来反而成了主力部队,整个热河也就他和日寇打了七天,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撤退

。宋庆龄女士在国民御侮自救大会上愤怒谴责“谁是防守热河的,鸦片将军汤玉麟,他就是开门放日军进中国的”。

热河失守仅仅用了七天,这不是东北军战斗力的问题,因为东北军根本没有战斗,最重要的在于统帅!汤玉麟自认为自己是张学良的长辈,不肯听从张的指挥,辅帅张作相手上没有兵权,指挥不动汤玉麟,各部队看到长官如此更是无准备,无信心,无决心!


历史十二郎


热河抗战失败责任全在张学良保存实力却懦,首鼠俩端错误战略所致。九、一八后,日军进逼热河,察哈尔,張学良东北军近三十万驻守京津冀热察广大地域且富庶繁华,张少帅为保住此地盘,彻底投靠蒋介石,接受蒋对日绥靖政策。当时国民政府宁粤合流,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主战日本,老蒋不便公开反对,让汪北上找张少帅商讨,汪对张云:,此时国家政府人民的吁求不得不对日一战!而张学良索要几千元军费,对部属生命的关切,並嘲讽汪管得宽,他只听蒋军事委员长军令。汪气愤而回,后辞职声明闹剧一场。而此时关东军已开始向热河进攻,张学良伧促委張作相为热河军总司令,部队开拔后一,二天,而守承德城湯玉林部弃城而逃,日军127骑战领承德,东北军倚长城一线防守。热河失败不久,张学良成了蒋的替罪羊,引咎辞职,出国考察。


吕向正539


热河战役是东北军元老汤玉麟领军坐镇。汤玉麟资历深厚,但已老朽,没有准备应对日军的进攻。而张学良根本把手伸不进去。

日军发动进攻,双枪兵的汤玉麟部毫无抵抗意志,主帅张作相率先乘汽车逃往古北口。汤玉麟率5000余保护省政府机关人员撤出热河。但土匪出身的孙殿英却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七天七夜歼敌四五百人,打出中国军人的威风,受到全国人民的好评(十年后,这位抗日将军,也是发丘中郎将的孙殿英却投降日本人)。

不过,汤玉麟最终还是拒绝投降日本。伪满洲国乘机派代表约见汤玉麟儿子汤佐荣,以汤玉麟出任满州国参议府副议长兼热河省省长为诱饵劝汤玉麟投降日满。同年3月国民政府侦知此举,认为汤玉麟有叛国之意则下令通缉汤玉麟。但汤玉麟没有卖国,拒绝接受伪职,维护了最后尊严。1949年2月病死天津。


四川達州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热河事变

。这件事是指: 在1933年2月21日,日本关东军、加上伪满军10余万人,从锦州出发兵分三路进犯热河。(今天的辖区分布在现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辽宁省的部分地区)北路由日军第六师领兵;中路由日军第八师团领兵;南路由日军第十四领兵。2月22日,热河战事全面展开。3月4日,日军先头部队仅以128骑占领热河省会承德。4月21日,日军占领兴隆。热河全境沦陷。热河省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奇耻大辱啊。东北军最后一次挽回自己荣誉军队机会就此丧失。

为何不战而逃,汤玉麟逃的时候还知道带上自己的全部家产,“真是从容不迫。大将风范”日军在准备占领热河之前,秘密地和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交涉了一年多。汤玉麟,字阁臣,绰号二虎(一说“大虎”,在张学良和王化一的相关回忆史料中均称其绰号为“汤大虎”),奉天(今辽宁)义县人。贫苦人家。后落草为寇,称霸一时。偶然巧合之下救了张作霖一命,1871年生于辽宁义县一个贫苦人家。少年时汤玉麟给人扛小活,因赶车拉脚遭抢劫,结为生死之交,颇得张作霖重用。1928年被国民党任命为热河省主席但自当热河省主席以后,那真是石头里都想榨出油来,地方百姓无不切齿痛恨贪赃搜刮,贩卖鸦片热河真是天高三尺。日本关东军的行为引起国民党的的警惕,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与当时在在北平的张学良、宋哲元等人多次声明武力保卫热河。作为东北军的最高统帅,不抵抗的张学良对于热河他是真的想打。一洗耻辱,但由于放弃东北,他所能调动的东北军已经不多。地方实权派也已经不听张学良了,

汤玉麟更是瞧不起这个只会吸毒,没有任何本事的膏粱子弟,张学良后来请八叔张作相出山,并严令汤玉麟坚决抵抗不得投敌,结果汤更是反感,你把东北都放弃了,为何让我抵抗日本。但必须指出的是,汤玉麟只是不抵抗,临战而逃,但没有当汉奸。日军3月四日战领承德。汤玉麟惊慌失措,带着200余輛汽车的家财逃亡往天津,真是慌慌如漏网之鱼。

晚年的张学良曾言,他主政东北最大的错误就是错杀杨宇霆。28年,没有撤换汤玉麟,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张学良的托词和借口,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是,28年的时候,汤玉麟已经彻底掌控热河,他就算撤了汤玉麟,也未必能如愿,如此也可见,张学良的能力有多差

,再就是怕汤玉麟狗急跳墙投敌,那就彻底完了。而热河不战而失陷全国舆论哗然,各界要求严惩汤玉麟。在3月8日国民党下令,褫夺汤玉麟各职,汤玉麟只有投奔冯玉祥。但汤玉麟暗中与日军接洽准备投降,后被宋哲元架空。部队被被改编。从此解除了军权,汤玉麟后来辞职回天津,1949年病故。

其实汤玉麟也不是不想抵抗。

玉麟的部队很少。汤玉麟直属的有6个旅、2个直属团、2个直属营、1个特务队,防区却很大,每个地方的驻军都不多。6个旅里面,有3个是骑兵旅,但骑兵几无用,而日本和伪军却有十多万,汤玉麟的友军,万福麟、冯占海的两支部队也在热河退入热河,汤玉麟希望三人联合抗日,但日军到来之后来犯,由万、冯二人位望风而逃,导致防线全面溃败。局面已经是难以收拾。再就是张学良让汤玉麟抗日,自己却不给热任何援助,口惠而心不实。让汤玉麟认为张学良在利用他,而热河主帅是张作相。汤玉麟是副职,二人将帅不和,

如此一来,各部队也是彼此对立,各部队也对战事无信心、无决心、无准备,无能力,无条件,战事一起,守军不是投降就是溃逃,但意外的是,东陵大盗孙殿英带领部队在赤峰阻击日军七天,有时候。人啊,真的很难说。而三军主帅张作相不思战事也无抵御之策。率先乘汽车逃走。三军无主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在少帅掌控东北军后,可以说东北军的几次作战都是一触即溃,中东路事件对苏作战惨败、九一八之后迅速丢了东北、热河事变惨败、长城抗战惨败。东北军真正有战果,要到了抗战中,因国仇家恨与日军血战。

1、中东路事件

1928年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成为东北军的负责人。在改旗易帜后,张学良成了东北边防军司令,所部三十余万人。

(中东路事件)

或许是为了立威,或许是响应革命外交。少帅在对苏问题上逐步强硬,最后要武力解决。

到了真冲突的时候,加仑指挥苏军全面击败东北军,被迫签《伯力协定》。兴兵是君,停战也是君。

2、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之后日军向全东北开进,在东北各地的十几万部队,溃的溃,降的降。

(日军占领东北)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国民政府要求张学良死守锦州,可锦州一枪未放就放弃了。按理说日军也不想大打,十几万东北军精锐在辽西走廊对战日军一个、半个师团应该是还占有优势的。

可以放弃辽西走廊,直接退守山海关。两年后的榆关事件就和这时候的选择有关。

3、热河抗战

在热河问题上,汤玉麟要承担一半责任。在改旗易帜后的五年里,他任人唯亲,贩卖烟土,军备废弛,毫无抵抗力。


(热河抗战)

但作为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的少帅也要承担一半责任,指挥、部署不力,开战十天就丢了省会。

4、长城抗战

占领热河后,日军并没有罢兵的意思,日军继续南进,逐步向长城逼近。少帅指挥十几万东北军、以及华北的西北军、晋绥军、杂牌军、中央军共计四十万人对日作战。

结果是长城各口除了中央军防御不错外,其他表现一般,东北军尤其差。

古北口方面,东北军精锐攻击前进,却一触即溃。等中央军接管后,这里反而成了最坚固的阵地。

(长城抗战)

东北军是一支军阀军队,并没有太多信仰,当兵吃粮,自然在战争中屡战屡败。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