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和孩子一起生活、单独住和进养老院三者,你会选择哪一个?

漠阳孤烟


如果排序的话,我首先选择和我老伴单独住,如果没有老伴的话就住养老院,反正是不想跟孩子一起住的。

如果有老伴,两个人又可以过阔别多年的二人世界,自由自在,还可以互相照顾。已经磨合了大半辈子,生活上也应该很契合了,两个人没事养个花花草草,一起逛逛公园,打个太极,跳个广场舞什么的,如果有闲钱还可以抱团出去旅游。这是我觉得最美好的养老生活了。

如果不幸就剩自己一个人,可以选择住养老院,现在养老院的条件也还行,有人照顾,也有很多同龄人一起,应该也不会太寂寞。

我不想跟孩子一起生活,是因为我真的爱自由,我相信我的孩子肯定和我一样,因此我愿意让他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不想让自己成为他的负担。况且两代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代沟,我不希望我们因此有什么隔阂。我希望他有时间来看看我就行,我会为他准备丰盛的饭菜。他来到我这里,这里就是他温暖的家,他走出这里,可以自由自在的为自己而活。


拾光1991


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能动得,居家养老也好,住养老院也好,都不是大问题,一样过得舒服。关健问题是失能,例如患上了老年痴呆,中风瘫痪,成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这时真叫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这是每个老年人最忧虑的问题。往往听到某位同事头天还在打牌,第二天就人走了,都羡慕得不得了,夸他有福气。可谁又料得到自己有没有这一天呢。老年人活到八九十岁,并不怕死,而是怕病拖,自己受罪不说,还连累子女。面临这样的问题,老年人不得不做准备,象本人就做好这样的规划,每年存个几万元钱,两老互相照料着健康地活着,万一谁先走了,也好有一笔钱在动不得的时候请保姆。儿女有孝心照顾一下更好,万一不行,也能自力更生解燃眉之需。最好是国家面对中国的老龄化,进行立法,对那些因病痛折磨而又愿意辞世的老年人准予安乐死,以维护老年人最后的尊颜。




淡定老者83944345


当我老了,我会选择单独住。就像现在我的老爹,85岁了,一个人独居有11年了,11年前我老妈去世后,他没有到我们兄弟4个任何一家住,也不要求任何一个儿子陪他住。他有退休工资,他有医保,他会自己做饭和洗衣,天天在街上溜达,很乐观,身体很好,他说要活100岁以上。

我的二姑也就是我老爹的二姐,在江苏无锡一家国企退休后,一直在乡下居住,我姑父是个厨师,我二姑一辈子都是吃来张口的。后来我姑父突然去世了,二姑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整个人都变得苍老而且郁郁寡欢,我的姑表哥都是事业有成,我的公务员,有的商人,都在无锡市区居住,要接姑姑过去住,她不愿意,说孙辈太吵受不了。后来姑表哥商量把我姑姑送到了无锡市区的养老院。

2014年10月也就是国庆节期间,我回故乡到养老院看姑姑,被吓了一大跳,这个养老院规模相当大,绿植很好,各项设施都很不错。我去的那天正好帮姑姑从单人房间,换到双人房间,姑姑说一个住太寂寞了,根本不是心疼一个月费用3000元多,她找到了一个聊的好的老姐妹,于是换到双人间了。

姑姑的子女们包括孙辈们,把养老院当成妈妈的家,经常去看我姑姑,换房间后,我们一大群人簇拥着姑姑,去酒店包了一个大包间,一家人吃饭聊天很快乐。

我想自己退休后,也有退休工资,也有医保,我会学习老爹一个人住,逍遥自在,省的老人和子女长时间住一起,因为思想观念、消费观念、卫生习惯等等而别扭,我们时常回去看老爹,他很开心。他身体不舒服,一个电话打给任何一个儿子,我们就跑回去帮助他了。

我是一个思想观念前卫的人,49岁了在头条玩的风生水起,我小学刚毕业的女儿都不太理解我,说我不正常找工作干。哈哈,等我老了,不知道她会怎么数落我呢?

当我有病的时候,我会自己上医院看病的。如果住医院,女儿肯定是会来照顾我的。我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我故后处理好百年之事,别的不用她管。

当我老了,一个人住,逍遥自在,是一种老来的精彩和幸福!


老胡写实


我现在才五十一岁,前年儿媳妇生孙子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伺候了一个月,还给她一万块钱,后来快到 一个月的那几天就跟我大闹一场,儿子中间很为难,现在自己生活,还能工作,还有个老妈,就想好了,现在一定要健康快乐生活,多感受生活的美好,现在每天四点半起和老伴早跑步海边锻炼锻炼,迎接出升的太阳,晚饭后漫步沙滩观夕阳沉海。想好以后一定不要和他们在一起过了,自己本来就有个性,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茅盾肯定有,儿子在中间做辣,给她们添麻烦。一旦感觉不好自我了断算了,也不枉此生。想开了,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义务把孩子抚养大了,继续自己的责任把老人照顾好,在把自己的活好,快乐生活每一天,人生无非如此,想开了无憾。











十月清风64727609


说个我父母。我自己三十多岁,爸妈都已退休。我是独生女,房子距单位步行10分钟,是父母陪嫁的。爸妈的新房距离我住的地方步行10分钟。有了孩子后,他们一直和我们一起吃饭,平时照顾孩子,晚上回自己家睡。很多人都问我妈,帮我看孩子麻烦不麻烦,我妈说觉得很开心,没觉得烦。这是因为我一开始就把心态放的很正,孩子是自己的责任,父母帮你是人情,不想帮是本分。所以,照顾孩子的事我都主动去做,不能什么都推给父母。而且父母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圈,从不干涉,经量少影响他们的生活。日常生活多主动花钱,时不时买点东西孝敬他们。虽说以后继承遗产都是我的,但这和孝敬他们并不冲突。把心态摆正确,多想想自己的责任,少点索取,就能相处的很好。我觉得这样养老对他们来说挺好的。希望天下父母和子女都能和睦相处,都能享受天伦之乐。


Amber1st


做为一个已经八十多的暮年老人。今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呢!我的经历可能是你们的后程!老伴活着时我退休了。在身边的孩子都是在我家吃饭孩子我照顾,后来我心梗捡回命,老伴糖尿病综合症,我们请了24小时住家保姆!孩子们也各自回自己家!大批企业下岗,辞了保姆女儿一家住到我家,老伴去世后就随小闺女生活连帮助照顾孩子从五岁到今年上了大学!现在面临着也是选择了!很难,很难!孩子们各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她们也都不小了!我独居都不放心,我在谁家都是累赘原因自己越来越老了!乘着还利索我决定去养老院度过最后几年!我把自己房子出租了,目前还没有告诉孩子们我的决定。明年我回去选择一个满意的养老院就去了!最佳选择就是这里!吃,住,医又有玩伴何乐而不为呢!


老太爱时尚


养老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合理的安排,靠自己坦然的面对。

下面说说我自己对养老的想法,养老可分为几个步骤来:

第一,刚退休以后。(55岁----65岁)

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都还不错,孩子们都大了,可以放下一切负担,好好享受人生了。吃喝玩乐尽情地去做,对自己不要太刻薄了。吃好的一点,穿得漂亮一些,腿脚好的,可以出门旅游一番,国外游更是不可少的。和自己的朋友们有更多的时间交往了,相约出行,相互之间既有照应,也而不会太寂寞。经济上,不要依靠孩子们。孩子们有,是孩子们的,我们不拒绝孩子们的孝敬,但首先要依靠自己,依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经济消费,做到未雨绸缪,不为孩子增添经济烦恼和负担。

第二,退休十年以后。(65岁----75岁)

这个时候,虽然身体都还能自理,但精力、体力都远远不如以前,反应也越来越慢。要学会真正爱惜自己了,不要去管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事情。个性要学着更加的宽容和包容,学会真正的笑对人生。因为,此时很多时候,你真正体会了有心而无力了。有条件的,生病时请保姆照顾自己,打扫卫生请钟点工来做,把自己的健康更好地延续下去,不要发生健康的意外。

第三,人生暮年。(75岁----85岁)

这个时候,身体已经很衰弱了,到了真正需要人帮助的时候了,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急躁,不要怕求人啊!生老病死是常态了,要坚强、从容地面对。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看个人的情况而定,量力而行,酌情而办,总会有办法的。不要死缠子女一定来床前尽孝,不子女精神压力和负担。一辈子我们都过来了,什么苦痛和困难都经历,想必老了,我们也会坦然接受一切的。做一个自尊又坚强的老人,留给子女最后一笔精神财富,虽然我们老去了,但是我们有尊严,我们不卑微!

第四,生命终点。(85岁---------)

这个时候,可能你头脑清楚,但是疾病缠身,生死不能。面对没有生存质量的生命,要敢于决断,放弃治疗。我们家里的四位老人,都已经给我交代了,如果发生植物人,昏迷,脑死亡等,不抢救,让我们体面地离开。。。。。。。虽然亲情难以割舍,可这是明智的选择。。。。。。。父母们就是担心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怕我难以下决心,所以,提早就交代了。我想,我一定会按照老人的想法,照顾好他们最后一程的。

说到底,养老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合理的安排,靠自己坦然的面对。


盛羽


我已经老了,我选择一个人住。我住在市区中最繁华的地段,三十五平米的住房面积对我来说不大不小,楼层是三楼我认为不高也不矮。我的门上贴着各种各样的小广告,修家电的,掏下水的,钟点工做家务,送外卖的,现在又学会在五八同城找做家政的。12349是我们市为老年服务的电话。有求必应。若干个三甲医院紧紧的把我居住地紧紧的包围其中。城市公园离我很近,图书馆和书店也就几分钟可以走到。老年大学步行十分钟坐车一站地。休闲广场各路汽车站点非常近。我真正的享受着城市生活。我不去打扰晚辈,我只想一个人生活。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我感觉我在同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进行交谈。让我受益非浅。我觉得这种孤独是一种清高是一种享受。我知道现在老年人用的轮椅越来越先进了,几乎都是可以自已操作的,服务性的机器人也在积极好研发之中,不久也会走进老年家庭。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关注老年人健康和生活,我们自己也要自律,我每天坚持写一千字,走六千步,体重保持在一百二十斤左右。每年体检一次,学会一些医学常识,家里备用一点老年人常用药,有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就是血压不高,没有糖尿病也要会使用。老年人独居要乐观,其实真的不孤独


GG丽杰


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真的有些沉重。

先讲讲我听过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住进养老院的老阿姨的故事:老阿姨和丈夫原来都是在体制内工作,丈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下海开了家代理公司,发展不错;老阿姨有二个儿子,大学毕业后本来都有稳定的工作,但因为父亲生意越做越大,便先后辞掉工作到父亲公司帮忙。

老阿姨家产颇丰,而且她自己的退休工资还很高,境况令很多同龄人羡慕。丈夫病重时分配了部分财产,在丈夫去世后公司由大儿子接手经营,但实际财政大权掌控在老阿姨手里,她本来就是精明、善于理财和强势的人,两个儿子都很听她的话,所以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但老伴走后她还是感到了孤独,也觉得再撑下去太累了,毕竟也是上了年纪的人,身体状况也不比以前,就决定放手把公司财政大权交给大儿子,想着过几天清闲日子。

可是,老阿姨本来就是闲不住习惯操心的人,老伴去世前他们老两口自己生活,去世后她原来还是一个人住,平时雇请一个不住家的保姆定时来家里做家务,但人一闲下来就感觉没了寄托,有时候就会一个人胡思乱想。大儿子不放心,就让母亲搬过来和自己一起住。

于是,问题就来了。老阿姨和儿媳妇一直以来的关系都是客气而有点冷淡的,但因为没有一起生活平时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倒也相安无事。问题就在于,住在一起后,儿媳妇的态度还是老样子,老阿姨整天没什么事,有时就会猜测儿媳妇的某句话某一态度,结果家里的和谐被打破,媳妇无奈又郁闷,儿子也左右为难。后来老阿姨的两个儿子和她商量后,决定送老阿姨到养老院。

两个儿子隔三差五轮流去看望母亲,据说春节也没有接母亲回家团圆,想想老阿姨的晚境,不知为何总觉得有点心酸。

所以,选择何种养老方式有时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都说养儿防老,都说多子女比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小,但是,这一切在现在都不能成为养老的保障。


佳佳老师的亲子成长记


现在的我是一位中年大妈,以我现在的想法,等我老了,老伴先我而去了,我也不想打扰孩子,他有他的生活,还有儿媳妇,可能生活在一起会感觉不太习惯。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还是喜欢留在自己的窝里。这里的一针一线,一碗一筷,满满的都是岁月的回忆,任何地方都取代不了。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我想一个人静静地生活,养点花鸟虫鱼(我现在就养着😂),再养点猫猫狗狗,让家里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人的生活,也是可以过得悠闲自在的!

然后有一天,我动不了了,生活不能自理了,我就找家养老院去度过我的人生最后一程。我并不认为人的最后归宿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里,现在有多少老人,最终不都是在医院里度过最后的时光吗?

也许几十年后我的想法会改变,谁知道呢?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生命长度,却能决定自己的生命质量。不论以后会如何,过好人生的每一天,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