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转载)

老子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转载)

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只有修行自身,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改变我们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总要面对很多的人和事。

并不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会符合我们的心意,唯有修得胸中雅量,方能蓄得一生幸福。

一、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转载)

允许缺憾的存在,方能养出一颗悠然恬淡之心。

任何人做任何事,不论做的多么成功,都会有一定的缺憾存在。

既然任何事都无法做到完美做到极致,不如就允许那些遗憾的存在。

不必总是与自己死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一种修炼自我的方式。

一名法师,前去一座寺庙讲解佛经,待客僧捧上一杯茶招待法师。

待客僧发现茶杯上有个小小的缺口,歉意地说道:“法师,很抱歉,杯子有个缺口。”

法师道:缺口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子就是完好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则每个人都是完美的人。

最优秀的人也会有缺陷,最成功的人也曾经有过狼狈。

但也正是因为有缺憾存在,我们才会有追求。

才有可能在一个目标达到以后,再去追寻另外一个目标。

允许有缺憾的存在,允许自己或者他人有一定的不足。

意识到这些不足正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样的人生才能过的更自在。

二、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转载)

明心见性,成就一个安然不争的自己。

我们常常被一个“争”字所纷扰,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剩下一颗自私的心了。

其实在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为别人多考虑一些,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

北宋大诗人林逋,生性恬淡,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梅妻鹤子一生。

林逋才华横溢,擅作诗词,作诗之时,几乎不多思索,大笔一挥,一篇佳作就写好了。

传说书法大家黄庭坚亦视他为偶像,说看过林逋的字,就连病也能治好。

可是他写好之后却即刻揉成一团扔掉,没人去看无所谓,不能流传于世更是无所谓。

他有才华,却不恃于才华。一辈子不娶妻不生子,住在西湖边上,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林逋就是一个不争的极致例子,或许我们做不到完全不争,但多少可以学习一二,成就一个淡然不争的自己。

庄子《逍遥游》曾经说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伴你情歌随听

鹪鹩在山林筑巢,林子再大,也不过占了其中一根枝条,偃鼠到黄河饮水,黄河再大,也只不过灌满自己的肚子。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三、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转载)

明心见性,淡然不争,才能修得胸中之雅量。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修得胸中雅量万千。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对,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

泰戈尔曾说过: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有一个国王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去打猎,刚去就打下了一只大花豹。

国王下马去看这只豹子,结果花豹拼尽最后的力气,咬掉了国王的一截小拇指。

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

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他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土著人,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部落!

山上的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土著人准备将国王烧死。

正当国王绝望之时,祭司忽然大惊失色,他发现国王的小指头少了小半截,是个并不完美的祭品。

收到这样的祭品满月女神会发怒,于是土著人将国王放了。

国王大喜若狂,回宫后叫人释放宰相,摆酒宴请。

国王向宰相敬酒说: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我连命都没了。

国王忽然想到什么,问宰相:“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多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一定是我,当土著人发现国王您不适合祭祀,那岂不是就轮到我了?”

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所有的丢失,都是为了珍爱之物的来临腾位置。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跃起前的热身。

所有的支离破碎,都是为了来之不易的圆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无法改变他人,无法改变规则。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转载)

唯有向内求索,反求诸己,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