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冷兵器战争是怎样的?真的是几十万大军在一起缠斗吗?

棍哥观史


这问题太大了!

首先要说的,古代的冷兵器战争,确实有几十万大军参与作战的时候。但受限于地形和指挥手段,比如古代可没有电话和电报,所以一个战场能投入十万级别的战士已经是极限了。

其次,古代作战依靠的是军阵醉卧作战方式,否则别说十万人了,一百人级别都会变成群殴。这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我们以具体战例说一下

三月,癸酉朔,(契丹主)自将兵十馀万陈于澶州城北,东西横掩城之两隅,登城望之,不见其际。高行周前军在戚城之南,与契丹战,自午至晡,互有胜负。契丹主以精兵当中军而来,帝亦出阵以待之。契丹主望见晋军之盛,谓左右曰:“杨光远言晋兵半已馁死,今何其多也!”以精骑左右略阵,晋军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地。契丹稍却;又攻晋阵之东偏,不克。苦战至暮,两军死者不可胜数。昏后,契丹引去,营于三十里之外。


这是《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澶州之战,发生在五代时期,后晋与契丹人之间的一次会战

当时,契丹十万大军屯兵澶州城下,晋出帝石重贵则亲领大军来援,于是双方在澶州城下发生大战。契丹主亲领精锐直突晋军本阵。晋出帝针锋相对出阵应战。契丹军以精锐骑兵发动攻击,但是晋军保持阵形严整,发弩反击,暂时打退了契丹精骑的进攻。随后契丹人又重新集中兵力,主要攻击晋军大阵东面(右翼),希望由此形成突破崩坏晋军阵形,这次进攻也没有获得成功。会战中,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到了傍晚,契丹人觉得无法取得突破,因此退兵,会战即告结束。

简单说,古代打仗,步兵扛线,骑兵打冲锋,弓弩兵输出和掩护。


具体作战方式:


唐诸兵家,皆谓弩不利于短兵,必以张战大牌为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负刀棒,若贼薄阵,短兵交,则舍弩而用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常先定驻队人收弩(恐弩临时遗损)。 ——《武经总要·前集·卷二》


诸军当结纯枪、纯弓、纯弩队。枪之队在前,弓次之,弩次之。其弓弩手各带刀斧。每队九十人,通九队作一部,九部为一阵。缘弓可射八十步,弩可射二百余步,虏骑若近,先发弩,枪、弓队小坐,次发弓,若至前,则纯枪之势甚壮,可御马足,鲜有不胜。——《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士兵要根据兵器的不同组成不同的战队,每个战队承担不同的任务,然后会根据将领的指挥,旗帜、金鼓和传令等等分别或一起投入战斗。

至于战斗结束后,战死的士兵如何处理?己方的肯定是统一收敛与掩埋,敌方的可能会被斩下脑袋,堆在一起,作为京观,尸体则暴尸荒野。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句丽的时候,还看到过之前隋军征伐高句丽失败后,高句丽人用隋军首级垒的京观。


冷兵器研究所


我们经常从电视剧里看古代战争场面,感觉打仗就像在群殴。

咚咚咚!三通鼓罢,双方武将一番叫骂,互相单挑,然后士兵掩杀过去,互相对砍,砍完一个再砍一个,至死方休。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古代的武器不如现代,但排兵布阵、计谋策略、通信指挥,后勤补给等都和现代一样的。手里的家伙变了,可内涵从未改变!古代军队行伍分明,分工明确。

春秋、秦代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五什为屯,二屯为百,然后是五百人,一千人等。每队都有指挥官,如伍长、什长、屯长、百将等。

唐代军制:每火10人,5火为队,2队为旅,每团2旅,设火长,队正、旅帅、校尉等。

小队组成大队,大队组成军团。每一种兵种都有不同的作用,长枪对骑兵,骑兵对步兵,盾牌兵防守,弓箭手远程杀伤等。打仗也不是一拥而上,而是依靠队形,一旦乱了就会溃败。

以罗马重步兵方阵为例:方阵分三个横队,第一横队先进攻,士兵投完标枪后冲锋,与敌人短兵相接。打一段时间后。第二横队进攻,第一队后撤休息,互相轮换数次。第三横队是预备队,是全军的精锐,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

就像鱼在鱼群中获得安全一样,队列也为士兵提供了良好掩护。进攻的士兵只负责输出,周围队友为你防守。如果有人受伤,指挥官要及时将他替换下去。不下都不行,会影响整个队列的安全和效率的。

再说人数,史书总是喜欢夸大数字,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大军,但其实真没那么多。历史上,真正几十万大军交战的大规模战争屈指可数。

赤壁之战,曹操给孙权写信,说83万大军征讨东吴,其实也就30多万。明朝讨伐努尔哈赤,8万明军号称47万。 清朝云贵总督讨伐缅甸,手下3000清军,就告诉缅甸王说50万大军来了。攻心而已,看看能不能将对手吓投降,不投降也吓个半死!

古代军队里有三种人,第一是作战士兵,上阵杀敌;第二是辅兵,押运辎重粮草,当预备队;最后是民壮,服徭役的壮丁,拉车运粮草,修路铺桥,养马救人什么的。

1万军队出动,就有5~10万民壮跟随。古人把辅兵、民壮也算入总数,当然显得人多了。所以常说几十万大军,实际战斗人员也就几万人。

《三国志·魏书》中有一段记载,“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说以前上报杀敌请功的公文时,寻常惯例是将1人说成10人,虚报战功,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有一次,曹操的下属国渊平定叛贼,如实上报斩首数,曹操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如实上报?国渊说:此次战功是在境内平乱,国渊为此耻辱,怎么好意思邀功呢?曹操听了很高兴。

不过这种夸大,也不仅仅是胜利者的需要,战败方也需要夸大,这样能突显敌人的凶恶,表明自己已尽全力,并非无能,免得挫伤士气。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啊!

综上可知,古代战争所谓几十万人水分很大,而真实的排兵布阵又有颇多讲究,完全不是电视上演的那种群殴的情形。


和风漫谈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打仗确实有出动几万乃至几十万大军的,不过真正打起来,这些人全在一起厮杀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关于这种“大场面”的战役,有一个绝佳的例子——淝水之战

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之后,不顾王猛生前的嘱咐、不顾太子的阻拦,决定征讨东晋,以实现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的愿望。决战是383年打响的,此前则是作为序幕的襄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前秦出动了17万军队,打下东晋一方的襄阳。

到了决战,也就是淝水之战时,苻坚是志在必得,在国内大举征兵,史书记载是“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十个成年男子抽出一个从军,有本事的小伙子就可以当羽林郎。除了发动国都周围的军队,还要从其他地区调遣部队。另外,还让被征服的鲜卑人、羌人军队也参与其中。

从前秦出发的军队有多少呢?据说是“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加起来有80多万,即便打个对折,40多万,那也是很大一支队伍。

不过,限于古代的通讯能力以及运载能力,这几十万大军是没法集中在一起前进的,只能分拨进行,所以“旗鼓相望,前后千里”,队伍从前到后,能绵延千里!

这样一来就有个很大的问题,各个小分队抵达战场的时间其实是不一样的。史书记载,“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就是说苻坚的队伍到达河南东南部了,从西北调来的军队才走到陕西咸阳,而四川、陕南的军队才开始沿着长江往下走,河北的军队刚走到徐州。

因此,在大决战的那天,真正跟东晋军队对垒的前秦军,其实远没有几十万之多,最多几万人到十万人左右。而因为淝水一战大败,苻坚退却,后面的几十万大军原本就人心涣散,一看前面吃亏了,赶紧各自扯呼,大多数人甚至还没有到达战场呢!

最后,只有鲜卑降将慕容垂带领的三万军队保持完整,苻坚只能带着身边的一千多人去投奔他。

在古代,发动几十万大军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后勤供给的压力就非常大,《孙子兵法》说: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发动十万军队,每天就得消耗千金才能维持下来,太烧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记载说一支军队几十万人,里面可能有很多都是参与运输粮草的民夫。

再说打仗指挥的问题。古代没有电子通讯器材,靠喊叫肯定是不行的。古代正规军作战,那是需要结阵的,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乱哄哄,跟打群架似的。

结阵后借助鼓点、旗帜等来发送信号,当然也会有通讯员来传送命令。具体到作战的人,古代有什伍之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分别设置有伍长、什长,当然往上还有更高的。这些人负责听从上一级的指令,管理指挥自己所在的作战单位,而每个成员则有义务保证队长的安全。

如何处理尸体?当然是以掩埋为主,对于敌方士兵的尸体,有时候还会拿来做做“京观”以炫耀,己方的尸体,除了就地掩埋之外,若是赶上皇帝心情好,可能还会赏赐棺材,甚至将其运回家。比如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就曾经下令说“

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长吏视葬。”就是说,从军打仗死的那些士兵,国家给发个小棺材,运回老家县里,县里再给发放正式的寿衣和棺材,用猪羊祭祀,而且地方长官要来看着安排丧事,可谓“给足了面子”。


考古军中马前卒


古代战争的确是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纠缠在一起战斗的战争,比如先秦时期的长平之战、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有、明末时期的锦州之战等等。

关于指挥问题,一直是困扰军队有效作战的一个门槛。一般行军作战都按事先预定好的计划实行,遇上突发事件就要靠预案了,可能有人会说:古代还有预案?肯定有啊,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不就是预案?不但有预案,还有预备队呢,汉代的一个兵种叫别部军,由别部司马统领,这个部队一般用来当做预备队。当然具体的战斗中如何指挥,这就要靠鼓号锣了,平时军队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让士兵分辨己方的声响信号。在以上手段都失灵的情况下,主将还可以派出传令兵去传达自己的命令。

至于尸体,一般都是掩埋了事,主要是怕瘟疫。讲究点的是一尸一坑,便于以后家属来领回尸体搬运回家乡。不讲究的就是挖个万人坑,胡乱埋了。


1314吐槽星君


几十万大军作战不可能是几十万人混战,而是车轮与添油相结合的方式,以步兵为例,紧密的队型才是战斗力发挥的保证,而且步兵战阵的行动方向都是受后方指挥的,这也是古代军队军旗较多的原因,后方发出信号,前方执旗手就冲向何方,而一次投入太多的步队容易造成指挥混乱。另外古代军队号称几十万,其实真正作战的也就几万人,大多数是负责后勤的民夫及押运部队,因为当后勤水平较低,出征作战一般大概按3比1,也就是3个后勤人员支撑一名士兵作战。当然双方都准备鱼死网破,自信满满的时候,会出现全军出击的情况,那时就是指挥发出的最后一道命令,会出现互相混战,指挥体系失效的现象,但规模也不可能几十万,双方加起来十几万也就撑破天了。


沈一侠1


有款游戏叫全面战争,应该是比较逼真的模拟古代战场的作战场景。

如果你读一些古代战争案例甚至是看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对古代战争的作战形式有所了解了。

以正军造势,以奇兵致胜。大规模直接作战就是硬对硬,通过旗语、锣鼓等指挥系统进行兵力调动。但这种方式就是杀敌1千,自损800的。兵战为下,谋战为上。我国古代很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就是靠的奇兵取胜。很多人喜欢聒噪兵力、数量,但是战斗力跟士兵数量是成反比的,所以精明的主帅会采用很多谋略,避免直接决战。

关于处理尸体,应该就是战后打扫战场吧。


塑料机械节能改造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先说几个词。

第一个如臂使指

在一场战争中,先说职位,会有主帅、将军、偏将、校尉等设置,这些设置当然不会只是跟电视剧里面那样,在开场前来个斗将。这些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在战场上更便于军队的调动。当主帅有指令出来,传给这些将校,带动军队的调动使整个战场有策略的动起来,如臂使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词:三军

古代行军是怎么走的呢?横向的有三军,左中右三支队伍;纵向的有打头阵的先锋,押运粮草的后军,中间的是主力中军。

第三个词:布阵

为什么打仗要布阵?只是为了开打之前秀下肌肉?更多是为了分工,阵势一摆,谁进攻,谁防守,谁突击,谁堵截(当然还有谁厮杀,谁休息)就很明确了。

我们再回到几十万人的战场来,先分出左中右三军,这个就有了战争接触面积,加上先锋、中军、后军,战场就有了纵深,再配合每个单位的分工协作,就有了穿插调动。这样的战场是什么样的?

就跟走象棋一样,一个棋子一万人,也就有了几十万人打仗的简易版了。看官自我脑补一下就好。

至于古代战争真的有没有几十万人参与,这个肯定有水分,具体事实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战死后的人怎么处理,简单说:各自收尸,就地掩埋。来不及收尸的,就暴尸荒野,恶臭漫天。


jaredGan


古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轮船,没有飞机,没有自行车,别说几十万人打仗,仅仅是调动几十万徒手的人都很困难。军人也要穿衣吃饭住房,多一个军人就少一个农民,中间还要运输粮草,还有损耗,,,,古书上记载的百万大军缠斗只是夸张的说法。


宋进知


不知道,没学过军事。不过战争都是想消灭对方的有生为量,寻找主力决战(历史上有次淝水之战,在安徽淮南地区,那次战净以少胜多,相传此战推迟秦帝国称霸近百年)。当然引起战争不一定是先于主力决战,而是不断的以优势兵力获取对方城池和财物。有那必要几十万大军互殴吗?


李秉桂1


能!从牧野之战.黄巾起义.李世民和窦建得的决战.肥水之战.鄱阳湖之战等,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由于通迅落后,很容易出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