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發展模式“推翻”經濟學定,你是如何看待呢?

小車說理財


《紐約時報》網站的報道之所以稱中國發展模式正“推翻”經濟學課本為發展中國家列出的常規路徑,主要是因近些年中國將生產轉移到了更昂貴的商品上,例如手機和計算機,同時也在生產更多較為廉價的商品。不像美國、日本、韓國等隨著產業升級,會一路拋下一些較為廉價的商品生產。

個人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事實上這並不能說明中國已經“推翻”發展中國家發展的這種常規路徑。我們雖然沒有拋棄一些廉價的商品生產,但是我們拋棄了一些農產品的生產。中國農業從業人口在逐年下降,糧價自給率在逐年下降,2017年我國的糧食自給率已降至82.4%,較2008年下降了10.4個百分點。據專家估算,2017年中國農業勞動力大概有18%,2017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為8.24億,也就是說農業勞動力人口為1.48億。如果要增加10%的糧食產量那麼就會減少生產廉價商品的勞動力一千四百多萬人。

在發展中國家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總是會先拋棄一些生產效率較低的產業。我國的農業生產效率低,即使是一些很廉價的工業品的生產效率也要比農業高,所以一部分農業生產被先拋棄了。但是社會經濟中生產效率最低的“富人產業”(提供奢侈品和高端勞務服務)不但不會被拋棄,而且還會隨著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而相對不斷擴張壯大。因為富裕階層的“貨幣選票”要多於普通勞動者也要多於外國普通勞動者。

這樣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造成“富人產業”的不斷相對擴大,對民生產業和外貿產業產生了“擠出效應”。所以美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其一般製造業的效率雖然並不比其他國家低,但是還是開始大量的外移。

我國的貧富差距如果繼續擴大,“富人產業”繼續對農業(民生產業)產生“擠出效應”,那麼將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


大方妹幾


中國經濟的發展完全出乎了西方經濟學家的意料,亳不誇張地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還是個農業大國,工業基礎薄弱,西方發展的那一套經濟理論根本不適於中國。看看後來俄羅斯釆取的“休克”療法,國家不僅沒有發展,還元氣大傷。按照西分經濟的發展規律來說,中國根本不可能成功。西方經濟學家直呼搞不懂。按照他們的邏輯,既然發展市場經濟,政府不應該干預市場,讓市場無個無形的手來自動調節。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在金融、能源等重要產業,實行國家管控。在關乎民生的輕工等領域開放市場,鼓勵外資進入。那時經濟有國資、集體經濟、外資和私人投資這四個部分。中國利用人口紅利,短時間內就發展成了世界工廠,不僅解決了大量的民眾就業,也為以後經濟的騰飛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在二十世紀未期,國企虧損嚴重,對經濟的拖累己十分嚴重,當時這一情況不僅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嘲諷,國內經濟學家也憂心仲仲。中國政府大刀闊斧對國企改革,資產重組,對國企下崗職工分流,鼓勵創業。事實證明,中國政府在沒有任何經濟規律可循的情況下,象鄧小平說的,摸著石頭過河,發展出了一套適用於中國的獨特的經濟理論。中國從改革開放的國民人均gdp排名倒數,還落後於大部分非洲國家,發展成了現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不是浪得虛名。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令當初唱衰中國經濟的西方經濟學家,現在也改口稱讚中國的經濟。


專利居入


二戰之後,西方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如“四小龍”的發展經驗,得出了一套“發展範式”,這套“範式”包括髮展前提(如二元結構,城市化,工業化水平低,人均收入低,教育發展滯後等等),發展目標(如提高城市化率,教育普及率,人均GDP,工業比重等等),發展路徑(比如依靠投資大推進,傾斜式發展,市場化和金融自由化,提高出口率等等)。實際上,這種發展範式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已經證明失效。

上個世紀蘇聯解體,東歐變化之後,西方經濟學家們針對前社會主義國家又發明了一套“轉軌範式”,核心是“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最出名的是對前蘇聯的“休克療法”。現在已經證明這套辦法也出了不少問題,俄羅斯的情況就不說了,比如最激進的捷克和匈牙利本世紀以來也逐步放棄了這套範式的很多做法。

中國應該說對兩種範式都有所借鑑,但沒有全盤照搬。所以,現在說中國“推翻”了什麼東東,只能是西方學者的一種若有所失的“自戀”而已。其實西方最大的困惑是這個概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市場經濟”。“一黨執政”和“市場經濟”的結構,在西方經濟學的正統理論中無法結合,即使能夠結合,那一定是經濟停滯。然而,“你們中國”?他們弄不清楚了。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紐約時報的問題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問題。我們需要總結,提煉,整理我們自己的經驗,為下一個40年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


偶然一會兒ABC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並沒有顛覆一般經濟學定理,或者說市場經濟一般原理中國都在遵循,不可能另起爐灶。但中國的發展也有其特珠的一面,即中國發展後,一般低端製造業大多是中國內部梯度轉移,而沒有全盤轉出國內,同理,中國農業也有底線,即主體口糧以國內生產為主。即使20~3O年後中國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格局也不可能根本改變。為什麼?這與中國政體無關,但與中國超級的人口規模有關,可以想像,全球哪個國家,地區可以滿足十四億人口的糧食?同樣,也沒有國家可以滿足十四億人最基本的生活消費品,如鞋襪,衣衫,以及更多海量的、數以萬億計的洗刷等日常消耗品。中國超級人口規模決定了中國還是一個基本消費品製造大國,但不可能僅僅停留在中低端製造上,中國產業升級必然會涉及中高端製造。中國發展的特殊性沒有根本違背西方定義的市場經濟一般原理,且中國這條道路或模式實踐己多次證明可行的。


沈啟群337


不敢苟同。經濟學理論本身也在發展中。影響事務發展的因素很多,經濟學本身很多理論也有其嚴格的前提和假設,直接照辦結論或者按圖索驥,是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的。本身經濟的發展就有一種提法叫做後發優勢,中國經濟發展本身就是一種奇蹟,是一種我們廣泛採取世界先進文明和先進做法,結合自己國家實際情況,有一個非常精於管理的政府,把社會治理做得非常好,加之億萬人民非常勤奮,還有國內外和平的環境,等等很多種因素。經濟學經常假設人是理性的,同時還假設資源是稀缺的,當然很多經濟學模型還有其他更多的假設和前提,所以不能僅僅從現有的模型去推測經濟發展,也不適合把經濟從一個國家或地區諸多部門中獨立出來,不去聯繫著的分析其他因素,而僅僅考慮經濟的情況。


morningandnoon


你不覺得這個標題提出的問題很不科學嗎?是經濟按照經濟學家撰寫的邏輯發展?還是經濟學家去研究經濟的發展的規律?這就是唯心和唯物論的區別了!如果沒按照經濟學家研究的經濟規律走說明了什麼?本身他研究的經濟規律是有侷限性的!不是普遍的真理、不是科學的!是用來為某些人(國家、集團)服務的併成為其他人的枷鎖!必須要科學的去分析經濟的內在規律和外在因素,才能把握它為其社會發展!社會和經濟對立的統一才能平衡發展!社會制約經濟、經濟制約社會,但兩者又誰也離不開誰,這也就出現了發展有時快有時慢甚至倒退的問題?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就是擺在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的(政治家)大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