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不允许小朋友跟不爱学习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这种行为对吗?你怎么看?

小丽老师


姑且不论这种行为的对错,先说小朋友自身,小朋友年龄小自制力差,因此家长担心跟着有不良喜好的小朋友养成不良习惯,这可以理解。但堵不如疏,首先疏家长自己,家长以身作则,示范一些好的习惯给小朋友,让小朋友有更多的好习惯,更好的价值观,这样他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自制力。其次再说小朋友,人以类聚,如果自身学习好,那么自然更愿意和学习更好的一起玩,反之如果自身学习一般,那就可能会接受更多的诱惑,以为能建立自信。所以我们说与其不让小朋友跟谁玩,不如让他自己在学习上建立自信,这才是治标之策。


养孩子那点事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

家长要不要帮孩子择友?

我是答案是:要!当然要!尤其是初中之前的孩子,必须要管!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前不久,我在一所小学附近开了一间文具店。

文具店刚开了两个月,就丢了不少东西。

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被偷个两三次。

你们知道最让我掉下巴的是什么吗?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来到店里,对我说:

“阿姨,你知道吗?我们班很多同学知道你店里没有监控,刚开始就一个人偷东西,现在全班同学都知道了,好多人都来你们店里偷东西。”

我惊讶的不是东西被偷,而是只要有一个人偷东西,其他人竟然会跟风!

而且这所学校,慢慢地我发现,风气并不好。真的,偷东西的小孩特别多,而且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反正我同学都偷,我偷一下也没关系,只要不被发现,不被家长、老师知道就OK。

人在一个正向的环境里,可能不会变的多优秀;但在一个负向的环境里,变坏的几率几乎是80%。


家长为什么一定要阻止孩子交“坏朋友”

有一本书建议家长们去读一下,叫《妈妈,快拉我一把》,是一位作者探访全国少年劳改犯的记录。

↑作家张雅文的《妈妈,快拉我一把》

在这本书里,很多不满14岁的孩子去犯罪,当然其中家长的失职占主要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些孩子的交友环境。

很多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稍微不慎就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这些“坏朋友”带着小孩去打架、抢劫甚至涉DU,好多孩子在后来忏悔的时候都说:自己当初不应该跟着那些人混。

因为跟着那些“坏朋友”,他们没有违法的概念,觉得他们做的那些坏事是“义气”的表现。

如果没有周围环境的影响,没有“坏朋友”的影响,这些孩子可能顶多是早早辍学去打工的普通人,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不爱学习”未必是“坏孩子”

初中之前孩子的交友,家长是需要干预的,因为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成熟的判断力。发现孩子在和一些“坏孩子”来往,家长一定要及时制止。

但是,家长在帮助孩子择友的时候,并不能以“不爱学习”来判断这个孩子是不是“坏孩子”,毕竟有的小孩虽然不爱学习,但是情商高,或者其他能力很好,而且人品也不错。如果孩子确实认为他的朋友除了不爱学习,其他方面还不错,那家长也不需要太过忧心。

关于“不爱学习”,如果展开讲就更讲不完了。你知道人类中有一定比例的人,有“阅读障碍”。这并不是什么病,而是人类自古以来都是经验学习,而这类人对“阅读”学习有障碍,他们更适合靠经验来学习。

所以很多孩子学习不好,可能并不是智商低,或者能力差,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阅读障碍而已。

这些孩子长大后混得不见得比那些爱学习的孩子差。

所以目光放长远,你家学习好的孩子,跟那些现在学习不好、将来没准当老板的孩子一起玩,也没什么不好的。


笑巫阿姨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家庭教育的践行者和观察者,对于一些家长不允许孩子跟不爱学习的小朋友一起玩的行为,能够理解这些家长的想法,但是,我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和思维方式,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为什么说这样合理呢?

一、不爱学习的孩子,往往会有一对不爱学习、疏于管教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管教孩子、传递价值观导向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不爱学习大多数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家庭教育问题对孩子的品行、性格的影响才是更大的,所以,不让自己的孩子跟这样的孩子交友,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二、不爱学习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但是学坏的孩子,一定是不爱学习的,那些说粗口、打架、抽烟、欺负弱小、从小偷偷摸摸的孩子,百分之百没有学习成绩好的,因为他们的精力不会放在学习上,所以,对孩子交友的限制,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自己的孩子跟这种染了恶习的坏孩子交往。

三、不爱学习的孩子,要么是性格的原因,要么习惯的原因,要么是兴趣在其他领域。但不管怎样,这种不爱学习的习惯,很可能会陪伴孩子一生,导致孩子在未来的成长道路过程中,容易处于失败者的地位,缺乏竞争力,这样的人,能够给予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有限,更多的反而可能是索取和求助,如果自己的孩子结交了这样的朋友,有可能成为自己孩子的人生拖累,耽误自己孩子的成长。

四、不爱学习的孩子,时间精力会放在其他的事情上,比如玩手机游戏、研究各种小饰品等,如果自己的孩子跟这些孩子结交,很可能受到影响,分散精力学习模仿,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

或许还有其他的因素,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期待,如果孩子受到了负面因素的干扰,又怎么能不焦虑呢?

但是,这种对孩子交友权利的强行干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价值导向,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我是怎么做的?

我和孩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于交友的问题,同样会有一些建议要求,也经常会跟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进行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一、撒谎的孩子不交往

这是我们从小教育孩子的第一准则,可以犯错,但不可以撒谎,一旦孩子出现撒谎的问题,我会让孩子付出很大代价。作为父母,我们对待孩子,跟他人交往的时候,也会让自己保持诚实,让孩子看到,即便是很尴尬的问题,我宁可不回答别人,我也不撒谎。

因此,在交友的问题上,一旦发现孩子的朋友里面有习惯于撒谎的,会要求孩子减少跟这个朋友的来往,价值观的导向和传输非常重要。

二、爱慕虚荣的孩子不交往

虽然家庭条件还算可以,但是我们家在对待物质生活方面,一直比较简单,吃、穿、用的方面都很普通,虽然不会给孩子灌输“穷”的观念,但是会让孩子养成按需索取的价值观,不追求名牌,不逐利,做任何事情量力而行。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孩子的表现是比较符合预期的了。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朋友、同学里面慢慢会有个别出现爱慕虚荣的情况,攀比心、显摆的行为,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同样会给孩子一定的建议。

三、欺负弱小的孩子不交往

女儿在2年多前发生过一个事情,班上的一个男生打了她,孩子回来跟我们哭诉,说这个男孩打完之后还要挟我女儿不准跟家长说,孩子之间的打斗在所难免,但是恃强凌弱的同时,还逼着孩子撒谎,这样的情况我就不能忍了,这个男生家里跟我家是一个小区,当着对方家长和两个孩子的面,我口气异常凶狠的跟那个孩子(当时9、10岁左右)说,“你打了我的女儿,道了歉就行了,但是你居然敢要挟她不要跟家长说,这个叔叔没法接受,所以,从今以后,不准再跟我女儿来往了,一旦让我知道你再欺负她,我会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从此以后,这个孩子见到我就会低头赶紧跑开,现在搬家搬走了。

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有能力和胆量应对这种问题,我在3年前开始送女儿学跆拳道,锻炼孩子敢于亮剑的勇气和能力。

四、说粗口、没礼貌的孩子不交往

这样的孩子,往往意味着背后有一对缺乏教养的父母,这样的家庭环境氛围,会导致孩子的恶习固化,如果自己的孩子跟这样的孩子交往,容易受到传染。

五、背后说人坏话、挑拨是非的孩子不交往

这一点不用多强调,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有正义感的人,是一定不能去跟有这类恶习的人交往的。

当然,这些原则我们只是建议给孩子听,不会粗暴的禁止孩子的交友行为,毕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通过学习、判断,甚至摔一些跟头,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交友标准。过度干预,只会让孩子丧失自我学习和判断的能力。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聊育儿


父母关心自己的子女,天经地义,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监护人,保护伞。关心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对这个话题,各抒己见,小朋友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学习,可以开动脑筋,互相领悟生活中的各种实际经验,有助于儿童的发育成长,这个分学习和休闲的阶段。

如果正在学习中,一个爱学习和一个不爱学习的小朋友在一起,不爱学习的小朋友会带坏爱学习的小朋友,俗话说:近墨者黑,他会经常叫你去玩,时间长了,爱学习的也就慢慢的变的不爱学习了,会被同化的,以上是个人意见,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至夏至末618


对的层面,一定是要高出不对的层面,许多,

但前提条件这个告诉自己家孩子不要和谁谁谁家孩子玩的这个家是不是冒牌“书香”,土鳖山寨出来的官二代,红二代,贵族富二代,干部,朴实,正直,正经过日子的城市,农村,这样的家庭,

不是滥竽充数,以次充好,自我感觉良好的,甚至,有可能是好人堆里挑出来那种,

这种劣质充上乘的家庭,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加以防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学习不好的孩子,思想复杂,品德不好的孩子一定要远离,这是必须的,

儿时的好伙伴,好朋友一定是要有的,

但也一定要接触那些比较阳光,对方家庭底子比较中产,文化,有学识,见识,没有杂七杂八的那些散烂杂人的那种人家。











滕光杰


有些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跟不爱学习的孩子玩,是过于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结果。有句话说,“屁股决定脑袋”。话糙理不糙。

我认为这种行为初衷是好,可结果未必能如家长的愿。我读书的时候,家里那片区、学校都十分重视升学率。好成绩是考评一个学生能否成为一个“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那个时候,家长,老师,都跟班上成绩好的同学灌输一种思想——跟成绩好的一起玩,尽量不要跟成绩不好的玩。尤其家长,盯得更紧了。班上曾经有段时间,也是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安排座位。先不说这样的做法公不公平,今天就说说,这样做,是否真的对孩子好。

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跟不爱学习的孩子玩,估计也是出于此目的,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变坏。

中国还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出于污泥而不染”。一个合格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应该是引导和示范,而不是越界管理。学习成绩只是考核孩子在校表现的其中一项,不是全部,更不能作为评判孩子是否有出色的唯一条件。

参加过同学聚会的家长都知道,过去在班上学习成绩好的老同学,工作后很多都不如当时成绩在班上排名11、12名左右的同学。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家长如此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希望孩子能爱学习,为将来有更多的选择做准备。在人生这场马拉松比赛中,能胜出的,往往都是那些集各方优势在一起的人。如果只有“跑得快”这个技能,只能适合短跑。学习也一样。一个好孩子的标准,不该仅仅看他爱不爱学习,更应该看他的品行。

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交友这方面,不应该干涉,要采用示范和引导的方式。

一、平日里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家长自己也要注重自己交朋友的质量。想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朋友,如果你的朋友都是正直,有理想有追求的,你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喜欢跟一些懒散,得过且过的人做朋友。

二、学习,不仅仅要看学习成绩,更要看学习方法,对学习的热忱度。有些孩子可能偏科,综合成绩不太出色,但他在其他方面,比如绘画,唱歌,体育这些方面有追求,有想法,也是很值得成为好朋友的。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自学能力强,才是真正的爱学习 。

三、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已经跟你眼中“不爱学习”的人成为朋友,你也不用太担忧。每件事都具有好坏两面性,如果一个硬币的两面。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强行阻扰效果要好。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干涉,他越是便要做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也许你会发现你曾经忽视的内容。

我是家语幼学,很高兴有你,一起分享,育儿的喜与忧。


家语幼学


可以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个做法却是欠妥当。因为虽然有一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孩子还不太明辨是非,不太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这样告诉孩子,会给他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或者发展相当不利。比如,孩子在交往的时候,你告诉他交学习好的,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孩子长大以后选择朋友的时候,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用的上的,或者能力强的,对人就有了三六九等的划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学习其他孩子身上的长处,取长补短。比如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自私,任性,有的孩子学习不好,但是为人真诚,善良,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优点,学习好的孩子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孩子,学习不好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不优秀,更多的时候,孩子的品行更重要。

而人和人交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品行的影响。和一个学习好的孩子交往,你的孩子不一定学习好,但是和一个有小偷小摸习惯的孩子交往,你的孩子一定会染上偷东西的恶习。所以孩子交朋友不要用学习好不好作为标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交往的对象有所了解,发现交往的孩子有不良的习惯要加以提醒和约束,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暮如雪说育儿


女儿小时候我也很在意她交往的朋友,交到不爱学习的朋友我也担心,毕竟孩子容易被影响。所以家长的心情能理解,但我不建议家长用控制的方式剥夺孩子自由交往的权利。

为何?

首先这样做不够尊重孩子,容易导致孩子逆反。

其次,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

再次,毕竟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因为某人身上有缺点就引导孩子不和他相处。

建议家长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担心之余,要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和孩子一起谈谈怎样交友及交友的意义,引导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可以共同进步的,而不能一起退步。

当然,有的孩子问题重重,不明是非,却又屡教不改的,那还是远离的好。


妈咪老师


一个孩子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做父母的不应该擅自去阻止他们不应该不能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玩。

孩子的心思其实比我们大人要清澈澄明,他们只是会觉得跟这个人在一起玩,自己会很开心,才会愿意与那个小朋友走近。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在自己的一本书中提过,女儿圆圆有一段时间喜欢跟一个小女孩玩,但那个小女孩不讲卫生,性格大大咧咧,很多家长会让孩子不跟那个小女孩一起玩,但已尹建莉不会阻止自己的女儿,有时甚至会邀请那个小女孩一起到自己家里来玩。

尹建莉的女儿圆圆本来是一个性格比较文静的,自从跟这个女孩在一起玩之后,性格也慢慢的变得开朗一些。而那个女孩跟圆圆在一起久了,也爱上了阅读。她们互相学习了自己的忧对方的优点。


遇见湘女子


家长这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带坏了,学好难学,学坏只需一秒。这家长担心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小孩子小时候品行不正,会传染的,比如:骂人,打架,结帮,不学习,……等等,小孩子抵卸能力弱,防不胜防的。

我的孩子班级考了第一名,老师就把差生安排在成绩好的孩子四周,希望能带好。但是老师同时也很担心,不要没有把差生带好,自己却被差生带差,这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家长担心还是有根据的。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积极、乐观、勤奋好学的孩子交朋友,以好带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