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南方人过年不喜欢看央视春晚,你怎么看?

湖中之影


对,南方人确实不太爱看央视春晚。但那是多年以前的情况,现在不一样了——北方人也不大爱看了。长此以往,就将全国一盘棋了。

对于在北方长大的我来说,对春晚有一种天生的热爱,喜爱里面那些演员,喜爱那些节目,喜爱春晚中欢乐的气氛,尤其喜欢其中的语言类节目,也就是小品和相声。我那时以为,全国人民都和我一样热爱春晚。

后来和南方人接触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并没有像我们这样喜欢春晚,就像他们大年三十晚上并不吃饺子一样。我当时听到的说法是,一到过年的时候南方人尤其广东人都赶着看香港一些颁奖礼直播,那比春晚可好看多了。

不过春晚节目尤其语言类节目对北方人的迁就,却是有目共睹的。就说小品节目中使用的语言,除了普通话之外,听到最多的是东北话,赵本山引领春晚风潮近20年,将“忽悠”“嘚瑟”等东北话普及成普通话。而在南方很多人看来,赵本山过于俗气。其余方言还包括赵丽蓉的唐山话,郭达的陕西话,总之大部分都是北方方言。对于北方观众来说,这些话是亲切的,听起来不存在任何门槛。对于南方来说,却有着不好逾越的鸿沟。

春晚剧组这么多年来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南方语言表演的小品和相声也多次在春晚上出现,比如奇志大兵的相声,尽管去掉了北方人不太容易懂的纯湖南方言,但听上去还是有很大的南方风味。上海滑稽戏演员也登上过春晚,还包括广东的演员和四川的演员。

不过事实证明,这次尝试都不算成功,听惯普通话的观众表示听不大明白,因此效果一般。既然怎么都是众口难调,干脆,还是多推出北方人更容易听懂的方言吧。

前段时间我又听到一个说法,有些南方观众不仅听不懂北方方言,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听不大明白,既然如此,干脆就不看春晚了。

春晚是早年的香饽饽,如今的境遇则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哪些演员上春晚,抵制哪些演员上春晚,关心的人早就没那么多了。


郑捕头


南方人不爱看央视春晚,春晚呈现出全国南北一冷一热的差异。这是一直存在的老问题。

不过这几年越来越严重,有一个统计图表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好吧,看图说话。


以这张2017统计数据图为例可以看出,北方红色区域的春晚收视率要明显高于南方,其中东三省夺冠(辽宁88.8%、吉林87.7%、黑龙江85.3%),而广东等南方黑色区域5.3%、广西2.6%、海南1.6%排名最后三位。

央视春晚总体呈北高南低,一路呈阶梯型下降。怎么会这样?这是春晚内容呈现造成的。话说春晚大家最爱看的是相声小品,本来语言类节目就占据了春晚的大部分时长。


语言类节目容易产生喜剧效果,小品的桥段,相声的各种梗。而这些都为东三省和北方京津地区为擅长。全国都流行一句话:出了山海关,人人都是赵本山。

中国本来就是个南北风俗差异大的国家。这就带来看节目的欣赏趣味差异也不同。 北方喜剧笑话中的梗,未必让南方人能笑得起来。所以要春晚导演这个大厨煮一锅蓝北乱炖,也是很为难的。


既要满足北方又要兼顾南方,众口难调,难免顾此失彼。所以央视春晚的收视率总体也是一年比一年呈下降趋势。丢失的主要是华东以南地区南方观众。

春节年年过,春晚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手机的大普及一定是抢夺了大家看春晚大部分的注意力,估计今年仍然会这样。

你今年春晚那天会怎么过?欢迎留下关注评论!


娱乐也江湖


三个原因:

第一,春晚风格偏向北方,南方元素不是太少,就是太片面,要么就是成为笑话内容。一句“全国人民吃饺子”,想想就可笑,好吧,你把自己定义就是北方文化节目,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南方温度较北方高,春节的时间,在北方同胞看来,不在家待的几乎可以认为是sb了,外面冷,室内有暖气,选择不是肯定么。但是南方不一样,家里没暖气,咋办?出去玩不是更好?特别是福建两广海南,春节出去喝酒唱k打麻将吃宵夜,正常到不行。

第三,对节目疲劳了,没错,就是看多了就疲劳,其实这个说法不是针对春晚,试问现在还有几个围着电视?多数人更喜欢拿手机玩其他了,特别是年轻人。


Arthur376


作为一名广东的潮州人,今年30岁了,不管是在信息滞后的十几二十年前,还是在现在这个拿着手机躺在床上就能看直播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从未完整看过一年的央视春晚!主要原因还是有以下几点:

1.央视春晚的节目类型,毕竟不是每一种节目都适合每个人看,总有自己不喜欢的款!

2.地方习俗,大年三十当然很多事情,贴春联打扫卫生拜神祭祖,还要准备第二天年初一新年祭祖的东西,对,我们这边年三十下午和大年初一早上都要祭祖!所以大人一般很忙,小孩也不喜欢呆坐在电视机旁!就算闲下来了,也是坐在一起泡泡茶聊聊天打打扑克或者看看地方电视台的春晚!

3.文化差异,南北方很多习俗和习惯不一样,而春晚大部分的热点都是围绕着北方的习俗,南方人看完没有太大的共鸣,也是观看兴趣减少的原因之一!

4.氛围,我曾经很认真看过一两年的春晚节目,因为周围看的朋友多,大家都在议论,有聊点,虽然也没有全看!而现在多样化的年代,节目多,看的人也少,也有了各自的家庭,在一起聚少离多没啥人讨论这个了,就算聚在一起也是回忆幼时和谈谈近况!

5.其他可选择活动多,南方过年除了一家人外出聚餐,吃火锅,逛超市,广场,还有露天文艺表演,各地花市,灯谜,美食节,年轻人不喜欢待在家里!

以上几点纯属个人见解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见哟,不喜勿喷


hey萧某人


不是诋毁,“过年啦,家家户户都吃饺子”,天啦!饺子对于南方人真是一种简单的食物,韩国日本人都有吃饺子的传统,而且做的方法非常多,但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所以很遗憾饺子申遗没有成功,春晚完全北方化是实际收视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电视机开着没有在看,也没选择啊!其实北方人不看春晚的也多去了,节目形式老化,已经不红的人年年上春晚也是一个特点,吸引不到年轻人,在一个信息时代还在唱老八古,不就是3台天天播的节目吗?实际中央三台每天都在播春晚形式的东西,视觉听觉疲劳了,老年人都不爱看,再由于语言表达方面的差距,一些节目实际讲的都是北方方言,比如小品东北话,相声天津北京话,南方人听起来费力就更不爱看春晚了,


青山占绿水宝塔镇河妖


全国人民吃饺子。。。吃饺子。。。吃饺子。。。

吃你妈的饺子



langda001


我是南方人,我以前喜欢看春晚的小品,赵本山,开心麻花的都喜欢。

只可惜,南方,从成都一路向南到深圳,春晚舞台上鲜见本地喜剧人。一是春晚推人固定化,很少敢推新人,二是南方语言不占优,成都人都听不懂粤语,何况北方人。

这几年不看是不好看。不看春晚,在南方可选择娱乐多,成都人麻将,灯节,广州人花市,夜市。至于北方人,说实话,不是说到了春节,基本是一入冬,晚上就呆屋里,太冷。

那怕在北京,住的偏点,晚上9点就找不到吃的了,当时,好怀念成都,24小时,在那都能找到吃的。

所以,在北方,天然上就爱看电视,爱看春晚。





琥珀想想


北方的看春晚多老土





男仆61863


春晚在南方不太受欢迎这是事实。究其原因有几点?

首先是语言。南方很多省份的方言与普通话差距很大,像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浙江江苏这些地方的方言都自成体系,甚至有方言的电视台,这就使得很多南方人在除夕选择更感亲切的方言电视台看节目。

春晚的整个内容和风格更侧重于北方,像经常出现的吃饺子这样的词汇或场景,对南方人来说是很无感的,甚至逐渐有些反感,觉得自己是被代表了。还有就是很多的语言类节目例如相声小品之类的,都是北方的题材和内容,甚至主要是集中在东北,很多内容无法引起南方观众的共鸣。

还有就是南方的电视台像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广东珠江等等不仅在本省有影响力,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电视台在除夕之夜也有自己高质量的节目,因此也极大地分流了春晚的观众。最后,春晚的节目,传统的东西太多,新潮的内容太少。而南方有众多的沿海省份,思想较为开放新潮,更乐于接受新的东西。所以南方的观众对春晚的关注确实不太高。


梅西大佬


我最不喜欢那句什么全国人民端上热腾腾的饺子。就这句话就会让南方人民十分不爽。南方人民不是不吃饺子,但是在春节团圆饭这种节日。饺子是上不了南方人民团圆饭的台面的。主持人这句话要改。中国那么大,文化差异也很大。但每年的春晚都是以适合北方人的风格来演出的。试问南方人怎么会喜欢去看?反正说来说去就是春晚办的不够全面,根本反应不出全中国的年味。只是表现出北方人的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