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婺源篁嶺,一半是紅楓,一半是銀杏


江西婺源篁嶺古村,絕對是深秋季節裡賞秋的好去處,因為這裡不光有曬秋,還有漫山遍野的秋色,用一句話來概括:一半是紅色的紅楓、烏桕樹,一半是參天的黃葉銀杏樹。加上山間梯田裡才栽種上去的綠油油的油菜花苗,你能想象出來的秋色,這裡應有盡有。

篁嶺古村,地處婺源縣的東北面,石耳山脈將古村環抱。翻過山頭,便能進入浙江的衢州和安徽的屯溪。篁嶺古村屬典型的山居村落,村民的民居圍繞著山崗呈扇形,階梯狀錯落分佈在向陽的山坡上。村子面對著的,是山間的層層梯田。

因為山間的氣候條件限制,篁嶺的秋天來得比平原地區晚。每年的十一月中開始,當婺源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賞秋高潮時,篁嶺山間的秋色,還不見有變化。要等到十二月的上旬,山裡的紅楓、烏桕、銀杏樹,才開始給你顏色看。

篁嶺古村的這些變色樹種,跟其它地方的還有不同之處,就是大部分樹木都是很有年頭的,上千年、上百年的樹木,全部聚集在村子下方的一處叫“水口林”的地方。那個地方,光號稱植物界的“大熊貓”的紅豆杉樹,就有78株,另外還有兩棵千年紅楓,合抱於一體,當然還有一些古銀杏樹。這些銀杏樹的軀幹可以高達十多米,偉岸挺拔。

“水口林”,是婺源地區特有的一種村落文化。水口,一般是指村子裡的水流出村外的地方。在過去,人們講究一個村莊的興旺,離不開水,水源就是村莊的命脈。水如果白白流淌掉的話,這個村莊也就積累不起財富來。所以,通常會在水源流出村口的地方,種植大量的苗木,類似現在的森林公園,目的還是想著固住水,“肥水不流外人田”。

篁嶺古村建村約有六百年了,當初第一代村民在水口種植的樹木,活到今天的已有快六百歲,加上山間原有的原始森林,可以說篁嶺的水口林是賞秋時節的最佳觀賞點。茂密的樹林間,紅色的楓葉,紅豆樹的綠葉,銀杏樹的黃葉,交織於一起,任何細心的畫家,估計也畫不來這樣色彩豐富的顏色來。


賞水口林,可以從篁嶺古村的賞秋平臺上遠觀,曬秋的竹匾是近景,一排接一排的徽式民居,黛瓦白牆是中景,而遠景就是那穿透過屋頂的樹林,紅、黃、綠相間,十分養眼。當然你還可以下到水口林處細細觀看。

水口林處現建有一條步行山道,道的兩旁便是各種高大的樹木。山道上還建有一座拱橋——步蟾橋。篁嶺古村雖說坐落於山坡之上,但昔日古村裡還是有三座小橋,步蟾橋便是其中之一。這座飛跨於出水口的山澗上石拱橋,是在原先的簡易橋上翻建的,橋樑所採用的紅石,是來之於齊雲山的紅石。

因為橋的兩端分別有高大的銀杏樹,當銀杏葉墜落於石拱橋的橋面上時,行人踩著樹葉而過,靜怡的山谷間,除了水流聲外,便剩下銀杏葉沙沙撕裂的聲音。撿一枚銀杏葉,站在步蟾橋上留個影,是大部分遊客的喜愛,畢竟這裡的銀杏世界很美。


步蟾橋的西面,還有一座小小的“五顯廟”,裡面是供奉“五路財神”的地方。這個習俗,在婺源的每個鄉村幾乎都有。然而篁嶺的“五顯廟”,屋頂的上方便是銀杏樹,每每在十二月的上半個月中,廟的屋頂幾乎看不到瓦片,全被厚厚的落葉覆蓋。站在廟前,點一支禪香,青煙嫋嫋之間,有一枚黃黃的樹葉飄過,那種意境,只有身臨其間才能體會得到。

好在,現在去婺源篁嶺賞秋還不晚,整個古村的紅楓和銀杏,估計到十二月的中旬才能落幕。抓住這賞秋的的最佳時機,去篁嶺走走。要不然,錯過了就再等一年。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