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隱居”沙漠,二代人30年造了7500畝綠洲,卻負債累累


大風一起不見天,沙騎牆頭驢上房,一茬莊稼種三遍,大風絕收小風欠。上世紀八十年代,位於武威市涼州區的長城鄉就是這般環境,這裡背靠騰格裡沙漠,少雨風乾,農戶們要與沙漠爭地。剛長出的莊稼,不是被風沙壓倒,就是被連根拔起,眼看沙子一步步侵蝕著良田。但如今的騰格裡沙漠已然部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全部歸功於一對父子三十年的堅守,為了治好沙漠,30年造了7500畝綠洲,卻負債累累。

這則關於“治理沙漠”的故事我們還得從20世紀80年代說起,從異鄉搬遷來的王天昌在謀劃“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時,連年肆虐風沙讓他和村民們的田間勞作時常化為徒勞。眼巴巴看著莊稼慢慢長大了,一場風沙過後就什麼也沒有了。隨著村子裡的積沙越來越多,難以為生的一些村民要麼外遷,要麼“後撤”。

望著人煙日漸凋敝的村落,王天昌在與兒子王銀吉商量後決定“留下來”。“我是農民的兒子,決不能讓沙漠掩埋掉家園”,這句至今仍被父子倆常掛在嘴邊的話頗為勵志,不過治沙的艱辛卻遠遠超過預料:購買苗木的錢從哪裡來?植樹澆灌用水怎麼辦?一竅不通的治沙技術向誰求教?那個年代,周邊農戶和王天昌一樣一貧如洗,吃水尚需從幾公里外往來拉……接踵而至的各種治沙難題讓父子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家裡所有收入除基本生活外都購買苗木,不夠了再找人借,澆灌用水去幾公里外用駱駝往來駝,一些苗木摸索種植四五遍以上總能成功。王銀吉還和父親、母親一起發明了一種沙漠植樹的工具,消除了普通鐵鍬挖坑造成沙層鬆散、幹沙流入樹坑、水分流失的弊端,一下子提高了植樹的質量。

剛開始幾年,鄉親們都勸說王銀吉“不要勞命傷財了,人是不能和老天爺斗的”,也有人乾脆開罵:“王瘋子,把錢拿上白白往沙窩裡甩,祖輩們多少年都沒把沙治理住,你一家人能行嗎?”。面對大家的質疑聲,王銀吉下定決心在沙漠安了家,吃住全部搬到沙漠裡。王銀吉和父親在沙漠里居住的“地窩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猶如原始人的巢穴,只有一個簡單的木門和一塊灰灰的布門簾擋住沙漠的狂沙和大風。

裡面是兩間僅供睡人的土炕,鋪的是草墊,燒的是柴草,點的是油燈。每次從沙漠回到“地窩子”,被子和枕頭上全是厚厚的一層沙子,遇見颳風時,吃飯的碗底都有一層沙子。王銀吉一家的生活標準也很低,每天的主菜都是洋芋,整個冬天都靠酸菜度日,一年四季的風、沙、雨、雪、霜凍、寒冷、炎熱,每樣災難都避不過。這樣的生活,王銀吉一家一過就是8年。


2005年春,正是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王銀吉一家人全搬到沙漠裡吃住,顧不上照料孩子。剛開學的小兒子腿腳有些不正常,但全家人只顧植樹,沒怎麼在意。一個月後才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猶如晴天霹靂,兒子得的是腦幹膠質瘤,病情已到晚期,無法醫治。

風沙再大都不怕的王銀吉,這個噩耗卻幾乎擊垮了他。那年快到端午節時,年僅14歲的小兒子離開了。彌留之際跟王銀吉說,“爹爹,一定要讓這片沙漠變得綠綠的”,這位談起困難都只是一笑的西北硬漢子,提及此事時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深吸一口氣,忍住了淚水,手裡剛摘的沙棗已被捏碎。

30餘載的時間,他帶領一家人在沙漠裡戰嚴寒、鬥酷暑、治風沙、種梭梭,義務壓沙植樹7500多畝,栽植苗木600多萬株,累計投入達98萬元,如今已然負債累累。遭受風沙侵害的鄉親們,從那一片片越來越多的綠色中,看到了改善生活環境的希望,堅定了與流沙作鬥爭的信心,他們也開始投入到壓沙植樹中。隨著壓沙植樹的推進,村莊裡能明顯感覺到風小了,沙少了,大家習慣地把他的治沙區域稱為“王家沙窩”。


“只要我還能走得動,這片林子就會繼續向沙漠裡延伸”,跟隨父親在沙漠裡忙碌了大半輩子的王銀吉對眼前“人進沙退”環境改善倍感珍惜。他說,從小熱愛的這片土地,至少這輩子要豁出去治沙造林,不想再讓風沙影響子孫後代。目前防沙植樹面積已達到7500多畝,昔日寸草不生、風沙肆虐的沙漠,長滿了花棒、梭梭等植物,一條綠色的“巨龍”在沙漠荒灘上延伸,在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築起一道生態安全綠色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