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案的红丸案是怎么一回事?

阿列克谢6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交代下事情背景。


1)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老皇帝万历病逝。

2)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新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登基。

3)朱常洛虽然是太子,却不得万历宠爱,青少年时期长期心情抑郁,身体不怎么好。

4)摆脱父亲阴影的朱常洛难免放纵了一点,万历宠妃郑贵妃又特意送来几位美女,夜夜笙歌之下,明光宗身体马上就垮了。

5)在连续吃了崔文升和李可灼的药之后,朱常洛在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魂归西天极乐。


朱常洛死后,东林党人觉得他的死很有蹊跷。他们认为李可灼本身并不是医官,是由首辅方从哲带入宫中的。而这个方从哲当年在梃击案中就态度暧昧,颇有回护郑贵妃的嫌疑。崔文升则本来就是郑贵妃的人,另外,光宗的身体之所以垮得这么快也和郑贵妃送过去的美女有关系。

所以,当时的东林党人觉得朱常洛是死于一连串的阴谋,而背后主使就是郑贵妃。这些关于明光宗朱常洛死因的争辩,就是我们说的红丸案。

其实,东林党人的推测有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只能说郑贵妃确实加重了朱常洛的病情,但倒未必是有意害死他,也可能是为了巴结笼络他,毕竟就算害死了朱常洛,也轮不到她的儿子朱常洵当皇帝。

而东林党人却可以借此机会把方从哲一系挤出朝廷,另外也是在暗示郑贵妃果然想对朱常洛不利,那么东林党人在当初国本之争力拥太子就是大功一件。

事后,方从哲果然避嫌引咎辞职,而郑贵妃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扶摇郡主


红丸案为明朝三大奇案之一,明光宗病重,朝中大臣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至光宗死亡,有人怀疑是万历皇帝的郑贵妃下毒而展开一系列追查真凶的案件,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间,连坐死罪者众多,轰动一时。

红丸者,一种春葯,他的制法很特别,取少女首次月经来潮的经血,盛在金或银的器皿里,加上半夜里的等一滴露水和乌梅等药,连煮七次,浓缩成浆,再加上乳香,没药等药以火提炼,最后蜜制成丸。便可服用。

万历未年,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已经确定,郑贵妃为讨好太子,投其所好,送给太子八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太子身体本来就不健壮,对于女色不加节制,渐渐地就觉得体力不支,当了皇帝十几天,就因酒色过度,卧床不起。就在病中,少年皇帝也不加节制,一天夜里,为了寻求刺激,服用红丸,谁知这顆红丸药效太好了,整个晚上,少年皇帝那是狂燥不止,兴奋异常,那妃子要了一个又一个。

第二天,皇帝彻底病倒了,于是郑贵妃指使手下崔文升以掌管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献了一位药性极其猛烈的泻药,大黄。

皇帝服用了崔文升送来的泻药,那不得了,一晚上大泻三四十次,大病心后大泻,皇帝是彻底病倒了,无法起床,夜不能寐,一天只能吃一小碗希粥,勉强度日。

皇上病情加重的消息很快传到大臣的耳朵里,那可是群情激愤,纷纷指责郑贵妃指使崔文升加害皇上。

这时鸿胪寺官员李可灼来到内阁,称自己有药丸进献皇上,通治好皇帝的病,朝中大臣们认为向皇上进献葯物须谨慎,没有答应。

李可灼并没有死心,而是进入后宫,让太监送药,太监不敢自作主张,于是向内阁大臣报告,被大臣阻止。

这一天,皇上将大臣们召到床前交代后事,希望大臣们能很好地辅佐太子,大臣们都没有思想准备,一时泣不成声。

这时皇上突然发问,“有一位鸿胪寺官员向朕进献药物,此人何在”。

首辅方从哲回答说“鸿胪寺官员李可灼自称是仙丹,臣等不敢相信”。

求生是人的本能,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常人也要争取,何况少年皇帝,朱常洛那里甘心等死,命太监,“马上让李可灼进见,替朕诊视”。

李可灼奉召前来,为皇上诊视病情,说明了病源和疗法,皇帝很高兴,命他马上进献药物。中午,李可灼调制好了红色药丸让皇上服下,服下药丸的皇帝觉得神轻气爽,暖润舒畅,思进饮食。

晚上,李可灼又让皇帝服用了一粒红丸,期间虽有大臣提出质疑,但看到此药有效,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出入意料之外的是,皇上服下两顆红丸后,第二天病情急转直下,五更时分,气绝身亡,他刚刚在位三十天,连年号都没来得及制定。

郑贵妃进献美女,又指使崔文升进献泻药。李可灼是不是也受郑贵妃指使,因无证据,只是流言四起,朝庭之中波涛汹涌。

朝中重臣杨涟指责崔文升给皇上服用泻药,使皇上病情加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崔文升辩说自己并没有用错药,是皇上服用了李可灼的红丸而毙命。

红丸一案,牵连甚广,李可灼并非医生,却由首辅方从哲带进宫中,方从哲想逃脱罪责,自动请辞,但朝中大臣对他不依不饶,在他退休后,追讨他,指责他的文书不断,方从哲一面极力为自己辩护,一面自动消职为民,远离中原,加上朝中不少大臣为他辩护,也难了断。

后来一位刚入阁,与双方都无关系的大臣韩爌上书才平复了众议,李可灼被判流戍,崔文升被贬放南京。

明未朝庭中党派斗争本来就激烈,红丸一案引起了党派之间更大的矛盾,一系列离奇蹊跷之事发生在万历死后的一个月中,郑贵妃利用万历生前对他的宠幸,将太子朱常洛玩弄于股掌之间,就是朱常洛登上帝位,仍未摆脱笼罩了几十年的厄运。


小章鱼的春天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是发生在明光宗帝朱常洛登基前、登基后和死后的明朝三大奇案。

明光宗朱常洛生母本是伺候李太后的宫女,有一天万历皇帝酒后留种,竟一发命中生下朱常洛。万历皇帝想抵赖不认账,但宫女有皇帝宠幸时留下玉佩为证。

万历皇帝当时最宠爱郑贵妃,万历皇帝在郑贵妃的怂恿下废朱常洛立朱常洵,为此君臣之间爆发了明朝历史上的国本之争。自此万历消极怠工,30年不上朝,也不补缺官员,还到处派出矿使税监,大肆敛财。

万历和大臣们争了十五年,最终万历皇帝妥协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朱常洛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某天被废,因此他自己十几岁才去读书,他的儿子如同野生,整天与木匠为伍。

公元1620年,当了48年皇帝的万历帝病死,当年八月初一,新君继位,即位大典上非常正常,一点病态也没有。

自己坐上龙椅当皇帝时,朱常洛要把他曾经失去的东西恶补一遍。郑贵妃乘机给他献了十位美女。朱常洛夜夜御女四五名,加上本来身体就羸弱,几天下来,朱常洛就双腿发软,难以站立,八月初十病倒。

太监崔文升给皇帝用了以大黄、芒硝为主的泻药,结果八月十四,朱常洛病重,一天腹泻三四十次。

八月二十九日,皇帝听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红丸)进献:

红丸乃是少女的初夜及流出的血液。由此做成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具体工艺是取处女初潮之经血,道家称之为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浆,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

皇帝保命心切,急忙让李可灼进宫献药,朝中大臣都认为不可草率,但朱常洛不听,当天中午就吃了一粒红丸。

他的感觉很好。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吃了红丸后,浑身舒畅,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思进饮膳)。

朱常洛午后又吃了一粒。第二次早朱常洛驾崩,整整当了一个月皇帝。一时间,朝局诡异,议论纷纷,暗流涌动。

1620年8月,年仅14岁的皇长子朱由校登基,由于朱由校匆忙即位,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太子教育,缺少监国辅政的经验,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东林党人担心客氏干政,建议按例赶客氏出宫。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反击东林党人,一时之间,擅权弄政,厂卫横行。自此明朝走上了不归路。


美丽青春您真痘


明末宫廷有著名的三大案,包括红丸案、廷击案和移宫案,三大案的发生不仅表现了明末宫廷的混乱的政治生态,实际上三大案是嘉靖年间争国本的继续,围绕着党争、帝位传承的明末三大案,实际上是明末政治斗争的一个侧面。

三大案中,红丸案因为涉及明朝皇帝的生死,所以最受人关注。红丸案的经过是这样的,红丸案的主角是万历皇帝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因为在为仅有一个月,所以又被称为“一月皇帝”,朱常洛在做太子的时候并不为万历帝所喜爱,万历皇帝所宠信的郑贵妃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取代朱常洛为太子。好不容易熬到了39岁成功登上帝位,但是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原因就在于朱常洛沉迷于女色无法自拔,最终误食红丸毙命。

向朱常洛献上美女的就是之前意欲取而代之的郑贵妃,据说郑贵妃曾经一次向朱常洛献了8名美女,朱常洛的身体很快就被掏空了。

朱常洛病倒之后,被御医崔文生又坑了一回,崔文生给朱常洛用的都是泻药,导致朱常洛的身体进一步虚弱,朱常洛也十分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召集了太子和诸大臣到跟前商量身后事宜,光宗甚至对自己的陵墓都已经做好了安排。但是此时的光宗对于自己的病情还抱有一丝希望,就在当时鸿胪寺丞李可灼向光宗进献了红丸,大臣们经过商量后决定让皇上服用红丸,因为在当时连御医都已经束手无策,所以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

光宗在吃药的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异样出现,但是第二天凌晨就传出了光宗驾崩的消息。红丸的主要成分是铅,实际上服用少量的铅并不至于立即导致死亡,但是为什么光宗会在一两天的时间里面就突然暴毙,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也搞不清楚,所以红丸案是明末宫廷里面留下的一大谜案,也象征着明朝皇室走向末路。


青年史学家


明代在神宗朝末年已经是风雨飘摇,宫墙内外都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公元1620年,及万历四十八年和泰昌元年,这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更加明显。其中著名的“红丸案”就发生在此时。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皇帝去世以后,太子朱常洛继位。他从内帑中发放了两百万两银子犒赏边军,又免除一切矿税,并且启用了许多正直的大臣。他还改元泰昌,预备明年启用,然而想不到的是,他永远也用不了这个年号了。

还未来得及启用的“泰昌通宝”

早在登基当日,就有人为朱常洛准备了一份厚礼:一大份珠玉和八个珠玉般的美女。这位从当太子开始就担惊受怕的皇帝哪里有过这么好的艳遇,他很开心的笑纳了。又过了十天,他一病不起了,至于得病的原因大家都能猜得到。

皇帝临幸

就是病成这样,两天以后朱常洛还强撑病体,来到内阁召对群臣。而他却不是为了国计民生而来,竟然只是为了一件“小事”:奉郑贵妃为皇太后。

是的,那个送美女给他的人正是郑贵妃,因此他的病也就不可避免的和郑贵妃联系在了一起,从而让人不得不往深处去想。而礼部坚决反对将这个女人尊奉为太后,皇帝也不再坚持,这件事就这么暂时搁置了。

郑贵妃

又过了两天,朱常洛头晕目眩、身体奇软,已经起不了床了。究其原因,竟是他由于不相信太医院,私自让略通医术的太监给他开了方子,而这位神棍太监给他开的竟是泻药。顺便再提一句,这位叫崔文升的太监,也是郑贵妃的心腹。

崔文升的神药——巴豆

这下子外朝可就炸了锅了,天子的身体怎么能容许几个女子和一个太监如此糟践?以杨涟为首的言官立刻上书,要求严惩郑贵妃和崔文升,连带着当朝首辅方从哲都受到了波及。

方从哲

八天以后,内阁全体成员会同几位贵戚,再加一个即将被托孤的杨涟集体来到御前,接受皇帝和几位皇子的召见。朱常洛好言抚慰了杨涟,没有治他的罪。而在方从哲询问他最近吃药情况的时候,朱常洛长叹道:“已经十几天没吃了。”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心惊肉跳。

明光宗朱常洛

又过了六天,上述人员再次受召,此时的朱常洛虽然精神尚可,但是已经没有了人形。他把皇长子叫到跟前,对大臣们说:“愿诸位爱卿能把他辅佐成尧舜之君啊!”又问陵寝安排的怎么样,内阁以为是说神宗的后事,朱常洛苦笑道:“朕是说朕的后事。”此言一出,宫中诸人立刻齐齐跪倒,哭声四起。

皇长子1朱由校

朱常洛摆摆手:“不要哭,不要哭。听说鸿胪寺丞李可灼有神方进呈,拿来我看。”

方从哲答道:“李可灼说那是仙方,看都不让臣看。我们怀疑是神棍,没有理会。”

朱常洛说:“我都成这样了,还管他是仙方神棍?召他进呈方子吧。”

方从哲只好把那个五十多岁还只是个寺丞的李可灼叫来。李可灼把方子呈上,朱常洛连称“忠臣”,然后让人炮制出来,是一颗红丸。朱常洛服用后感觉非常好,不久又服下一颗。当晚内阁接到的消息是圣躬很有起色,似乎是有好转的兆头。

崔文升进呈红丸

次日,乾清宫突然传来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朝野震动。群臣立刻赶到乾清宫要求见皇帝最后一面,而太监们把宫门紧紧关闭,直到杨涟等人带头撞门才把乾清宫门撞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乾清宫仍是有活人住着的,那个人就是李选侍。

李选侍

以上就是“红丸案”的全部过程,虽然所有线索都似乎指向是郑贵妃和李选侍勾结以谋害朱常洛,但是苦于没有切实的证据,因此尚无法夯实二者罪名。

“红丸”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红铅丸,这种药丸曾被当做春药使用;也有人认为是道家所炼就的丹药,李可灼说的“仙丹”也不过分;还有人认为是朱砂丸,就是要置朱常洛于死地。但无论是哪一种猜测,至少有一种是确定的:如果丸药的红色是金属所带来的,那么这就必然将已经病入膏肓的朱常洛带到地府。

剧毒——朱砂

而此案所造成的结果也是无法估量的:朱常洛在其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大抵还可以算作一个不糊涂的君主,他的过早的离世直接把天下交给了他的那个文盲木匠儿子。而朱由校是真正意义上的明代亡国之君。围绕着他的死,党争也就激烈的展开了。这不仅拖垮了明朝政府,就连福王登基以后,在南明朝廷也掀起了血雨腥风。

很多人都觉得做皇帝是最快乐的事,殊不知天家也有如此多的烦恼。如果朱常洛还能说话,我想他一定会说:“愿以后生生世世再不投身帝王家!”


青言论史


明朝的红丸案,与移宫案、梃击案并称晚明三大疑案。发生于1620年,即万历48年7月21日,万历皇帝驾崩,儿子朱常洛即位,即后来的泰昌帝。登基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可仅仅过了十天,朱常洛就一病不起了。


《罪惟录》中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吃了太医开的药以后,腹泻不止。”宫中太医无方,首辅方从哲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可以医治皇上的病。”


李可灼的仙丹妙药,就是传说中的红丸,太监宣他进宫后,他马上进献红丸,泰昌帝吃完,心情舒畅,瞬间就好了。十分开心,大夸李可灼功臣,并对其进行封赏。到了下午4点,泰昌帝又吃了一颗红丸,感觉自己快要痊愈了。



可是,第二天,泰昌帝就驾崩了,他的死疑点重重。泰昌帝死的当天,方从哲居然拟旨赏赐了李可灼。后来在众人攻击之下罚了李可灼一年的俸禄,方从哲也辞官离京。朝中大臣就红丸是否是造成泰昌帝死亡的真实原因展开了辩论,最后也没有得出个结论。这次风波渐渐平息后,红丸案又几次被翻出来,成为后来党争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死了的朱常洛,死因就这样成了一个谜。


历史密探


整个明朝先后276年之久,虽然一直到崇祯皇帝时,明朝才覆灭,但是纵观明朝灭亡的根源,其实是在万历朝时代,万历皇帝的郑贵妃就是一个红颜祸水,她对皇位的觊觎,和持续不断的纠缠不休把明朝的国运耗费殆尽。红丸案就是郑贵妃势力为了争夺皇位演出的一场好戏。



明光宗朱常洛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长子,在明朝,立长子就是一种惯例,但是朱翊钧最宠爱的是郑贵妃,郑贵妃也有一个儿子,叫做朱常洵。这种局面有点像汉朝刘邦时代的戚夫人一样,郑贵妃天天撺掇皇帝要废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朱常洛没有一个吕后一样强势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个宫女,但是皇后和皇太后,还有一帮朝臣,为他撑腰,他们对那个郑贵妃也是厌恶至极。每次朱翊钧想改立太子,整个朝廷就是一致反对,这种对抗持续了整整15年。不过,在万历朝,除了国本之争外,群臣和皇帝对抗的其他情况也是经常发生。后来朱翊钧去世了,朱常洛当上了太子。郑贵妃眼看势力就要土崩瓦解。可是此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朱常洛才刚刚登基10天就病倒了,史书记载,朱常洛一登基,郑贵妃就献了8名美女给新皇帝,而被郑贵妃整了很多年的朱常洛居然不可思议地接纳了这些美女,毫无防备之心,纵欲过度。而更诡异的是,朱常洛病倒了,给他看病的居然是郑贵妃宫里的太监,给他服用了泻药大黄,朱常洛的身体每况愈下,而此时首辅方从哲推荐了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了一枚红丸给朱常洛,服用以后效果不错,朱常洛便又要了一枚,但是服下去后半夜就驾崩了。这就是红丸案的来龙去脉。

朱常洛去世后,郑贵妃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她的儿子朱常洵还是没有获得皇权。朱常洛的儿子顺利登基,这是一个酷爱做木匠活的小皇帝,朝政大权完全落入了奸臣魏忠贤的手里,把国家搞得一团乱。这位木匠皇帝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虽然这位弟弟非常能干,但是已经无法扭转明朝衰败的颓势了,在李自成农民起义攻破北京城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亡。而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的结局也很悲惨,他被李自成赐死,身上的肉还被起义军剁下作为下酒菜。


科坛春秋精选


一般认为,明末的三大案分别是指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此三案并称的内在缘故,在于一系列朝野失控与宫廷政治乱象意味着明朝衰亡的开始。登基仅仅一个多月,明光宗朱常洛吃两颗红丸暴死,震惊朝野。那么,何谓红丸?有一个普遍性的说法,与少女经血息息相关,做法工艺也相当“猥琐”。

红丸乃是少女的初夜及流出的血液。由此做成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具体工艺是取处女初潮之经血,道家称之为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浆,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7月21日,做了48年皇帝的万历帝朱翊钧病死,庙号明神宗。8月,太子朱常洛即位,史称明光宗。据资料称,朱常洛刚继位: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也就是说看起来很健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8月10日朱常洛突然患了重病,连第二天的万寿节庆典都不得不取消,几乎是难以下床。宫廷内顿时慌了,新皇帝病重,这可是牵扯全局的大事。

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朝臣们,原以为万岁春秋正富,只是偶染小疾,本无大碍的。平日朱常洛纵欲过度,确属于事实,但不至于严重到没办法调理的程度。

然而情况越发严重,朱常洛昏昏沉沉,精神极度不振,甚至陷入昏迷,都开始交代后事了。宦官崔文升先是进药一副,不料朱常洛吃了之后一夜“拉稀”了三四十次,几乎虚脱了,只能停药。就在连御医都觉得治疗无望、回天乏术之时,转机似乎出现了。

跳出来一个人,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炼制有仙丹,可以缓解与治愈朱常洛的病。内阁本打算阻拦,但是皇帝心气很高,面露嗔色,大骂首辅方从哲:

太医无用,仙方又不可信,难道叫朕束手待毙?你传旨下去,朕要试试这个仙方。

于是,李可灼上贡一颗红色的药丸,皇帝当下就吃了一颗,可能由于心理慰藉,病情好像缓解了一些。朱常洛非常高兴与乐观,连夸李为忠臣。过了三天,朱常洛又吃了一颗。

坏了!当夜皇帝就病危了,熬到第二天黎明前后,朱常洛驾崩。一时间,朝局诡异,议论纷纷,暗流涌动。事情经过其实很简单,光宗朱常洛病重,吃红丸暴死,主从犯很明确,没有多么难办。但是,由于朝廷的党争,事件被扩大化。

东林党为了获得品位资源与打击政敌,攻击崔文升,指责李可灼,弹劾他们勾结宦官,妄进红丸,乃是居心叵测,罪大恶极。

皇帝死后,所谓忠臣与奸臣之间搞了一场大博弈,互相攻击揭短,最终东林党上台,互相妥协,不再追查。

红丸案的荒谬、皇帝暴死后的斗争与对权力的争夺,消解了朝廷的正常运转与效率,构成了明朝衰落系统性原因的一环。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历史图文志


明朝的红丸案到现在还是一个千古谜团,没有得到确切的泰昌帝死亡原因。这件事发生在党派纷争激烈的明朝后期,泰昌帝朱常洛由于一颗红药丸毙命而引发的一场宫廷事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追查元凶的举措,掀起了激烈的党争运动,连坐罪死者众多。



说来也很是奇怪,泰昌帝在万历帝去世后身体没有任何疾病,而在继位后仅仅一个多月就病亡了。根据史书记载,御医诊断朱常洛是由于近期纵欲过度而导致的身体虚弱,好好调养一下也没什么大毛病,但总有人会小题大做。然后内侍崔文升开了一个药方子,皇帝吃后大泻不止,一夜之间拉了三四十次肚子,拉的昏迷不醒,急请内阁处置并出个主意。



身体虚弱的泰昌帝就在当时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再一次病急乱投医,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向皇帝进献了红丸,泰昌帝这时候对生命都感到绝望了就不妨一试,结果第二天就殡天了。



至于死因也是众说纷纭,民间有的传闻说皇帝被郑太后害死的,有说是被红丸毒死的,千百年来史学界说法不一,红丸案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纳兰谈史


红丸案的受害者是万历帝的儿孑朱常洛,也就是明光宗。朱常洛在当皇帝之前,当了39年的太子,熬得太辛苦。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驾崩,终于把皇位传给了朱常洛。然而,朱常洛在做了29天的皇帝后,他就离奇的驾崩了。

朱常洛是万历与宫女乱性所生,是皇长子,万历不喜欢朱常洛,并不打算把皇位传给他,他一直想把皇位传给他所喜欢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最后在太后和群臣压力下,只好在万历廿九年立朱常洛为太子,从此,朱常洛和郑贵妃的予盾就此种下。

光宗朱常洛登基,一切都成定局,但郑贵妃依然没有死心,为了她自己的儿子。于是一连串的手段使了出来。

一,她知道朱常洛在做太子时受到不少压抑,毕竟熬了39年,很少接触女色,于是她就培养了几名绝世美女进献给朱常络,希望通过她们来控制朱常洛。朱常洛一看,我靠,连最恨自己的郑贵妃都对自已这么好,心里乐开了花,每天下朝后,他就回到寝宫,与美女们嗨倍起来,他自己的身体本来就虚弱,这样一折腾,很快就伤了元气,不到半月就病倒了。

二,朱常洛病了,要看病啊,御医崔文升来了,此人原来是郑贵妃的亲信,给皇帝把脉后,说是肾虚火旺,需要泻火,于是开了一种药力很猛的泻药方子,估计里面大黄肯定不少,结果朱常洛服药后,一天连泻三四十次,口干唇裂,面色青紫,身体更差了。


自此,朱常洛不再相信太医院。过了几天,身体有所好转。不久,鸿胪寺官员李可灼来到内阁,说是有神药献给皇上,李可灼先给皇上把脉,问了皇上病情,拿出了一颗红色药丸,说是这是十分神奇的“仙药”,众臣不允,恐有闪失,朱常洛坚持服下,顿时觉得全身暖和,精神大振,又怕药力不济,又要了两粒服下,并且赏赐了李可灼。注意啊,朱常洛一共服了三粒红药丸。第二天凌晨,朱常洛驾崩。

大臣们普遍认为,皇帝身体本来就羸弱,又纵欲过度,服了崔文升的泻药,又吃了李可灼的红丸,红丸以铅为主,以参茸为辅,以少女经血练成,又加入大量朱砂,皇帝不堪药性,因此归天。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后,将崔文升发配到南京,将李可灼充了军,草草结案了事。


那这三颗红丸是李可灼自己进献的还是受别人指使的,也就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