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害怕俄罗斯吗?

杜达特洛夫斯基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大幅缩减,曾经的附庸国纷纷弃之而去,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纷纷反水。从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到格鲁吉亚,再到乌克兰,如今都与俄罗斯撕破脸。

不过,在这样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依旧坚决的同俄罗斯站在一起,成为俄罗斯打造欧亚联盟的最大助力。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会“效忠”俄罗斯呢?这似乎有点奇怪。

毕竟哈萨克相比那些反水俄罗斯的钱苏联联盟共和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更加疏离:哈萨克斯坦是伊斯兰国家,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加上哈萨克族与俄罗斯族并无关系;哈萨克斯坦位于的中亚与俄罗斯的本部核心区距离较远;而在综合国力上,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达272万平方公里,国力虽然有限但在中亚是个区域大国。在俄罗斯实力衰退的今天,像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也如此坚决的跟随俄罗斯,显得不合常理。

当然,在地缘格局上,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有较大的接壤面积,加上俄罗斯的国力虽然衰落,但依旧是世界级大国,哈萨克斯坦迫于俄罗斯之势,选择跟随俄罗斯也是情理之中。

但这并非是全部因素,毕竟二十年来,俄罗斯的衰败程度不断加剧,其地缘影响力也在不断萎缩,而中美两国对中亚的影响力却是在与日俱增。

当然,中美两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力不足以与俄罗斯比肩。但在这种情况下,哈萨克斯坦有了一定的战略空间。只要通过引入外力,使中美俄在中亚形成一种相互制衡,这样哈萨克斯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自己话语权和影响力乃至国际地位,只要不过分,俄罗斯也没有太大的精力拿哈萨克斯坦怎么样。

但哈萨克斯坦并没有这样做。当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图谋中亚时,哈萨克斯坦坚决的同俄罗斯站在一起。至于中国,虽然两国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哈萨克斯坦在政治立场上对俄罗斯的选择。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对俄罗斯如此“情有独钟”呢?这其实与地缘结构有着莫大的关系。

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广阔,但大部分国土的开发价值并不高,如中部是丘陵,西、南部多为干旱的荒漠。真正有价值的板块是:东南部山地、西南部的里海沿岸低地和北部湿冷平原。

东南部山地是哈萨克斯坦的传统核心板块。因天山、阿拉套山等山系对来自北冰洋和西伯利亚的寒湿气流的阻拦以及提升作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降雨,同时加上冰川融雪,使得这片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并且这里是东亚大陆与西方连接的贸易商道。因此是哈萨克斯坦最富足的地区,同时也是其故都阿拉木图的所在之处。

西南部的里海沿岸低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这在工业时代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而北部湿冷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一部分。虽因恶劣的环境在农耕时期并无多大价值,但当工业文明到来后,沙俄和苏联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打造了乌拉尔工业区,该工业区是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核心本部板块,且它的位置刚好在哈萨克斯坦的正北方。因此哈萨克斯坦的北部湿冷平原受乌拉尔工业区的影响,俄罗斯化程度十分高。表现在:一方面是在产业体系上与乌拉尔工业区融合度高;另一方面此地的俄罗斯族人口众多,甚至超过哈萨克族,以至于北部湿冷平原是哈萨克斯坦境内,俄罗斯人的第二大集聚区。

东南山地、里海沿岸和北部平原,这三大地缘板块为哈萨克斯坦奠定了国力基础。

不过这三大板块相互间相隔遥远过于分散,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将哈萨克斯坦的其他领土包括其中。

如果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国土面积小的国家也就罢了,但它拥有27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这种格局下,三大板块呈现出撕裂之势,也就反映出哈萨克斯坦在地缘结构上有着天然的分裂危险。

这如果在苏联时代完全不是问题。凭借苏联的超强实力,完全可以将哈萨克斯坦牢牢掌控。

但当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获得独立后,问题就来了。因为没有苏联的强力维系,哈萨克斯坦仅凭自己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将这三大板块整合在一起。这或许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麻烦,但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下去,三大板块自成一体,缺乏交流,最终会走向政治分裂之路。

哈萨克斯坦当然不想出现这种结果,但自身又没有能力来维系。因此,哈萨克斯坦只能成为俄罗斯的附庸,依靠俄罗斯的力量来维系国家的统一。

如果在以前,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的一部分,虽然政治地位不高,但可以在经济层面得到补偿——借助苏联强大的工业能力拉动哈萨克斯坦的经济。

但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工业体系日益衰败,到如今甚至需要靠贩卖资源维持生计。这样,不但不能再辐射哈萨克斯坦,反而因为两国均为资源输出国而形成竞争关系。这种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再死心塌地跟随俄罗斯,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但哈萨克斯坦没有其他选择。地缘结构在天然的存在撕裂缺陷,导致了它需要引进一个强有力的外部势力来帮助自己维系统一。

或许有些朋友不禁要问,俄罗斯在经济上已经不能帮扶哈萨克斯坦了,怎么哈萨克斯坦还需要俄罗斯来维系稳定呢?

这就需要从中亚的地缘结构来进行分析。

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大,但开发价值并不高,三大核心板块过于撕裂,地缘实力有限,加上它又是几大文明交汇地,所以没有孕育出独立的文明体系。在古代,这里被伊斯兰文明吸收。而进入工业时代后,哈萨克斯坦受沙俄和苏联的影响和改造,在文明体系上形成北俄南伊的格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伊斯兰和俄罗斯相继衰落,哈萨克斯坦为了发展经济,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向东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另一方面争取打通里海至黑海的通道,加强与欧洲的交流合作。这样一来,哈萨克斯坦就相当于引入欧洲与中国的影响力。

但,麻烦也就随之而来。

要是哈萨克斯坦有着紧密的地缘结构,国力强大,那么他可以自如的与各大文明体系交流,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完整和统一。

但是,哈萨克斯坦的内部地缘结构极度分裂,这就造成各板块在与外部合作的时候,无法将发展成果惠及到国内其他版块。而且哈萨克斯坦的国力完全不能与中欧相提并论,因此双方的交流合作一般是由中欧主导。时间一长,里海沿岸将趋于欧化,东南山地将趋于汉化,而境内的北部平原和中南部荒漠,依旧是传统的俄罗斯和伊斯兰体系。

可以想象,一个国家,四个方向,形成四个截然不同的经济和文化体系(东亲中国,南向伊斯兰,西靠欧洲,北属俄罗斯),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最终的结果,将是哈萨克斯坦走上政治解体。

只是哈萨克斯坦无计可施。俄罗斯与西亚伊斯兰同为资源输出型国家,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只有卖给中欧,同时也只有中欧能向哈萨克斯坦输出工业品。

不仅要维护统一,而且要发展经济。哈萨克斯坦只能在政治上跟随俄罗斯,借俄罗斯的保护,对冲外部影响,达到在政治层面维护国家的完整。

不过,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地缘影响力的增大,哈萨克斯坦得到了一个不仅能在摆脱俄罗斯的掌控下获得国家的统一,而且还能得到经济的发展的良机。

中国的影响力是如何带给哈萨克斯坦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将在下一节进行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38。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说害怕,太夸张了。

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会在国民和世界人民面前,表现坚强自信。因此,此问哈萨克斯坦等五个中亚国家,是否害怕俄罗斯,纯属多余。

中亚五国,都是前苏联解体后独立国家,域内除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外,其它三个领土面积都很大。而且,它们国内人口较少,多数经济落后,对俄罗斯依赖性较强。因此,一般情况下,它们都站队俄罗斯。

中亚五国,在对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分子等三股势力方面,相对较弱,多依撑俄罗斯。而且,这五国,都有相当数量的俄罗斯族人,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大都有俄罗斯驻军“维持和平”。国内工业、农业等多需要俄罗斯扶持。因而,这些国家,基本都是俄罗斯坚定“盟友”。


愤怒野虎


小国对大国有天然的恐惧感,所以哈萨克斯坦对于俄罗斯怎么会不害怕呢~

哈萨克斯坦北部有大量的俄罗斯族人,刚独立之初,哈萨克斯坦民族国家认同不足,尤其是北边俄族人聚居区对哈萨克斯坦的国家认同就更弱了,保不齐哪天吵吵着“回归俄罗斯”,同时哈萨克斯坦也非常担心俄罗斯会以保护俄族人为由割哈萨克斯坦的地,于是,哈萨克斯坦就将都城由偏东南一隅的阿拉木图迁到了北部的阿斯塔纳,说好听点就是促进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融合,增强国家认同,难听点么,就是防备俄罗斯分类哈萨克斯坦。

在维护了国家统一之后,哈萨克斯坦对于俄罗斯的态度很值得其他前苏联国家借鉴,虽然害怕,但是不是找人帮着对付俄罗斯,而是选择了将对俄外交作为首要方向,让俄罗斯放心,自己不会跟着美国搞它,然后才放开手和其他国家发展政治、经济关系,虽然哈萨克斯坦也和美国还算不错,不过这是以对俄友好为前提。事实证明,这样做非常成功,哈萨克斯坦国家统一,经济也还不错。

而那些害怕俄罗斯,而与俄罗斯拉开距离,进而将美国作为保护神的前苏国家,一个都美好日此国,比如乌克兰、再如格鲁吉亚,想法不错,借着美国压俄国,保护自身安全,然后在借着美国发展自己,多好。不过,显然俄罗斯不同意啊,大熊掌一挥,就把这俩国家玩残了。

作为小国,对于边上大国,还是不要敌对的好,不然,没有好果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