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文 | YOYO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黎塞留图书馆是由皇家图书馆发展起来的,在密特朗图书馆建成前一直是国家图书馆所在地,现在主要用于国家图书馆历史艺术藏品的收藏,法国皇室历代手稿、手抄本、版画、地图、古币、乐谱、纪念章与古董艺术品等存放于此。在著名的“椭圆大厅”阅览室可以感受穿越历史的阅读体验,也可以参观各种历史文化展览。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密特朗图书馆位于风光旖旎的塞纳河右岸,四座玻璃幕墙大楼犹如四本打开的书,建筑本身创意十足,曾被法国总统密特朗赞誉为法兰西建筑艺术珍品。图书馆的四座大楼分别是时间楼、文化楼、法律楼和数字楼,还有两个常年举办各种展览的走廊,东馆的大小礼堂常常举行音乐会、文化展览、研讨会,与图书和历史文化有关的展览是图书馆重要的对外窗口。将世界文化介绍给法国人民的同时也向公众展示法国在文化上的伟大成就。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通过几个世纪的广泛收集,法国国家图书馆除了保存有法兰西文化遗产,还积累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就古籍存量而言,这里的馆藏极为丰富,现存约有4000万册(件)20世纪以前的古书,藏有1537年蒙彼利埃敕令颁布以来法国出版的几乎全部印本图书,此外还收藏有各种期刊、报纸和许多连环画,是世界上第一个收集连环画的图书馆。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老馆黎塞留图书馆收集的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以文学和人类学为主(占全部藏书的80%);国外文献重点收集其他国家有关法国的文献、其他法语国家的文献、各种参考工具书等。新馆密特朗图书馆的馆藏规模庞大,图书馆的目标是使馆藏囊括人类一切知识领域,不仅覆盖人文、社科方面,而且囊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法国国家图书馆从1991年开始逐年投资1千万法郎(约合150万欧元)用于补充馆藏,同时投入百余人力进行馆藏的清点,到1994年完成了1千万种印刷型文献的清点工作,并对亟需抢救的文献进行修复、制成缩微胶卷。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分为上下两册,绢本彩绘,每幅绢心长64厘米,宽65厘米,连装池绞边长83厘米,宽75厘米。为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根据圆明园著名景群绘制的绢本彩色四十景图,由汪由敦楷书乾隆帝所作四十景题咏。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乾隆对圆明园有特别的感情,继位之后就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至乾隆九年,圆明园全部建成。和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一起在圆明园如意馆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王至诚还给法国的友人写了一封长信,非常详尽地描述了圆明园胜景,这封信随后在欧洲引发了中国园林热。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乾隆登基后,令宫廷画师唐岱、沈源参照《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的画法绘制《圆明园四十景》。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唐岱和沈源都是备受清帝赏识的宫廷画家,分别被康熙和乾隆赐称为“画状元”、“笔墨状元”。沈源学过西洋画,负责画建筑。他以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为基础,借用了西洋画法中的透视技法,在上色和表达明暗时也吸收了西方的技法,画面非常逼真传神。唐岱负责画山水、画景物。唐岱深受文人画的熏陶,他画的山水和沈源画的楼阁亭台十分相称。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唐岱、沈源两位画师花了九年时间,战战兢兢、一丝不苟地绘制成了这套工笔彩绘绢本四十景。乾隆九年(1944)圆明园建成时,这套画也几乎同步绘制完成了。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乾隆看到画之后非常满意,还亲自为每幅画配写了诗文,然后交给工部尚书汪由敦誊写在绢面上,再交给造办处装裱并加钤御用印鉴,最后装箱后安放在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中,以供皇上随时赏阅把玩。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乾隆对这本四十景册页也是爱不释手,“盖章狂魔”在这本册页上共铃盖了“勤学好问”“乾隆宝翰”“乾隆御赏之宝”“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等近百方印章,其中最大的一方是御制“圆明园宝”。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收入“圆明园四十景”的为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当时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共计约有百余处景群,但昔日仅绘制此四十景,更突现出此四十景的显要与华盖群芳。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集中再现了圆明园昔日之辉煌,是人们了解、认识圆明园原有风貌最直观、最形象的文化遗存,亦可称之为国宝。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四十景图”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圆明园鼎盛时期建筑和园林的风貌;“四十景诗”则以叙和诗的形式揭示了圆明园四十景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内涵。也因此被业内专家称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展现圆明园盛时景观的精品艺术画册”。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现存能够最真实反映圆明园原貌的绘画诗歌作品。它是后人揭开圆明园神秘面纱,领略圆明园盛期壮观景致,感受这颗东方艺术明珠迷人魅力的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册页无言,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却真真切切地见证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往与屈辱的历史。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赐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居住,并亲赐园名——圆明园,此后清代五位皇帝在150多年间,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将圆明园倾心经营成规模宏大的皇家宫苑,集合了建筑、文学、书法、绘画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盛期的圆明园由紧相毗连的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统称圆明园。它曾以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突出的政治地位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法国大文豪雨果把圆明园和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分别称为东西方艺术的代表,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巨大的损失之一,也是建筑艺术史上的一道抹不去的伤痕。尽管不愿提及,但依然无法躲过那段历史,黑暗得令人窒息的历史。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军官和士兵开始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撤离圆明园,向城内开进。这处秀丽的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1860年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命令米切尔中将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3500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被焚毁后,《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被法军上校杜潘掠至法国。1862年,杜潘曾多次在拍卖行拍卖其从圆明园掠夺来的包含这套图册在内的珍品。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在拍卖的说明文字中赫然注明“绢本绘画,系各宫殿实景……孤本,系保留已焚毁宫殿图像之仅存者”。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当时,这套图册保留价定为3万法郎,但在拍卖中的叫价甚至没有超过1万法郎,被收回重新拍卖。第二次仍没有达到预期价格,最后以4000法郎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巴黎书商。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几天后,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部主任又以4200法郎的价格购得这批孤品,成为版画部当年最昂贵的入藏品,编号为2500,此后一直由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至今。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集诗词、绘画、书法、建筑、园林、篆刻艺术于一体,各种艺术要素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尤为重要的是,该图“匪独画艺本身之足抗宋、元大师而已,且于国之建筑上、外交上皆具有绝大之痛史在。观之,可以想见国家盛时,物力之厚,帝王之侈,一旦国事坠坏,外族侵入,遂使琳宫玉宇,一炬荡然,埋为荒烟蔓草”。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安徽人程演生先生漫游欧陆时,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藏品中,偶然见到了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不禁“叹为国工圣迹”,且因该图“在我国建筑外交上皆具有很大之痛史,尤非寻常书画名迹可比”,经他多方活动,终于请得馆主许可,由程先生“用摄影术全部传实而归”。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1928年,中华书局以《圆明园四十叶》为书名,将其出版并全国发行,黑白版本,小32开本。虽然图幅大为缩小,而且黑白印刷,但这是圆明园被焚68年之后,中国人首次看到被焚前的圆明园胜景。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国人总算能够借助这40幅图,看到那些被无数名人所叹为观止的瑰丽景致,而不是仅仅在废墟瓦砾中,“于瓦砾想见亭馆,于芒苇想见湖沼,于荆棒想见花树”。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1980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时,与中国领导人谈到了圆明园文物的学术交流和研究问题。1983年,法国文化部派出三位圆明园研究专家访问北京,和正在筹备成立的中国圆明园学会进行学术交流。最后,中方得到了一套黑白135底片,并据此出版了一些画册。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进入21世纪,经过中法双方的反复沟通协商,经过中法两国无数专家的艰苦努力,共同奋斗,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库房里一毫米一毫米比对原件调色,《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再造件于2015年4月28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隆重的首展开幕仪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圆明园罹难155周年。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有关专家认为,在我国文化遗产大量存于海外,短期难以全部引渡的客观现实下,像《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这样的圆明园珍贵文物以文化交流的名义,以100%原样复制的形式走上“文化回归”之路,有助于揭开历史遗珍的神秘面纱,也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国工圣迹集中再现“万园之园”盛世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