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偽乃得真文章

去偽乃得真文章

最近沉迷寫作,自然多讀了些書,文字也類似於工廠生產的流程,閱讀是原材料的投入,寫作是成品的輸出,只有保證足夠的輸入才能有輸出,而且是厚積薄發。

讀的東西多了,也漸漸發現之前的一些對於文學和文字的理解片面了、偏頗了。我苦思冥想其中的緣由,也許多年來統治著中學語文課堂的那些陳詞濫調是罪魁禍首。

" 這篇文章使用了什麼手法?寄託了作者的什麼感情?表現了什麼精神?傳達了什麼思想?"我保證這些問題大家一定不陌生,在中學的語文閱讀理解中都是經典的制式問題。

給大家舉個熟悉的例子,中學課文裡有一篇魯迅的《秋夜》,其中有句話是這樣寫的: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大家還記得當時的教案是怎樣分析的嗎?“這是運用反覆的修辭手法,指出讚頌對象,使讀者有一個突出而強烈的印象”。現在再看這種分析,真實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難以說服大眾。

多年來我也一直被這句話困惑著,究竟作者這樣寫的目的何在?直到前段時間我看到了臺灣的小說奇才張大春的解釋,才感覺瞬間釋然了,通透了。他說:“如果將魯迅的原文修改成“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棗樹”,這樣的句子,讀者將無法體會到那種站在後園裡緩慢轉移目光、逐一審視兩株棗樹的況味。”換做現在流行的說法,大抵類似於“代入感不強”吧。

張大春的解釋令人信服,為什麼?因為任何一個讀者,只要你用心跟隨魯迅的文字,你的大腦裡出現的場景——鏡頭的轉移以及畫面的切換,一定和張大春如出一轍。而且,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即使把這篇文章拍成電影,編劇在此處都不用修改劇本了,因為魯迅的文字自帶了電影畫面的屬性。

其實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何嘗不是一次去偽存真之旅呢,改變甚至顛覆原來自己對於一些文章和文字的理解和看法,最終去找到“真我”。

這裡的去偽存真是及其重要的,可能是少年時期被灌輸了過多的“三聚氰胺”吧,導致多年來一直營養不良,也對閱讀和文字疏遠了好多。猶記得當年的閱讀之後一定要分析作者為什麼這樣寫?為什麼那樣寫?分析本身無害,可是當時給出我們的答案讓我實在是不敢恭維。當時的作文也是如出一轍,每次寫到做完了一件好事,一定要在結尾加一句“我抬起頭,感覺天空更藍了”亦或是“我低下頭,感覺胸前的紅領巾更紅了”這樣的話,似乎我們的一次抬頭低頭,世界就變了。還好後來通過大量的閱讀鍛鍊,才慢慢的恢復了元氣,清除了體內的毒素,又再次愛上了閱讀和寫作。

最近有人讓我幫他們寫一些官方的文章,我都婉言相拒了,不是不給人面子,而是現在我實在寫不出那種“深刻領會”、“貫徹執行”的文章了。即使打了雞血,寫的過多也無太多益處,只會加速老化進程,過早衰老。

經過一段時間的寫作,我深深地感受到表達是每個人根深蒂固的需求,而寫作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方式。而深受分享經濟影響的我也喜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訴諸於文字分享給大家,雖然文筆不敢恭維,但自求表達真實,不虛偽、不做作,不迎合。最後我只想說,文字誠可貴,真實價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