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母牛的日常飼養管理技術,這些你要知道

大家好,沃克生物給大家帶來關於養殖的一些知識技術,如果喜歡的就點點關注呦,之後一起交流合作啊。

飼養肉用種母牛,期望母牛的受胎率高,泌乳性能高,哺育犢牛的能力強,產犢後返情早:期望產生的犢牛質量好,初生重、產奶量大,斷奶成活率高。那麼如何才能實現呢?小編給大家介紹繁殖母牛的日常飼養管理技術如下:

(一)妊娠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妊娠後,不僅本身生長髮育需要營養,而且還要滿足胎兒生長髮育的營養需要和為產後泌乳進行營養蓄積。因此,要加強妊娠母牛的飼養管理,使其能夠正常的產犢和哺乳。

繁殖母牛的日常飼養管理技術,這些你要知道

1、加強妊娠母牛的飼養 母牛在妊娠初期,一般按空懷母牛進行飼養,到妊娠最後的2~3個月,要加強營養,這期間的母牛營養直接影響著胎兒生長和本身營養蓄積。舍飼妊娠母牛,要依妊娠月份的增加調整日糧配方,增加營養物質給量。對於放牧飼養的妊娠母牛,多采取選擇優質草場,延長放牧時間,牧後每天補飼1~2千克精飼料。同時,又要注意防止妊娠母牛過肥,尤其是頭胎青年母牛,更應防止過度飼養,以免發生難產。

繁殖母牛的日常飼養管理技術,這些你要知道

2、做好妊娠母牛的保胎工作 在母牛妊娠期間,應注意防止流產、早產,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將妊娠後期的母牛同其他牛群分別組群,單獨放牧在附近的草場。

(2)為防止母牛之間互相擠撞,放牧時不要鞭打驅趕以防驚群。

(3)雨天不要放牧和進行驅趕運動,防止滑倒。

(4)不要在有露水的草場上放牧,也不要讓牛採食大量易產氣的幼嫩豆科牧草,不採食黴變飼料,不飲帶冰碴水。

對舍飼妊娠母牛應每日運動2小時左右,以免過肥或運動不足。要注意對臨產母牛的觀察,及時做好分娩助產的準備工作。

繁殖母牛的日常飼養管理技術,這些你要知道

(二)哺乳母牛的飼養管理

哺乳母牛就是產犢後用其乳汁哺育犢牛的母牛。近年來,隨著黃牛選育改良工作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阿榮旗黃牛逐漸朝肉、乳方向發展,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加強哺乳母牛的飼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舍飼哺乳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產犢10天內,尚處於體恢復階段,對於產犢後體況過肥或過瘦的母牛必須進行適度飼養。對體弱母牛,產後3天內只喂優質乾草,4天后可餵給適量的精飼料和多汁飼料,並根據乳房及消化系統的恢復狀況,逐漸增加給料量,但每天增加精料量不得超過1千克,當乳水腫完全消失時,飼料可增至正常。若母牛產後乳房沒有水腫,體質健康、糞便正常,在產犢後的第一天就可飼餵多汁料和精料,到6~7天即可增至正常喂量。

頭胎母牛產後由於飼料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不足,而蛋白質給量過高易出現酮病,可使血糖降低、血和尿中酮體增加。實踐中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在飼養肉用哺乳母牛時,一般以日喂3次為宜。

繁殖母牛的日常飼養管理技術,這些你要知道

2、哺乳母牛的放牧管理 由於青綠飼料中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含有各種必需氨基酸、維生素、酶和微量元素,放牧期間的充足運動和陽光浴及牧草中所含的豐富營養,可促進牛體的新陳代謝,改善繁殖機能,提高泌乳量,增強母牛和犢牛的健康,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放牧飼養前應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工作。

(1)放牧場設備的準備:在放牧季節到來之前,要檢修房舍、棚圈及籬笆;確定水源和飲水後臨時休息點;整修道路。

(2)牛群的準備:包括修蹄;去角;驅除體內外寄蟲;檢查牛號;母牛的稱重及組群等。

繁殖母牛的日常飼養管理技術,這些你要知道

(3)從舍飼到放牧的過渡:當母牛被趕到草地放牧前,要用粗飼料、半乾貯及青貯飼料預飼,日糧中要有足量的纖維素以維持正常的瘤胃消化。夏季過渡期為7—8天,冬季日糧中多汁飼料很少,過渡期應10—14天。在過渡期,為了預防青草抽搐症,每天放牧2~3小時,逐漸過渡到末尾的每天12小時。

(4)由於牧草中含鉀多鈉少,因此要特別注意食鹽的補給,以維持牛體內的鈉鉀平衡。補鹽方法:可配合在母牛的精料中餵給,也可在母牛飲水的地方設置鹽槽,供其自由舔食。

您的點贊關注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河南沃之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沃克國際:主要從事新型飼料添加劑(中草藥、微生態酶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

攜手沃克,為您的養殖保駕護航,讓我們共同發展,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