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務經濟實現追趕式跨越發展

國際商報記者 伍鵬程 長沙報道

11月1日,湖南省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第三場新聞發佈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湘平,省商務廳黨組成員、省政府口岸辦主任楊中萬出席發佈會,詳細介紹了改革開放40年全省商務和開放型經濟改革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湖南商务经济实现追赶式跨越发展

徐湘平介紹,過去的40年,湖南省全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充分把握加入WTO、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機遇,深度融入全國和世界經濟,全省商務和開放型經濟主要指標保持平穩增長,主要指標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和全省GDP增速,部分指標進入全國前列,湖南的開放發展已經進入追趕式跨越發展的新時代。

湖南商务经济实现追赶式跨越发展

主要指標跨越發展

40年來,湖南流通領域的經濟結構日趨完善,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流通渠道競爭並存的新格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年均15.4% 的速度遞增,2017年達到14854.9 億元,為1978年的 270.8倍;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口總額從1985年的319萬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60.4億美元,增長了1.1萬倍;實際利用外資從1983年的26萬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144.75億美元,增長近5.6萬倍;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193家,1500多家湖南企業走進了9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境外合同投資224.59億美元,穩居中西部第一。去年,全省外貿進出口增幅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今年1-9月,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2076億元,增長25.0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業務新籤合同額63.60億美元,同比增長25.1%;完成營業額58.99億美元,同比增長24.3%。主要指標增幅均高於全省GDP增速和全國平均水平,多項指標呈現追趕式跨越發展態勢。

重大項目強力推進

全力對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民營500強企業,提升產業鏈。今年1-9月,全省新引進84家“三類500強”投資項目127個(“三類500強企業”不重複統計),投資總額3324.56億元。全省新引進總投資2億元(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項目558個,總投資8083.74億元。成功舉辦“2018湖南-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共簽約省級項目152個,投資總額2948.57億元,引進資金2607.29億元。著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領頭雁”,五年來,全省承接境外產業轉移項目3140 個,投資總額493億美元;承接省外境內產業轉移項目13122 個,投資總額1.36萬億元。整體呈現由低端到高端、由粗放到兩型、由分散到集群、由配套到總裝、由分廠到總部的發展趨勢,先後引進富士康、藍思科技、九興控股、上汽大眾、偉創力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湖南商务经济实现追赶式跨越发展

開放平臺逐步夯實

國家級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有望擴容升級。長沙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入選首批13家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落戶湖南,實現了我省國家級經貿平臺歷史性的突破。汽車平行進口試點、進境水果指定口岸、進口藥品指定口岸成功獲批。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落地高橋大市場。新增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3家,總數居中部第二。口岸運營業績顯著提升。其中,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進出口額36.3億美元,同比增長200%。

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創新貿易融資機制,訂單融資、退稅融資、信保融資政策進一步完善,湘江新區投資10億元集國際貿易與融資擔保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註冊運營。強化外貿主體基礎,推進外貿企業“破零倍增”,全省共1000多家企業破零、600多家企業倍增,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總數達58家,基本實現全省全覆蓋。創新走出去方式,打造以絲路聯盟為核心,絲路研究院、絲路基金、“湘企出海+綜合服務”平臺為載體的“1+3”公共服務平臺,政銀信企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推廣複製了3批共56項自貿試驗區經驗及2批12個典型案例。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進通關便利化和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等改革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