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巴喬153074286


古代官員上班比起我們今天的官員們那要辛苦百倍千倍。當時沒有什麼現代的交通工具,也沒有現代通訊手段,所以,什麼事情都需要官員們親力親為,而這最辛苦的事情莫過於趕路了。



在古代,地方官要進京,一般來說是坐官船或者走驛道。當然,不趕時間的話,能坐官船的絕不走驛道。因為坐船平穩,而無論是騎馬還是坐馬車,那都比較顛騰。所以,很多地方官員奉詔進京一般都要提前一兩個月出發,主要還是因為行船太慢。

比起地方官員的折騰而言,其實最辛苦的還是京官。因為地方官員進京可能兩三年才一次,而京官上朝那可是五天就一次的。皇帝和官員們上早朝的是固定的,上午五點,稱之為點卯。



皇帝不上朝,官員們會擔憂,可是皇帝太勤政了,官員們會累得夠嗆。以清朝為例,康雍乾三代皇帝都非常勤政,所以大臣們大多晚上是沒有多少工夫睡覺的。皇帝只有冬天住在紫禁城裡,一般到了三月份就會搬進園子裡去了。

可官員的家大都在北京城裡,要去圓明園上朝,這一路得一兩個時辰。而且官員們還不能遲到,遲到的話輕則罰俸,重則打板子。所以很多官員凌晨一點就得出發。可是天還沒亮,北京城外連個燈都沒有,只能是幾個官員約著打一個燈籠,或者去蹭燈。還有官員因為摸黑上朝掉河裡淹死的呢。



夏天如此,冬天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大臣們四點必須到值廬。北京的冬天那可是凍死狗的節奏,而且皇帝御門聽政,大臣們都得跪在乾清門外的廣場上,皇帝在門洞裡坐著。上朝的時間一般看事情的多少,如果事情太多,一兩個時辰也是有的。所以,大臣們上朝前都是全副武裝,嘴裡還得含片人參來提氣。


傅斯鴻


古代官員上朝比我們上班累多了,可能很多人都一直有個疑問,這些官員都從哪裡來?他們是不是每天都要上朝?是每天幾點上朝?怎麼去的?

各個朝代官員上朝的要求

中國朝代比較多,所以上朝這個事並不是統一的,都有著不同的制度,下面先從唐朝說起,唐朝的當時規定,凡是在京城的官員是必須上朝的,所以只是對品級有一定的要求,五品以下的官員只需要在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去上朝即可,彙報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必須每天都去,除非不上朝。

宋朝的官制太複雜,再加上國家也比較安定,很多皇帝上朝都是隔一天上一次,有的皇帝更懶,乾脆一個月只上朝三次,分別是在初五、十五、二十五。

元朝是少數民族,他們並沒有上朝的習慣,大多數都是直接幾個官員議事就行,到了明朝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員必須上朝。清朝相對來說三品以下的官員都不用上朝。

古代也並非每天都上朝,上朝的時間都差不多,西漢時期規定一個月可以休息4天,唐朝時期減了2天,一個月只能休息2天,上朝的時間也大多是在五點到七點。

那麼這些官員都是怎麼去上朝的?

其實古代官員上朝確實很辛苦,不像現在還有電瓶車、公交車、汽車,還大多數都是八點才上班,就拿清朝時期雍正皇帝來說,他四點左右就要見軍機處的大臣,其他官員必須在五點多就要趕來,很多官員都是凌晨三四點就起床了。

這些官員貪早摸黑的就上路了,有的坐轎子有的騎馬,到了紫禁城外還得等著,也就是在東華門候著,到了這裡就必須下馬、下轎,時辰一到,大門開放,這些從各個住處趕來的官員就必須步行進去,這個時候如果是冬天,天還是矇矇亮,大臣們都只能抹黑進宮,說到這裡,有的官員是可以點燈進去的,獲得特批,所以很多官員就跟著“蹭燈”,不然很有可能摔個大跟頭。

到了太和殿,太監鳴鞭三下,示意大家保持肅靜,等皇帝來到才開始上朝議事,當然和電視劇不一樣,很多大臣都是在殿外的,並非全在裡面,只有少部分位高權重的大臣在裡面,上朝的時間長短就看有多少事了,反正每一次上朝都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

據說有的官員在摸黑上朝的路上不慎跌入河裡淹死的,畢竟古代沒有路燈,還有的官員在上朝的路上遇見劫匪的,比起現在上班要累得多,不過如果你是萬曆皇帝手下的官員,那就瀟灑了,30年不上朝,如果是雍正時期的官員,那估計得累死。


羽評郡主


自古以來就沒有不想上京的地方官,但古代可沒有高鐵,需要舟車勞頓,離得近的還好,但也要走個幾星期,遠的就崩潰了,要走上好幾個月!

路上幾個月,可能皇帝都換了(開玩笑的),這裡就給大家講一個明史中因為上京考核路程太遠導致的大冤案——空印案。


對不上的賬本

按照明朝規定,每年布政使司(省級行政長官)都要派吏員(會計)到戶部(財政部)報告地方的財政收支情況,如果地方上報財政收支數額與戶部掌握的不符,表冊就要被駁回重做。

這對於河北山東這樣離京師很近的省份還好說,但對於廣州、四川(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省份來說,哭的心都有了,來回一趟大半年就過去了,還對個什麼帳!誰知道路上這幾個月地方的指出和收入多了還是少了?不然又得返工!

所以這些吏員之間留流行一個潛規則,預先把公章蓋好的空白公文準備好,如果遇到駁回的就在京師重新填寫,省去了來回折騰。這種做法本是不得已之舉,發明者更是可以追溯到元朝!是常年混跡官場中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可咱們的明太祖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壓根就沒聽說過!於是當朱元璋聽說此事後,勃然大怒!

“這不是做假賬呢麼!”

“統統給我砍頭!”

從上到下,朱元璋殺了一批官員。其中還包括建文帝的寵臣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一個好官方克勤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後來朱元璋也意識到是自己誤會了,但人死豈能復生,還能讓皇帝償命不成?

所以在古代去首都開會不僅可能升官發財,還可能掉腦袋!


後記:方孝孺帶著悲痛的心情安葬了父親,事後遵照父親生前的安排,師從宋濂繼續學習,後來成為建文帝的肱骨之臣,靖難之役後,因痛罵朱棣謀朝篡位而被誅了十族,亙古未有,忠臣如此!


瓦爾登的船伕


古代不搞這一套,不需要其他地區的大批官員聚集到首都開會。

古代,對待那些封疆大吏們,除非有特殊緣由,否則儘量不召見。

一般來講,一任高級地方官員,都是啟程之前跟皇帝及有關部門見一面,直到卸任之後才前往京城述職。在官員任職期間,皇帝偶爾會派其他大臣前往視察,更多的時候,都是通過御史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員以及官員領地的情況。

每三年,朝廷會搞一次大型的審核,比如在明清兩代稱為“大計”,這樣就基本能夠知道官員及其領地的情況了。

外放的官員是不可以擅自回京的,這是法律的硬性規定,違令者輕則責刑,重則褫官,再重則殺。

若有特別被皇帝召見的外官,一路入京,要報備各個驛站,由驛站及時向朝廷報告官員的行程。通常來講,官員啟程時會發付有司衙門訂一段時間,作為行程時間,違例者當然也要罰了,因此,這段時間一般都訂得超長,比如清代吳三桂從雲南進京,朝廷規定的時間便是六個月,幾乎比吳三桂真正用的時間多了一倍(吳三桂走了三個多月)。對於某些較窮的外放小官則更加寬鬆,給足一年時間也是有的。

至於交通方式,愛坐車愛騎馬坐轎坐船,有能耐的話,長翅膀飛到京城都行,只要在時限內就可以。

皇帝每次召見,也不會同時召見太多人。即使巡查到當地,住在行宮,也並非一次性召見當地全部官吏,每次一人或幾人而已。

當然歷史上也有過臨時聚集大批官員“開會”的時候,但絕對不能在京都,全是遠離京畿重地的地方,並且,不許封疆大吏們帶大部隊來,跟隨人數有嚴格限制。

主要是為了防造反。

皇帝是非常忌諱官員們“結黨”的,皇帝希望的是讓所有官員誰都不認識誰才好,絕對不想給他們提供互相接觸的機會。有些文臣武將甚至一輩子沒互相見過面,這樣的事例大有人在。因此,就不用搞什麼把大家聚到一起開會的事了。


純鈞LHGR


古代政府,是不會有那種“皇帝召開全國省部級幹部工作大會”的情況的。

因為交通條件的極度落後,古代地方官員任職,在上任之前會到皇宮找皇帝謝恩,赴任地方之後,除了特殊召見,一般不會進京,僅僅在卸任的時候才會回京。外臣不得擅自回京,地方官擅自進京視同勾連京官,武職不奉詔進京視同造反!所以袁崇煥當年未經請示,帶著幾萬軍隊來到北京城下,嚴重性可想而知。



地方封疆大吏的設置,原本就是為了彌補交通的不足。中國幅員遼闊,如果有個水旱災荒外敵入侵,請示中央需要幾個月,等命令下來黃花菜都涼了。所以需要地方大員代表中央相機行事,而如果中央動不動就召見地方官,那地方官的設置就失去了意義,而且對於地方管理來說,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中央與地方的聯絡,全靠文書傳遞。

真正的地方官進京的時候,都是奉皇帝旨意。地方官會由路上的驛站接待,而且走起來時間都不短,十幾天算快的,幾個月平平常常,碰上個路遠坑深的,有個一年半載也是有的。

有人說,古代不是有“六百里加急”嗎?的確,古代是有六百里加急的文書傳遞機制,一天跑六百里的速度,十幾天足以傳遞到帝國大部分的地區。但那是指文書傳遞,是通過驛站之間一站接一站的接力跑來實現的,驛站的驛卒在接到文書後立刻上馬全速奔跑到下一站,交給下一站裡沒事兒了。如果要求古代官員也這樣跑的話,只怕要把官老爺們活活累死。

所以對於古代官員來說,尤其是在政治上比較積極的官員來說,任職地與中央的距離,就決定了政治生命的生死。唐宋時期,朝廷處罰一個官員的方法基本就是流放,流放並不是作為犯人流放,而是作為地方官,去當時相當荒涼的兩廣、福建、川西、海南一帶任職,這就等於判定了這個官員的政治死刑,因為他們幾乎得不到朝廷的任何信息。

清末的時候,袁世凱和岑春煊惡鬥,雙方為了整垮對方各盡其能。最終袁世凱想了個辦法,當時雲貴一帶有變亂,袁世凱等人向慈禧太后建議岑春煊任雲貴總督。雲貴總督雖然官也不小(總督級,一二品的大員),但距離北京太遠。雲貴又是出了名的道路難走。所以岑春煊在受命之後,死也不去上任,離開北京之後先去武漢待了一段時間,之後乾脆去上海不走了。一個勁向中央申請拒絕上任,最終由慈禧改任尚書才心滿意足的回京。可見當官也和房地產一樣——位置比什麼都重要啊!


小約翰



古代人去首都開會?木有的事!

中國古代中央政府,並沒有召開地方政府官員到首都開大會的情況;倒是自隋唐以後,有大批量的讀書文化人,三年一次往聚首都,參加科舉考試。


古代出任地方要職的官員,一般在赴任前,皇帝接見,面授機宜;任中非經皇帝召見,不得私下進京,任中接受中央政府工作,以及工作彙報由驛站傳送,任職結束進京皇帝接見進行工作總結。


古代地方官員上任、離任由驛站沿途安排車輛食宿。

古代限於科學技術水平,通訊技術、交通運輸不如現代發達,但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通訊、交通系統。

驛站,類似於現代的郵政局兼招待所,但不受理民間業務。

古時,在中央政府聯繫地方政府、軍事要地的交通沿線,設置驛站,由官員驛丞管理,配備有身體強壯的驛卒,中央政府朝廷下達、地方政府上報公文由驛卒馳遞,遇有加急公文,限定送達時限,晝夜急馳,不得有誤,誤者當斬。

大家熟知的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原是驛卒,可笑嗎?大明帝國競然毀於一個小小驛卒之手,相當於今日之郵政局郵遞員!

驛站,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政府招待所,配備車輛、馬匹、舟船等交通工具,客房餐飲設施,負責接待公務出行人員,明代著有《徐霞客遊記》的旅行家徐霞客,就曾有軍隊朋友送給通行憑證而公費旅行。


大家看地圖,黑龍江省境內現有一站、二站……直至二十幾站的數條連線地名,就是古驛站留下的印跡。


現在,各地有不少古驛站地名及建築留存,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尚有保存較好的雞鳴驛站。

至於赴京參考的舉子,則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行安排旅途事宜了;後期則可以使用驛站乘公車了,於是發生了晚清轟動中外的康有為“公車上書”事件。



z山海


古代地方官還沒有陷入文山會海,也沒有技術條件開電話網絡會議,在自己的任職地點把自己的分內之事做好就可以。

開會是京官的事,那叫做上朝,會議精神自有專門機構傳達,按照重要程度給你快速或慢速送到地方上,你老老實實照做便是。

做地方官的這一輩子沒有特殊問題意外情況,除了當年考取功名時要過殿試那關,那段人生必須要在京城度過,其餘的人生只有奉詔才可入京,很大概率是進入皇帝考察視野,要給你升升官或找你的茬問罪幹掉你。級別不到封疆大吏的檔次,皇帝才懶得見你呢。不用說入京,就連離開自己的任職地點,也必須先打報告請事假病假。

在皇帝的統治思維和制度設計裡,你地方官就不應該結交京官,有這種想法和實踐的地方官一定心裡有鬼,要麼是想勾連造反,要麼是想跑部錢進,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地方官要是非經奉詔,擅自入京,管你見誰不見誰,輕者判你擅離職守,褫奪官位,重者跟武將入京一個待遇,視同造反,腦袋不保。

在京的官員就不一樣了,到了一定官階,你必須上朝面聖,不想見皇帝也不行。

在唐代,五品京官必須上早朝(監察御史類的低階官員也在此列),九品以上的每逢初一十五上大朝。

明代和清代,四品以上的京官必須上早朝。

從制度方面看起來,地方官似乎被杜絕了相互結交、跑官要官的可能性,但在實際上,大家都有變通之策,那就是駐京辦。

駐京辦的作用從古代到近代都很重要,送禮行賄、打聽風聲,沒有比這個部門更能擔當了。

漢代時,駐京辦是制度化的一種機構設置,各地藩王和郡必須要有駐京辦,藩王的駐京辦叫做國邸,郡守的叫做郡邸,考核地方官政績、選送地方人才、上傳下達,連辦公帶住宿,職能全面,享受國家財政撥款。

唐代時,州級別以上的地方政府也都要向京城派出駐京辦,但駐京辦工作人員和各種開支中央政府不再負擔,改由地方政府自行負擔。中書省將每天的政策內容等需要讓地方上知道的文件統一編成朝報,公開發布,各地駐京辦就做成手抄報,彙編後再通過驛路系統往回傳達。頭腦靈活的駐京辦主任,還在手抄報裡夾帶地方官需要的私貨信息,儘量使地方官能從手抄報中得到更多對個人升遷有益的提示。

到了明代,朝廷看出了地方上設置駐京辦的壞處,取消了這種機構設置,改設“通政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駐京辦機構只好轉入地下,改為民間會館的形式,但實際上仍然充當了駐京辦角色。


歷來現實


古代人除了進京趕考、皇帝宣召、叩謝隆恩,沒聽說過還需要按時按點的進行開會啊,天下大事,悉決於皇帝一人而已!


難道說他們也跟現在一樣,需要按時按點的到當時的京城聚聚、開開會什麼的,古代的皇帝都這麼開明瞭,是不是要選一撥召進京吃吃喝喝玩玩,順道再把自己娶老婆娶幾個老婆的事情跟他們商量一下?(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顯然不能,不說古代官員進京出京的機會並不多,就說皇帝也不可能老召見這些奴才商量事情不是,除了京官以外,就連封疆大吏譬如說地方督撫的級別的官員,都不一定有太多到京城開會的機會,就是讓他們去了,那也是皇帝有事情找他們,讓他們來聽旨,而不是來聽他們意見,跟他們商量呢!


一句話,讓你幹啥幹啥就是了,還開會,聽會還差不多,話說回來,其實古代的交通也不是那麼的不堪,還不是離現代比較近的朝代,從封建一統的秦朝開始說,當時就有數條通往全國各重要隘口和城市大道存在。

要是事情緊急非得往京城走一趟的話,耐住性子,壓住寂寞,近的三五天,遠的仨五月還是能夠到達的,而且沿途都有驛站提供住宿和改換馬匹的服務,雖然路途遙遠,但基本的保證還是有的。

去京城除了走大路,再一個就是坐轎子坐車唄,能被皇帝叫去“開會”的,非富即貴,而且是大富大貴,不像進京趕考的窮書生,靠兩隻腳慢走,官員基本上轎子馬車,古代車子減震技術不太好,只能靠被褥讓路途變得不那麼辛苦了!


歷史三日談


古代交通工具最快的是馬,而且馬的費用比當今的勞斯萊斯的費用還貴。走長途很少有人用馬,長時間坐馬背其實也很辛苦。多是用來馱行李。結論是,人是步行或有時變換水路而行。還有就是以前的人,沒有普通話,語言不通走路是很危險的,所以必須結伴大夥一起走。要求限時間的去開會,是不現實的,應為行期很難按時。去趕考的都要提前半年幾個月就開始去了。


半世紀大道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車馬多簇簇。

上面這句話也向我們說明了通過十年寒窗讀書考取功名,便能夠獲取一些社會財富。而這些社會財富包含了散發著金屬光澤的黃金,亭亭玉立的美女,享之不盡的糧食,和便於出行的車馬。

在古代,文臣和武將有著明顯的區分,做官也分為京官和地方官,京官自然很容易接觸到權力的核心層並且只要官銜夠高都能夠直接見到皇帝,但是這些地方官在每逢國家有重要會議時,是如何進京參加會議並且朝見皇帝的呢?


首先,古代有專門負責傳遞信息的驛卒和供驛卒吃飯和休息並且更換馬匹的驛站。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聽到800里加急等字眼。指的便是一些重要的消息,需要快速地傳遞到中央統治者皇帝和相關部門大臣的手中。因此一般情況下,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與皇帝溝通的方式都是採用專門負責送信的驛卒在中間傳遞。

而如果真的有人事變動,或者重要的事情,需要地方官員進京辦理。則一般要提前準備很久並且收拾好隨身的行李,因為往往從地方到中央需要較長的時間,這期間有著各種開支和費用。而進京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根據身份的不同,出門遠行的方式是不同的,先說走旱路的情況。一般遠行的原則,文官乘馬車,武官騎馬。當然有時為了加快行進的速度,文官可能也會選擇騎馬進京。因此並非是絕對的,有時一些較小的地方官或者家境比較清廉的地方官,也會選擇騎毛驢進京。是的,你沒有聽錯,毛驢在古代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

另外一個便是走水路。倘若從一些水系發達的地方進京。很多情況下也會乘坐船隻,經自然河流進入到京杭大運河,然後抵達首都。比如說明清時期,南方的管理往往會選擇先乘船進入京杭大運河,然後北上抵達首都北京。清朝末期的湖廣總督張之洞就曾經奉詔進京朝見慈禧太后。張之洞便就先沿著長江乘船順江而下抵達南京,然後從南京乘坐輪船北上。

當然到了清朝後期。當時國內已經開始建設鐵路,並且運行火車,因此也有一些官員開始選擇乘坐火車前往北京。只是這樣的日子沒有存在多久清朝便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