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少數民族文字你都認識嗎?

人民幣,大家每天都在用,從一元錢到一百元,背面右上角都有四種少數民族文字以及漢語拼音。可是,也許沒有幾個人知道每種文字都是哪一個民族的文字,看著都面熟,就是叫不上來。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在北京昌平居庸關雲臺石刻上,刻寫著六種文字的佛經,他們都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呢?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今天,跟著我來看一看歷史上那些還在用和消失了的各族文字。

文字是書寫語言的符號,它產生以後,克服了語言的時空限制,擴大了信息傳播,增加了文化積累,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主體(回回語、滿語除外)主要部分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外,有29個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是中國文字史的重要部分,有的民族使用一種以上的文字,如傣語使用4種文字,29個民族共使用54種文字

藏、彝、蒙古、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朝鮮、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們大部分已經有比較規範的習慣用法,使用範圍較廣,影響也較大。苗文和壯文雖然創制時間不長,但使用人數也較多。

以下先介紹古代少數民族的文字,他們多數已經消失或者無人能夠釋讀了。

一、匈奴文:

馳騁草原數世紀的匈奴民族,至今還沒有考古發現該民族留下用自己文字寫的任何典籍、文獻和碑刻銘文。但近年來,在蒙古草原,包括大漠南北巖畫中,在其古蹟墓葬遺物上所留下的一種獨特的文字符號系統,我們也叫匈奴文。而目前所蒐集到的匈奴文主要來自三個地方:一是北歐地區,如匈牙利地區、前德意志國和斯堪地納地區、保加利亞地區等;二是蒙古國,如阿爾善巖附近、查干河地區、託木斯圖山岩畫中等;三是中國境內。但是目前匈奴文仍然沒有辦法釋讀。所以也不能確認這些符號就是大家認為的匈奴文。

二、鮮卑文

《隋書·經籍志》中有關於使用鮮卑語翻譯中國傳統漢文書籍的記載,共記有《集解論語》、《集註論語》等108部圖書,447卷,此外在唐朝初期編纂《隋書》時還統計另有亡佚圖書135部,569卷。但是以上這些鮮卑語圖書無一本傳世至今,故其文字無法考證。

三、柔然:

早期無文字,不識書契。《宋書·索虜傳》雲:柔然“不識文書,刻木以記事,其後漸知書契,至今頗有學者”。但後期有些大臣可能會使用漢文書寫來往信件。

四、回鶻文

又稱畏兀兒文。是公元8至15世紀維吾爾族的文字,用以書寫回鶻語。回鶻文為全音素文字,由18個輔音字母及5個元音字母來拼寫字詞。字母在詞頭、詞中、詞末會有不同形狀。回鶻文由上至下拼寫成列,列與列由左至右排。成吉思汗興起後,曾以回鶻字母拼寫蒙古語,成為回鶻式蒙古文,而滿文則借自回鶻式蒙古文字母。

由於擅長通商的維吾爾人通曉諸族語言,被元朝及四大汗國採用為書記官員,回鶻文在四大汗國變成緊次於蒙古文的官方語言。到了帖木兒興起,回鶻文被上升為官方語言,大量伊斯蘭化時代用阿拉伯字突厥語寫成的著作被改為用回鶻文字母書寫。然而,隨著帖木兒汗國衰落,回鶻文在中亞漸漸衰落。

吐魯番、哈密及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維吾爾人繼續使用回鶻文,繼續信奉回鶻佛教。到16世紀東察合臺汗國吞併了明朝保護的哈密衛,吐魯番及哈密的佛教被消滅,只殘存河西走廊一帶裕固族先民仍然信奉回鶻佛教、使用回鶻文。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現存最後見到的回鶻文記錄是1910年沙俄學者馬洛夫(S. E. Malov)在甘肅酒泉文殊溝發現的一本回鶻文《金光明最勝王經》(金光明經)寫本,共397頁。此寫本的跋文寫著“大清康熙二十六年 ...”(Dai Ching Kang-si yigirmi altinc yil ...),即公元1687年。

五、契丹文

遼朝(916~1125)建立不久,即先後創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文字。 前者創制於遼太祖神冊五年(920)。後者相傳為太祖弟耶律迭剌所創制,制字年代略晚於大字。主要用於碑刻、墓誌、符牌,著諸部鄉里之名以及寫詩譯書等項。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金朝滅遼後,契丹文字繼續使用,而且在女真制字的過程中起過很大的作用。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詔罷契丹字”。從創制到廢止,前後共使用二、三百年,隨著哈剌契丹(亦稱黑契丹)建立的西遼(1124~1211)滅亡,終於成為死文字。契丹文圖書全部湮滅,只有宋代王易的《燕北錄》和元末明初陶宗儀的《書史會要》裡收錄的幾個描畫的契丹字。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契丹文字與中國著名的東巴文、仙居蝌蚪文、夜郎天書、岣嶁碑、巴蜀符號、倉頡書、夏禹書、紅巖天書一樣,成為二十世紀的不解之謎。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六、地方羌族象形文

這些羌文不普遍,只使用在少數地區或者少數人手中,還有已經失傳。

著名的有羌族釋比圖經,很具有考究價值,另外還有不同種類的象形符號,這些都大多掌握在釋比手中。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七、東巴文:

是一種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主要為東巴教徒傳授使用,書寫東巴經文,故稱東巴文。納西話叫“司究魯究”,意為“木跡石跡”,見木畫木,見石畫石。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東巴楔形文字手抄本《創世紀》(10張)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態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態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但亦能完整紀錄典藏。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東巴文是居於西藏東部及雲南省北部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東巴文源於納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書的《東巴經》。由於這種字由東巴(智者)所掌握,故稱東巴文。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東巴文有1400多個單字,詞語豐富,能夠表達細膩的情感,能記錄複雜的事件,亦能寫詩作文。東巴文被稱之為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東巴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並進行數碼記錄。

以下是目前在使用的

活文字

1、蒙古文:

蒙古族使用的是傳統蒙古文和託忒文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蒙古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族通用的一種拼音文字。是在回鶻字母基礎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讀音、拼寫規則、行款都跟回鶻文相似,稱作回鶻式蒙古文。現存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文獻中,年代最早的是《也松格碑》。但至今尚未發現直接記載早期回鶻式蒙古文字母表的文獻資料。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據中外史乘記述,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蠻部以後,蒙古族開始採用回鶻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這種書寫系統是現行蒙古文字的前身,現在稱作回鶻式蒙古文。其字母讀音、拼寫規則、行款都跟回鶻文相似。回鶻式蒙古文字母表至今尚未發現直接的文獻記載。拼寫時一般以詞為單位,上下連書。字序從上到下,行序從左到右。標點符號有單點(相當於逗號)、雙點(相當於句號)和四點(用於段落末尾)3種。現存用回鶻式蒙古文寫成的文獻中,最早的是《也松格碑》(1225)。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頒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稱“蒙古字”,今通稱“八思巴文”)後,回鶻式蒙古文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元代後期,回鶻式蒙古文又逐漸通行。到17世紀時,回鶻式蒙古文發展成為兩支,一支是通行於蒙古族大部分地區的現行蒙古文,一支是隻在衛拉特方言區使用的託忒文。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託忒文主要的使用範圍是巴音郭楞的蒙古族人民和新疆各地蒙古族人民。

2、藏文:

指藏族使用的藏語文。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支,適用地區主要有:中國境內的藏族人,以及尼泊爾、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境內的一部分。藏語主要分衛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區。儘管方言各異,讀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統一的,書面語通用於整個藏族地區。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歷史之悠久在國內僅次於漢文。它是一種拼音文字,屬輔音文字型,分輔音字母、元音符號和標點符號3個部分。其中有30個輔音字母,4個元音符號,以及5個反寫字母(用以拼外來語

在松贊干布的治理下,吐蕃經濟一天比一天發達,實力一天比一天雄厚。不過有一個大問題讓他非常惱火,就是吐蕃當時有文字,但沒有統一的文字,沒有辦法發佈政令,沒有辦法書寫法律,沒有辦法翻譯佛經,也沒有辦法和周邊鄰近的邦國進行書信聯繫。不少國家派來使節,送來豐厚的禮品,還有用各種文字寫的書信。吐蕃王臣們也給他們準備了回禮,不過沒有辦法寫回信,只好通過翻譯口頭回答幾句,就把使節們打發走了。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其實,松贊干布從繼位開始,就想創制吐蕃人自己的文字,先後派出過幾批大臣,帶著大量的金砂、金粉,到南亞、西亞學習文字的創制方法。去的人,有的在途中被強盜殺害,有的在森林中被老虎吃掉,有的中暑得熱病死亡。剩下幾個,都是兩手空空地回來了。松贊干布想起了一個能人,名叫吞米·桑布扎。他從小聰明伶俐,又有吃苦精神。他走遍南亞各地,最後找到了精通聲明和文字學的大師婆羅門李敬,恭敬的跟著李敬學習了3年。學成歸來,在松贊干布特意為他修建的9層樓的宮堡,工噶瑪如裡創制文字,他仿效蘭扎文創制了藏文楷書體,仿效烏爾都文創制了藏文草書體,松贊干布第一個拜吞米·桑布扎為師,帶頭學習和掌握藏文。

3、維吾爾文

指維吾爾族使用的拼音文字。維吾爾族在歷史上使用過突厥文、回鶻文、察合臺文。中國維吾爾族在二十一世紀使用的維吾爾文是在晚期察合臺文基礎上形成的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20世紀30年代以後維吾爾文經過幾次改進,最近的一次是在1983年。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現行維吾爾文有32個字母,自右至左橫書。每個字母按出現在詞首、詞中、詞末的位置有不同的形式。

4、苗文

1905年英國的傳教士伯格里來到我國石門坎苗族地區因傳教所需,用苗族服飾上的一些圖案符號和拉丁字母,以石門坎為標準音點創制的拼音文字,流行於川黔滇苗區。苗文是使用26個拉丁字母拼寫而成,分為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20世紀30年代,苗族聚居區中心地帶的貴州雷公山發現的這一塊殘碑,被稱為“苗文碑”。現存貴州省博物館。其字形類似隸體漢字,經與漢字體系的諸種文字比較,均不可識。清朝《洞溪纖志》中說:“苗人有書,非鼎種,亦非蝌蚪,作者為誰,不可考也。”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苗文舉例

Xaot nad raot niex draik raot xaot.

(今年又逢好年景。)

5、彝文:

彝族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大約在魏晉南北朝前後成為單一民族,並可能已經創造了自己的文字,成為中國歷史上創造了本民族文字並現今仍在使用的幾個少數民族之一。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彝族群眾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韙書”。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明清兩代不少書裡說,這種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彝文最興盛的時期是從明代以後才開始。彝文文獻書寫格式為左起直行,多無標點。爨文的造字方法和漢字略似,有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也有同音假借,獨體字多,合體字少,一個字形表示一個意義,其總字數多達萬餘。

6、壯族

古壯字也叫土俗字,產生於唐代,是由壯族一些受漢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師)藉助漢字或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的。古壯字民間普遍使用的有4800多個字。現在看得到的最早記錄是唐代689年的石碑《六合堅固大宅頌》,1957年以後,壯語有了應用羅馬字的壯文,幾乎不使用方塊壯字。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方塊壯字比漢字還要難寫、難讀、難記。這三難本是漢字的嚴重缺點,而方塊壯字大多是用兩個以上繁難的漢字組合而成,因此更顯得筆畫繁多,結構複雜,非常難寫;此外,還有許多字不能見字讀音,必須一字一字地認記,進分難讀。到了1980年代後期,由於壯文的特殊字符在當時的計算機水平來說,對壯文信息化造成了妨害,政府又修訂原有的壯文,將特殊字符用兩個拉丁字母來標示,並將一些罕用的字母當作標調符號使用。這就是現時的壯語文字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7、布依文

中國布依族使用的文字,布依語稱 Selqyaix。隨著2008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布依文古籍被國家確認為“國寶”,布依族也被正式承認為中國18個具有自己傳統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布依族歷史上發明創制了幾種古文字(符號型、方塊型、CV型、拉丁字母型), 主要用於本民族宗教經文“摩經(sel mol)”的書寫。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布依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1956年又制訂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布依文方案。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8、朝鮮文

創制於1444年1月。在此以前,長期使用漢文,言文不一。創制當時名“訓民正音”,簡稱“正音”文字,又名“諺文”。現在韓國稱之為“韓文”。 文字類型: 字母文字,但用這些字母拼寫,就拼成一個個方塊形音節字。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9、白族:

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一種利用漢字改造而成的文字記錄白族語言,形似漢字的構造,現在稱其為“方塊白文”。方塊白文由於不規範以及記錄規則的缺失,現在已經基本失傳。目前,白族所使用的文字為利用拉丁字母拼寫語音的文字,稱為“拉丁白文”或“新白文”。

10、水書

水族的文字, 水族語言稱其為“泐睢”,由水書先生代代相傳, 其形狀類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來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水族文字與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夏陶上的符號有相通之處,水書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讀其含義,這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重視。進而提出了水族先民來自北方和夏陶符號是一種文字的可能性。2002年3月,“水書”納入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如果每個水文字單字至少有1個異體字計算,那麼水文字總量約有1600個。

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你都认识吗?

水書研究的重大突破令人欣喜,但水書的保護難以讓人樂觀。貴州省水家學會副會長、水書專家蒙熙林告訴記者,貴州省境內估計有水書2萬多冊,荔波檔案局有6400多冊,三都縣收集有5000多冊,還有1萬多冊散落在民間,由於經費嚴重不足,徵集難度特別大。雖然荔波已投入100多萬元,但也只是杯水車薪。而且水書研究逐漸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來自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的某些專家不斷從民間收購水書,一批珍貴水書正在流失。

11、納西族使用:東巴文、哥巴文、瑪麗薩文、納西文。

12、景頗文:

是1895年美國傳教士漢遜創制的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這套文字進行了改進。1958年後,用這套改進後文字在景頗族地區的小學進行教學和在社會上進行掃盲,使用面不斷廣大,已經基本規範化。

景頗文:Hkanghkyi zon share ra ai

漢語意思:要象獅子一樣英勇。

一些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為了保存並發展民族文化,千方百計地創造文字。50年代,政府組織語言學專家先後為壯、布依、彝、苗、哈尼、僳僳、納西、侗、佤、黎等10個民族制訂了14種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80年代根據本民族的要求,又為白、獨龍、土家、羌、基諾等民族設計了拼音文字方案。

關注請長按二維碼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