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旬“喀秋莎”,7歲隨父母來華,已經在中國生活了80多年


2017年元旦過後,在淄博市張店區南定鎮漫泗河村居民劉墨蘭家裡,鎮上工作人員一進屋就拉著老人的手噓寒問暖詢問老人日常起居,併為老人帶來了米、面、花生油及慰問金。劉墨蘭,山東淄博市張店區南定鎮漫泗河村村民。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洋名字”——尼娜,對於這個稱呼眾多網友似乎更耳熟能詳,只因尼娜奶奶的一個“習慣”。

初見尼娜奶奶時,她身著花色大棉襖、挺直的腰板、穩健的步伐,頭頂一頂灰白相間的帽子,整個人乾淨利索。加上一口流利的漢語,乍一看,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老太太,仔細觀察,才能從她的那雙眼睛裡看出來區別。“快坐,別站著,坐下說話”老人笑著連忙招呼記者坐,交談中瞭解到,尼娜奶奶已經年過九旬,眼不花、耳不聾。

“我在漫泗河已經生活65年了,這裡就是我的家。”說著,劉墨蘭講起了自己的經歷,她的俄文名叫尼娜,1926年生於前蘇聯沃洛格達省瓦赫涅沃村,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俄羅斯人,七歲時,尼娜和父母遷至中國。17歲時結識並嫁給了丈夫劉春書。幾經輾轉,隨丈夫回到山東淄博老家,至當時已在中國生活84年。劉奶奶人生經歷曲折,具有傳奇色彩被媒體稱為在中國的“喀秋莎”。


“奶奶,您有沒有想過回到俄羅斯?”記者問,“我在中國生活的很好,不想回去了。”尼娜奶奶用非常肯定語氣回答了記者問題。期間,尼娜奶奶還用俄語說了幾個簡短的詞語,併為記者清唱了一段俄羅斯的民謠《喀秋莎》。“來這中國這麼多年,很少說俄語,記不太住了。”尼娜奶奶笑著說道。

“來到淄博,日子過的平淡幸福,由於沒有生育,我與丈夫便收養了一子一女。”尼娜奶奶告訴記者,雖然兒子、女兒都不是親生的,但她對子女都不錯,跟親生的一樣。如果不是前些年自己丈夫說出來這事,外人根本不知道這兩個孩子不是親生的。因為後來需要落戶口,丈夫就給她起了箇中文名字,劉墨蘭。

後來,兒女先後成家。尼娜本以為從此就能夠跟丈夫過上清閒的好日子了,但這個時候,丈夫卻病倒了。丈夫在尼娜的精心照顧下,在病床上躺了15年,最後還是離她而去。前些年,女兒、女婿、兒子又相繼去世。現在,兩個孫女都有了自己的家,為了更好的照顧尼娜奶奶,兒媳一直跟她生活在一起。


“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我吃的藥一沒有了,孫女、孫女女婿就給我買來,還給我買排骨、魚。平日裡還有兒媳婦照顧著我,家裡真是啥都有,我過的好著呢。”老人笑著說,村領導對她也很照顧,第一批就給她辦理了低保,生活沒問題。在與老人的對話中,記者感受到,雖然尼娜年輕時遭遇的顛簸和艱辛,但老人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早已化作了老人臉上那一道道深深淺淺的皺紋。

臨近下午,尼娜奶奶準備為自己準備晚飯。拿菜、摘菜、切菜…雖然年過九旬但幹活不拖沓很是利索。“我不願意給孩子添麻煩,我自己能照顧自己。”尼娜說,孩子們的日子也不算富裕,自己也幫襯不上什麼,自己不喜歡麻煩孩子。記者在尼娜奶奶家中看到,老人生活佈局規整,院子裡種著菜養著雞。而在屋門口還用一輛塑料布蓋著的一輛三輪自行車。“好久不騎了,以前我都是騎車出去轉轉,撿撿東西、菜葉,撿來的東西可以賣了掙錢。”

尼娜奶奶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勞動著,身體還好著呢,一閒下來,身體受不了。孩子們不太願意她出去撿東西,可尼娜奶奶覺得能動彈,在家裡悶著不行。村裡也有人勸她出去跳跳舞啥的,可尼娜認為自己活了這麼大年紀了,還沒跳過呢。“這樣的生活挺好的,自己能照顧自己,還能幫幫孩子們。”尼娜奶奶說道。


“奶奶,現在大家都認為你靠撿破爛為生。聽您這麼一說我明白了。就是您這個習慣你不捨得丟下。”面對記者的話,尼娜奶奶笑著說道,“對啊,從我丈夫生病期間我就偷偷撿東西,大家不用的東西丟了怪可惜,我撿來賣了還能掙錢又能鍛鍊身體,這不是好事兒嗎。”

當記者轉述網友對尼娜奶奶這種生活的評論時,她表示出不理解反覆強調自己過得很好,只是自己閒不住。“我的低保卡孫女幫我保管著,隨用隨取,今天村裡又剛分了麵粉。”原來,尼娜奶奶的這個“習慣”她已經堅持了好多年,在她看來這並不是為了維持生計,而只是她節儉生活的一種“習慣”。

在近幾個小時的相處中,感受到雖然老人經歷豐富,受過不少苦,但她言談舉止很有風度,對生活的態度也很樂觀、平和,這使在場的我們非常感動。採訪結束,記者準備離開,當問及家裡有什麼困難時,尼娜奶奶說:“謝謝政府對我的照顧,也謝謝社會上的好心人,我很好,謝謝大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