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拼多多运营讲解 第十五讲 电商法究竟讲了些什么

电商法出台了 搞的所有电商人都人心慌慌的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文字有点多

史上最全拼多多运营讲解 第十五讲 电商法究竟讲了些什么


第一,电商法到底说了什么?

整个电商法大家应该都看了,内容没有太过复杂,基本上是一些常见的法律条文。整个电商法里很多内容是现成的,也就是其他法律条文里面都有的。比如你要办营业执照,中国本来就规定做商业就要做营业执照。

电商法只是把与电商相关的内容集中一下,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那么为什么要出台电商法呢?

内容都是意料之中的,其实它还有一个功能是规范市场、宣誓地位,当然宣誓的是有关部门的地位,“你们要归我管”,这是在中国常态化的东西。

比如滴滴出事之后也是一样,“你们要规范,你们要听我的,我要给你们制定一定的运作规则、市场规则”,不然这个职能部门就没有用,不能闲着没事干,否则也显示不出有关部门的权力。

史上最全拼多多运营讲解 第十五讲 电商法究竟讲了些什么


| 什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做什么? |

这里首先提到一个东西,电子商务,什么是电子商务?

通过法律规范做了一个很明确的说明,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服务也是一种商品,比如我帮你改一个钻石,比如我帮你催奶,这些都是服务)、经营活动。

法律提出了一个特别的点,有些东西不在电子商务的范畴内,其实这些也是通过互联网来运作的,比如文化产品服务、电视节目、新闻出版,包括金融产品这一类,这些没有规范在电子商务内。

原因是很早就有相关的金融类的法律、关于新闻出版、电视节目等的法律,因为这些产品更敏感、更需要管控,比如引进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这些当然是要控制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是有专门的法律来规定的,有专业的市场来控制。

我们可以有刷单的内容,大家不用避讳,刷单是电商中避不开的话题,虽然我不去做,但是不代表大家不要去做,因为如果你效果好就还是可以的。

| 新电商法目的 |

制定电子商务法,首先要有一个目的,从高层来讲,它是要鼓励创新商业模式,推进商业技术研发。

这两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推进商业技术和模式的研发,包括支付宝就是创新,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一定的市场沉淀的。这都是法律的目的,推进、增进、鼓励、增进诚信体系建设(包括评价建设、恶意退货等,这都可以变成诚信体系的指标)。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消费升级,这么多年来阿里一直在做,比如质量提升一点、服务更好一点。

大家可能感觉不到,2003年刚有淘宝,到2006年快递还不发达。当时收到快递甚至有可能是EMS件。第一,卖一单东西是赔钱的,因为卖的是二手货;第二,15天收到货的时候,大家觉得还能接受,人都没看到,能把东西买到就不错了。但是现在你再看,如果15天收到货你是什么想法,可能心中就一万个草泥马飞过去了

法律对地方职能部门有一个规范,不能线上线下不同地对待,要一视同仁,它们都是商业。

法律把电商提升了一个地位,原来电子商务不被正视,现在从法律层面给它一定的地位,线上线下应该一样地去处理,不能经常没事干对电商进行检查、制约,这样的电商都是会出问题的。

史上最全拼多多运营讲解 第十五讲 电商法究竟讲了些什么


那么谁是电商?电商要做什么?

首先是公司、自然人、非法人组织,首先我们不用考虑组织,基本上要么是个人,要么是法人,法人就相当于公司。这样的人或者组织卖东西、卖服务或者帮助别人卖的就是电商。

也就是说,这个法律适应的是电商,淘宝也是电商,马云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电商,我们是帮助电商的。现在规定帮助别人的也是电商。

| 卖家要办理登记 |

我们看到一个规定,就是办理登记,只要你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就要去办相关的市场登记,比如营业执照或个体工商户。

什么样的情况不登记呢?

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比如你家养了十只鸡,每天生产十个鸡蛋,你顺手把它在网上卖掉,这就没必要登记。

家庭手工品,比如你在家糊几个灯笼或者画一些画在网上卖掉,这些是不用做市场登记、做营业执照的。

还有一些比如手工艺、帮别人做服务、劳务输出,如果不是常态化或是很大销量的,零星的小额交易都是不需要的,个人销售的农产品量不是特别巨大也不用登记。

这个范围将来会出法律的解释,比如月销量低于十万元的不用登记,这些都会有规定。到时候也会有对平台的一些规范,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登记,基本上跟现在是差不多的,除非是你主动想登记,主动登记肯定也有好处。

史上最全拼多多运营讲解 第十五讲 电商法究竟讲了些什么


有不懂的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