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李詠和癌症抗爭了17個月,還是去世了,享年50歲。

10月29日,李詠的妻子哈文更新微博,稱在美國堅持了抗癌17個月的李詠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配文“永失我愛”,讓人倍感心酸和難受。

仔細想想,確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到李詠的消息,上一次大眾提起他還是他換了一個新潮的髮型。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那陣子看上去年輕又精神的他,其實已經默默的在和癌症進行抗爭了。

去年8月份,妻子哈文還曾發文希望科學家們能研發出癌症疫苗,可惜......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沒有任何的消息就這樣突然的去世了讓很多網友都受不了,大家也很關心他到底是什麼時候患上癌症,患的是什麼癌症。不過,這些也都不重要了,對於我們每個人,在為李詠惋惜和心痛的時候,更應該審視自己的健康,讓自己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更合理、科學一點,也是為身體健康多上一份保險。

WHO的數據,全球每年大約有1400萬人被診斷出癌症,大約820萬人因病發癌症死亡。儘管數字如此之高,但是在腫瘤學專家們眼裡:腫瘤死亡的原因1/3是嚇死,1/3是治死,1/3是病死;且如果合理膳食,營養素攝入量達標,運動量適宜,1/3 的腫瘤發病可以得到有效預防控制。

14條靠譜的防癌建議

為了更好的預防癌症,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AICR)和中國抗癌協會都先後結合自身國情,參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WCRF)的標準制定了一些預防癌症的建議。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美國防癌10條

AICR與WCRF客觀且全面分析了全球7000個符合其標準的科學文獻,並根據相關研究中最強有力的證據,出版了一部極具權威性的專家報告《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提出了預防癌症的10條建議:

1. 只要沒到體重不足,減肥就是你的頭等大事兒

保持健康的體重無疑是預防癌症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否則體內的脂肪就會像“激素泵”一樣,引發高於正常水平的胰島素、雌激素和其他激素釋放到血液中,促進腫瘤的生長。

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可增加11種癌症風險。其中成年女性體重每增加5kg,絕經後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11%,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39%,卵巢癌風險增加13%;成年男性體重每增加5kg,其結腸癌風險增加9%,腎癌風險為正常體重成年男性的1.42倍。

而一項納入64000名女性的觀察性研究則發現,BMI<25 kg/m?的女性乳腺癌發病風險降低20%,25≤BMI<29.9 kg/m?的女性乳腺癌發病風險降低30%。因此推薦在正常的BMI範圍內(18.5-23.9),儘可能保持更低的體重指數。

2. 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千萬別久坐

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激素水平、新陳代謝能力、增強免疫力,不僅能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而且相比缺乏鍛鍊的人,達到最低運動推薦水平(每週代謝當量7.5~15)者癌症死亡風險可降低20%。

因此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都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建議每天至少60分鐘的身體活動或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3. 拒絕含糖飲料,限制高能量食物攝入

選擇健康的食物和飲料,而不是那些添加了過多糖分和脂肪的高能量食物,這可以幫你避免超重或肥胖導致的癌症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AHA)在Circulation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聲明:2009-2012年期間,美國兒童和年輕人每日食用的添加糖含量平均達到80g,且攝入量的增高與兒童/年輕人的肥胖和疾病風險增加相關。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因此建議2-18歲的兒童/年輕人每日糖攝入量應不超過25g;2歲以下兒童飲食中不應包含添加糖;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推薦喝白開水為主,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4. 每頓飯2/3的植物性食物

WHO聲明:癌症發病因素中60%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方式,而這60%的因素中,飲食習慣居於首位。

研究發現:蔬菜和水果攝入太少可導致口咽癌症、食道癌、肺癌和胃癌。每天進食水果100g以下的人,比每天進食超過100g的人胃癌發病率至少高2倍;而纖維攝入量低則容易導致結直腸癌,如果每日攝入纖維量低於6g,其直結腸癌發病率比攝入高於6g者至少高85%。

因此建議,每頓飲食至少有2/3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其中水果攝入量是每天300g以上;高纖維食物中,芹菜、蘋果、胡蘿蔔、白菜、筍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可幫助保護體內的正常細胞不受損傷,從而減少癌症風險。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5. 限制紅肉攝入,避免加工肉製品

豬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動物肉類為紅肉。WHO將紅肉列為IIA類致癌物,將加工肉類列為I類致癌物,它們主要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生。

此外還有研究發現:每天多吃50g加工肉製品,癌症的發病風險會升高11%。專家建議,每週紅肉及加工肉製品的攝入不超過500g。

6. 嚴格限制酒精攝入量。

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酒精可增加乳腺癌、腸癌、肝癌、口咽癌、食管癌和胃癌這6種癌症風險。

7. 保持低鹽飲食。

AICR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小於6g。在食物的保存上,應選擇不需要使用鹽的製冷、乾燥、灌裝和發酵等其他技術。

8. 不依賴營養補充劑預防癌症。

健康人群服用營養補充劑可以降低癌症風險?大錯特錯!

一項隨機性臨床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葉酸可增加癌症的發病風險,特別是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β-胡蘿蔔素可增加肺癌和胃癌的發病風險;硒可增加非黑素瘤皮膚癌發病風險;維生素E可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

所以我們應當儘量從飲食中獲取必要的營養素,只有在臨床表現或生化指標提示營養素缺乏時,才需要考慮服用營養素補充劑。

9. 母乳餵養,讓媽媽和孩子更健康。

研究發現,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孩子都有好處。不僅能降低母親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還能幫助保持嬰兒的健康體重。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堅持母乳餵養6個月。

10. 癌症倖存者的健康生活指導。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幫助癌症患者更好的康復並預防癌症復發,癌症患者應遵循專業的癌症預防建議,形成健康的膳食習慣、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達到和保持正常體重,以促進整體健康狀態,改善預後,有質量地長期生存。

最後,一定不要吸菸!一定不要吸菸!一定不要吸菸!

中國防癌14條

中國抗癌協會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在《食物、營養與癌症預防》報告的中文版上,從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各個方面對預防癌症提出了14條建議。具體如下:

1. 合理安排飲食。在每天的飲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穀類豆類佔據飯菜的2/3 以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2. 控制體重。

國人的平均體質指數[BMI = 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整個成年階段保持在18.5-23.9之間,避免過重和過輕。

3. 堅持體育鍛煉。如果從事輕或中等體力活動的職業,則每天應進行約1h的快步走或類似的運動,每週還要安排至少1h的較劇烈出汗運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週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4. 多吃蔬菜和水果。

全年每日吃多種蔬菜和水果,每日達400g-800g,綠色蔬菜、胡蘿蔔、土豆和柑橘類水果防癌作用最強。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每天5種以上果蔬,常年堅持,才有防癌作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5. 澱粉攝入。

每日攝入的澱粉類食物應達到600g-800g,如各種穀物、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程度越低的越好。

少吃精製糖,提供的能量應限止在總能量的10%以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6. 不提倡飲酒。

如果要飲酒,成年男性應限制在25g以內,約2杯;成年女性在15g以內,約1杯(1杯的定義是啤酒250 ml,葡萄酒100ml,白酒25ml)。《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7. 肉類食品。

紅肉(指牛、羊、豬肉及其製品)的攝入量應低於總能量的10%,每日應不超過90g,最好選擇魚、禽類或非家養動物的肉類為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每週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

李詠抗癌17個月去世,這24條防癌建議一定要了解!

8. 控制油脂攝入。

少吃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較多的食物。植物油也應適量,且應選擇含單不飽和脂肪並且氫化程度較低的植物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優先選擇魚和禽。每天烹調油25-30g,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

9. 限制食鹽。

成人每日從各種來源攝入的食鹽量不應超過6g(約一啤酒蓋),其中包括鹽醃的各種食品,如醃白菜蘿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

10. 減少黴菌汙染。

應避免食用受黴菌毒素汙染或在常溫下長期儲藏的食物,盡力減少黴菌對食品的汙染。

11. 食品儲存。

易腐敗的食品在購買時和在家中都應冷藏或其他適當方法儲存。

12. 慎用添加劑。

食品中的添加劑、汙染物及殘留物的使用含量低於國家所規定的水平時,它們的存在是無害的,但是亂用或使用不當可能影響健康。

13. 烹調方式。

不要吃燒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和醃肉,燻肉只能偶爾使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

14. 營養補充劑。

大多數人在飲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議的前提下,而不用營養補充劑;補充劑對於減少癌症的危險性或許沒有多少幫助。

除了上述14條建議外,中國抗癌協會還建議:不吸菸和不嚼菸草,不鼓勵以任何形式生產、促銷和使用菸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