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开国皇帝当中,李渊是比较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也是大一统王朝称帝时最老的一个,已经五十有四。当皇帝的过程顺利的令人发指,从起兵反隋到登基称帝,仅仅用了短短十个月时间。

李渊何德何能一统天下?真的只是靠自己的好儿子?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山西蒙山大佛,李渊曾来此礼佛

李渊是个标准的二代,人生赢家。

李唐王朝的家谱,据他们自己说,要从当年的老子开始算起。汉朝名将李广也是李家的祖先,再之后李家建立了南北朝时期的西凉。李渊这一支,从北魏时期就是高官显贵,北周时期开国八柱国之一,关陇集团核心,世袭唐国公。

李渊七岁老爹去世,他就成了北周的唐国公。杨坚当上皇帝之后,李家继续受到重用,李渊的母亲是杨坚独孤皇后的亲姐姐,关系很近。

少年时期的李渊和其他贵族功勋子弟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文习武。先在禁卫军中历练几年,再外放当了州刺史。迎娶了同样出身名门的窦氏为妻,还留下了雀屏中选的典故。

李渊性格颇为豪放、宽容,加上他的出身,是一个社会上中下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的人物,四十年积累,李渊除了继承了家族的人脉,还建立了一个以他自己为核心的势力圈子。

家世、为人、性格、才干无可挑剔,标准的人生赢家。

要知道,集中一个家族的全部力量培养出的嫡系子弟,都接受了足够的教育,有丰富的经历,没有几个是白给的。反而胡作非为的二代是少数,是特例。

如果没有杨广,李渊可能会当一辈子大隋的忠臣。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隋文帝杨坚,李渊的姨夫

杨广想让李渊死,给了李渊起兵的理由。

隋炀帝继位之后,已经38岁的李渊正是壮年。杨广对这个比他大3岁的表哥颇为忌惮和怀疑,或许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时候心理上有过阴影,或许是李渊与前太子杨勇性格比较接近。

李渊各处为官多年,积攒下来的根底让杨广感到了威胁,曾经说过“李渊怎么不病死”。

李渊得知后,开始表现出枭雄的一面,假装纵酒享乐,接受贿赂来自污,就像一个普通的贵族高官一样。但是,造反的心思,估计在那一刻起就开始在李渊心中蔓延。

这时,李渊大约四十五岁。

杨广并没有合适的理由除掉李渊,只能继续使用,这就给李渊继续积聚实力的机会,并偶尔显露出一丝锋芒。

在镇压山西河东农民起义过程中,李渊几次大胜,收编数万人,势力大增。战斗中,李渊带十余骑兵迎战数千乱民,连射七十箭,箭无虚发。那时李渊已经四十九岁,但勇气、武艺和体力宛如少年;

在任右骁卫将军防御突厥时,李渊挑选精锐骑射士兵严加整训,伏击突厥取得大胜。那时李渊已经五十岁。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杨广南巡

太原起兵反隋,李渊把所有事情都考虑到了。

隋室气数已尽,杨广被困江都,群雄纷起,烽火处处,起兵反隋合天时;

周边环境最好,太原离长安很近,周边并无强大势力,一旦迅速占领京城,就能取得政治主动。这是地利;

多年生聚,大批人才围绕在李渊周围,不乏勇将良谋,这是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李渊具备所有条件。但在此之前,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兵马来源,借境内刘武周反叛和突厥南侵之机,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就地募兵,凑了三万人;

太原守将,不是一条心的就杀掉,李渊是太原最高军政长官,以勾结突厥为借口杀了忠于隋朝的太原守将,绝了后患,坚定了信心,也算是出兵祭旗;

儿女家眷,除了李世民在李渊身边,召回了李建成、元吉兄弟和女婿柴绍,安顿了家小;

突厥外敌,安排刘文静出使突厥,借兵、商议和谈。

无论是谁帮助李渊下定反隋决心,无论是谁帮助李渊完善整个计划,李渊作为反隋唐军最高决策者,已经把所有事情考虑到了。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太原龙兴晋阳雕像,中间是李渊更恰当

顺利的进军过程,直取长安。

得长安者得天下,进可挟天子以令诸侯,退可占据关中战略要地割据一方。李渊的战略意图很清晰,决心很坚定。

留下李元吉守太原老家,李渊带领李建成、李世民父子兵直奔长安。斩隋将宋老生过险关,败屈突通以安后路。一路前进,一路招降纳叛,各路豪杰也纷纷来投。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女儿平阳公主各自带着几万兵马来会和,刘文静也带来了数百突厥精兵。

唐军声势大振,总兵力达二十万,合围长安。

长安城下受阻月余,新招募的士兵战斗力太差,但长安隋朝守军同样是新兵,无力抵挡唐军进攻,李建成部将率先登上长安城头,长安城破。从太原起兵,到占领长安,仅仅五个月。

一尺之水,一跃而过。这时,李渊五十三岁。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西安城墙)

李渊还是对得起他的表弟的。

李渊初期目标实现,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幸福生活。几个月后杨广死在了江都,李渊得知这个消息后称帝,建立了唐朝。

李渊是杨坚、杨广的臣子,但杨广的后人已经不具备领导李渊的资格了。如果杨广不死,李渊应该不会称帝。

杨广死后,所有的反隋势力中,李唐实力最强,也最有正统资格。当时是皇帝与门阀共天下,皇帝只是最大的一个门阀而已。当杨家失去统治中原的资格之后,最强大的李家是天然的国家统治者。

这是从魏晋开始形成的习惯。

于是,无论是隋朝旧势力还是地方门阀,都对沿用隋制的李唐有归顺之意。同时,李渊废除杨广苛政,积极进取但并不过分压迫民力,也获得了底层平民和寒门家族的支持。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杨广剧照

运筹帷幄、掌控大局,李唐一统天下。

称帝之后的李渊,不再御驾亲征,毕竟也是个年近六十的老人了。几个儿子也可以分担很多重任,大儿子建成立为太子在内辅佐,二儿子世民统御大军在外征战。

诛李轨、灭薛举父子,占领陇右河西;败刘武周、宋金刚平定北方;大破王世充、窦建德收复洛阳;消灭刘黑闼和徐圆朗获得山东。

用时近十年,唐王朝基本实现中原统一。这个速度,在开国皇帝统一战争中,算是快的。

战略决策是李渊做的,后勤保障是李渊完成的,军制、人员补充、训练、军械都是李渊统管,李渊文治武功同样不次于其他开国皇帝。

只是未来的李世民光芒更盛,掩盖了李渊的光彩。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法门寺,李渊重建命名

过于自信,酿成了骨肉相残。

李渊早知建成、世民不和,但两个同样优秀的儿子让他无从选择。杨坚旧事也给了他极大的触动,太子地位不能轻易更改。

那时,李渊虽已年过六十,但筋骨强健,至少还能做十年八年的皇帝,再观察观察吧。天下兵马都在李渊手中,他并不担心儿子之间的不和会产生多大的麻烦。

但是,他没想到二儿子利用了唯一一个破绽,而且做的这么决绝。李建成的心腹,竟然投靠了李世民,而且是玄武门这个关键节点的守将。

于是,在玄武门李世民杀了建成和元吉;李世民的少数精锐通过玄武门进入皇宫,控制了李渊。这是李渊一生中犯的唯一一个大错,大事去矣。

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的李渊再也无法继续了,他未必无法摆脱李世民的控制,未必没有实力反击李世民。但至少天下还是李家的,与儿子拼个你死我活,百年之后可能连个上香扫墓的人都没有。

李家的兴盛,比李渊个人的荣辱更加重要。

如果拍电影电视的话,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桥段:李渊临死前,把手里一块令牌投入火中。而某个李世民亲信大将或者皇宫中的某个宦官侍卫,手中有同样的一块。

被忽视的唐朝开国皇帝,文治武功不弱于人,只是儿子更出色

唐高祖李渊献陵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