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前言:做律師要拿律師資格證,開車必須要有駕照,做老師也要考取教師資格證,但是,為人父母不用拿證,我們就這麼直接做了,而且要做一輩子!

我們應該都聽過托爾斯泰論家庭的這句話這句話: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無論從孩子童年的成長,還是未來一生的生活態度、價值取向來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分明就是一個鏡子一般的存在,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父母又在自己身上看到自己的父母……如此循環往復。然而,家庭教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好的家庭教育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的確,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而且誰都沒有經驗,所以往往會出現滿滿傾注的愛,變成滿滿傷害的結果,而每一個“問題孩子”出現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爸媽,一個問題家庭教育的存在。

最近幾日,孩兒他舅重溫了一遍央視拍攝的紀錄片《鏡子》,再刷這一視頻,又是感受頗多。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鏡子》介紹: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2年攝製,最終制作出3集,一共90分鐘的紀錄片。

孩兒他舅很喜歡這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然,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家明:15歲,是個網癮少年,不願上學,黑白顛倒。家明父親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可孩子卻一心想要“自由”。

@張釗:17歲,因談戀愛已輟學4個月,還阻止父母在家裡住,被制止後,他對著父母破口大罵。

@澤清:14歲,澤清是三個孩子裡最小的,但卻是表現得最平靜的,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他沉迷於網上下棋,面對母親的關心,他竟罵她“賤”,甚至動手。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這三個孩子被送到武漢的一所教育機構,本以為又是一出“變形記”,但萬萬沒想到,這次真正要改造的是父母。表面上是幾個“問題少年”,但背後卻是幾對“問題父母”。三個家庭,三對夫妻,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無論家裡是窮是富,他們的教育模式,存在著不一的缺失。

弗洛姆說:愛是一種使人和他人相聯合的能力,愛使人克服了孤獨和分離和感覺,允許他保持他的完整性。只有產生聯結,才能漸漸引導孩子,而你也能慢慢理解和釋懷孩子當時的想法。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講真,雖然是第二次看這個視頻了,但是看完之後,作為兩個孩子父親的我還是久久不能平復內心的波瀾。

我想起前段時間剛看過的一則新聞,在一箇中學裡有個學生自殺了,頭朝下,跳了樓:因為手機被父親收走了,罵他沒出息。

誠然,一個花季孩子去世的消息,已足以讓人滿心憂傷了,但是,下滑看到的一些家長的言論,更使得作為父親的我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他們說這樣的孩子就是上輩子家長欠了他們的債,這輩子孩子要來討債;

他們說這樣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害人的東西,以後也少不了麻煩;

他們說這樣的孩子就是缺少管教 沒有教養,才會這麼耍怪脾氣;

他們說這個孩子就是不懂事,才會縱身一躍不管不顧家裡人怎麼想。

他們一直說的觀點裡:沒有人看見那個中年男人在地上哭得像一灘淚水,每一句都是這樣的孩子,他們一直說一直說,沒有一句話是關於他們自己!

誠然,作為父母,我們確實應該好好地問問自己:教育到底是什麼?是送孩子到更好的學校讀書?是送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是讓孩子學習各種藝術、體育的技能?是給予孩子愛?是給予孩子規訓?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紀錄片《鏡子》裡,反映了家長的問題。如果你是問題父母,你不要讓你的孩子來拯救你。

我聽過心理諮詢師喻冠娟分享的一個案例。有個叛逆的初中女生,和男友發生性關係,並且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因此懷孕了。在做完人流後,小姑娘被父母強制拉去見心理諮詢師。在諮詢室裡,這個家裡的三位成員表現各異。

媽媽喋喋不休地衝女兒咆哮,指責她“不檢點”、“不要臉”。爸爸則是在一邊別過臉,一聲不吭地抽悶煙。女孩呢,衣衫不整地耷在沙發上,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家庭治療大師李維榕說:家庭的症狀總要從一個人身上的問題反映出來,孩子,通常是首當其衝的承擔了病人的角色。

幾乎所有的問題孩子,都在反映父母的問題。而且,大部分反映的,都是父母的婚姻問題。

喻冠娟在諮詢中問這對父母:“如果把孩子現在的問題,看作是一個公司的話,他們夫妻倆覺得各自會在這公司裡佔多大的股份?”女孩的媽媽半晌沒說話,然後就哭了起來。

她說:女兒變成這樣他們是有責任的,因為這兩年她跟丈夫在鬧離婚,根本沒什麼心思去管孩子,沒想到女兒現在竟搞成這樣。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喻冠娟又問他們:現在的婚姻狀況如何,是否已經離婚。這位爸爸說到:“沒有,唯一的孩子都鬧成這樣,哪還有心思離婚!”

這才是事情的真相,孩子在用自己的問題,牢牢抓住父母的注意。用自己流產的代價,保住了父母的婚姻。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就像是保護神一樣。當父母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時,孩子會主動去做一些自我傷害的事情,以期拯救父母的關係。比如,有的孩子會生病,有的孩子則會變成了問題少年。無論是怎麼樣,他們的本質策略都相同,那就是將父母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以避免父母之間的關係衝突發生。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父母應該想想:“這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這些問題,也許是孩子送給父母的禮物。

事實上,當父母的婚姻出現衝突,父母的情緒出現問題時,作為孩子能做的,只有尊重他們的權利,尊重他們的選擇。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決定他的人生是否幸福,去選擇他的命運是否快樂。孩子沒有責任、也沒有能力對父母的人生負責。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然而,年幼的孩子,是不知道這些的。他們對父母的愛,帶著純真和幼稚。父母希望孩子聽話,但父母經常聽不到孩子的話;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時常不懂孩子的心。

無論在哪個家庭中,孩子都曾為自己的父母,都曾為自己的家庭做出過這樣那樣的努力。每個孩子,都曾試著拯救父母的情緒,試圖拯救父母的關係,想做家庭的保護神。

只是,有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也看不到孩子背後的努力。最終,這些孩子也絕望了,認為自己做不了什麼。由此日積月累,孩子也逐漸成長扭曲。他們,也變得像父母一樣,成了糟糕的父母。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明確告訴孩子,父母的問題是父母的,父母的情緒也是父母的。孩子,只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父母情緒的承擔者,他們沒必要對父母的任何行為做出犧牲。當我們幫孩子這種無意識的動力表達出來之後,孩子就可以放下那份執著。

每個成年人,都曾是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曾有過一顆拯救父母的心。你,不需要去承擔父母的命運,不需要去拯救父母的人生。同樣的,也不要讓你的子女,去扮演拯救父母的角色。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希望各位家長有時間也能看一遍這個紀錄片,一定有所收穫,到時歡迎各位和孩兒他舅進行交流。

2年來,分享家庭教育故事是孩兒他舅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孩事兒的短視頻內容也是希望能紀錄下每個家庭不同的家庭觀和教育觀,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家庭加入孩事兒大家庭,分享你的教育經歷。

何謂家庭教育?我認為: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們萌生了會學習,善於學習,會生活,善於生活,會相處,善於相處的意識,並樂於去實踐和探究。

家庭教育,就是對“根”的教育,“心靈”的教育,只有“根壯”“心靈好”,狀態好,才能“枝粗葉肥”,所謂“莊稼養根,育人養心”!

央視10年策劃《鏡子》!別等到對孩子絕望了,才後悔沒早些看到!

孩子事兒,無小事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