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逻辑发生重要转变:房产价格价格大幅回归


当前经济逻辑发生重要转变:房产价格价格大幅回归


年初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从2016年初的供给侧改革之后,又一次转向了。然后过了半年,经济增速依然下滑,于是我们又喊刺激消费,过两两个月又紧接着,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要更积极一些,搞得很多人都一头雾水了。经历了过去的这十个月,我们终于看到了未来的方向,那就是宏观经济正在寻求新的平衡,这就是资产价格的大回归,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增速的下滑。

1

从2016年到2017年末,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一种特殊是现象,那就是大背离----以前本来从统计上高度正相关的东西,突然就负相关了。除开两个方面的高速增长,其余都一路下跌。一个是资产价格的暴涨,主要是房价。另一个是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主要是石油、钢铁、煤炭,这些东西价格暴涨后,PPI也上上涨了,也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大涨,其中的国企又是主力。

对应的下跌的就太多了。PPI的并没有带来CPI的上涨,一直在低位徘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也创了20年以来的新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大涨,对应的是私营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暴跌,这些公司债券违约频发。资产价格暴涨,却没有带来投资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创下了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低。

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政策及政策导致的预期,主要是房地产的去库存及供给侧改革。另一个就是货币。从2014年末开始的宽松政策,导致了货币的泛滥,这个作用在2016年显现出来,美国加息,初期带来的是美元回流美国,中后期则是债务负担的加重。这些货币几乎全部流到了房地产及股市中,以前多少还有点“滴漏效应”到实体经济中,但是在资产回报率扭曲下,这样的滴漏效应都不存在了。

2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形势也逐渐明了。首先是IMF下调了各国的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IMF的预测虽然不一定准,但是趋势的变化很明显,从2016年开始,都是往上调的。

而中国楼市的预期也正在发生转变。9月份还除开厦门,楼市几乎全部上涨。十月份,各地降价后业主维权的消息就不断出现了。号称房价最坚挺的的香港,在金融危机下房价都没有倒下的香港,上个月也出现了房价的环比下跌。

而股市方面,二月份全球股市经历了一波大跌,香港股市正式见顶。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又发生了一波大跌。预计纳斯达克在这个时候也见顶。(关于美股和纳斯达克以及科技股的关系,可以参考笔者其他文章)。

这背后有几个重要的金融指标发生了变化。3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月份首次突破了3%,那个时候笔者就预计了股市的大跌。而最近则是短期利率的极度飙升。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创金融危机后新高。对于拥有超过21万亿国债的美国来讲,也是难以承受的,再加息一两次,就超过中性利率了。

而国内房价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则是M2增速和GDP增速的比值,这个比值在2017年末正式迎来了拐点。尽管今年以来已经4次降准,M1的增速依然是断崖式下跌,M2和GDP增速的比值依然在下降。

3

从20018金融危机以来的10年时间,大于可以看成三个阶段:

2009-2015年的上涨,是在经济复苏、货币宽松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一起推动下形成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一起增长。而2014年,中国楼市开始下跌,2015年下半年股市也开始下跌。

2016年的资产价格的反弹,是因为货币、市场以及对政策的预期下形成,这个一直持续到了2018年2月。

2018年2月之后,则全部依赖于预期的功劳。经历二月的大跌后,美股继续攀升,要完成两个重要预期,一个是美股史上最长牛市,一个是纳斯达克整数8000点必破。中国楼市本来已经不行了,结果降了两次准之后,货币增速依然下滑,但是天天都是抢房子的新闻,于是又是一波高潮。

4

2018年10月,这个预期正式消退,美股达成了目标,我们房地产市场的舆论导向开始了180度的大转变,楼市仿佛一夜入冬。

那么,资产价格上涨的一切推动力量也就消失了。剩下的,就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大回归。

以前背离的经济数据重新回到正相关的轨道上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和其他宏观经济数据一致。

由此,也可以正式宣布本世纪最大的两个泡沫开始破灭。

距离我去年立的FLAG,刚好过去了一年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