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慾越少、果報越殊勝

佛陀在《楞嚴經》中就開示過,欲界天的天人對於“男女欲”貪愛的程度,是越往上層的欲界天,對男女欲就越淡薄,如果能夠遠離欲界的種種欲貪而證得初禪,舍壽後就能夠脫離欲界的繫縛而往生到色界天中。接著我們來看看經典中的開示,《楞嚴經》卷8: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於己妻房婬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我無慾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瞭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此段經文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三輯中的白話解釋如下:

阿難!欲界中不同心性的各種人都不求常住之法,也還沒有能力捨棄妻妾之間的種種恩愛。但是處於四處都有邪婬事相的欲界人間,他的心中卻不會因此便流散放逸於邪婬之中,心地澄清瑩亮而出生了微少的光明;命終之後相鄰於日月,像這樣的一類人名為四天王天。對於自己的妻子房室中事已經婬愛微薄,於清淨修行安居的時候不會貪求具足行淫的所有境界;這類人命終之後超出日月光明,居住於人間之頂,像這一類人就名為忉利天。若是逢遇配偶提出要求而履行義務暫時交合,過去了以後就不再思念及回憶剛才的境界,住於人間的時候也是動心的時候少而靜心的時候多;這類人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清朗而獨自安住,日月的光明向上照不到他,這一些人自己有光明照耀,像這樣的一類人名為須焰摩天。一切時候都是靜心不動,配偶若有與婬行相應的觸來到他身上時,他仍沒有能力違背抵抗;這類人命終之後會上升於精細微妙境界中,不再接觸下界各種人與天的境界,像這一類人名為兜率陀天。我的心中本無行欲之心,只是回應你而共行婬事,於床上橫陳行事時無心領受,所以味如嚼蠟;命終之後出生於超越欲界四天事物而能自行變化的境界中,像這一類人名為樂變化天。沒有欲界世間之心,只是如同世間人一般行於婬事,於婬行的事情中互相交合時,心境是清楚而不迷戀地超越的;命終之後普遍地可以出離及超越“能變化天”及“不能變化天”的境界,像這樣的一類人名為他化自在天。阿難!像這樣的六天有情,身形雖然出離了心動的境界,然而心的行跡仍然與婬欲或多或少都有交錯;所以從這個他化自在天開始往人間而還,全都名為有欲的世界。此中真實的義理,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三輯中有詳細的解說,有興趣深入瞭解的學人可以詳細閱讀思惟,定能獲益廣大。

簡單地說,在人間如果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以及能行佈施等十善業,舍壽後才有因緣可以往生欲界天;而欲界天有六種不同的層次,會往生到哪一層天,其中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跟男女欲貪減少的程度有關。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三輯中開示:

想要往生六慾天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都要修十善業,不是隻有這段經文中所講的六種不同層次的貪慾減少的境界。……若是不修十善業,單單是寡慾清心,還是不能往生六慾天中。

欲界天的六個層次中,最低的是四天王天,在四王天的一日是人間的五十年,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享有五百年的壽命。從《楞嚴經》中的開示我們可以了知,往生四天王天就是要行十善,不邪婬,但是“未能捨諸妻妾恩愛”,也就是對男女的恩愛慾貪還是很強烈。在《起世因本經》(注2)和《瑜伽師地論》中提到四天王天的天人,在行婬欲的時候也是跟人間一樣,也就是現在年輕人的流行語所說要“全壘打”的意思,就是要男女二根交合行淫,但是欲界天不會像人間一樣“漏失不淨”,也就是他們不會有射精等不淨物流出的現象,只會有風氣出來就能滿足其婬欲之心了。

注2《起世因本經》卷7〈三十三天品第8〉:“諸比丘!閻浮提人,若行欲時,二根相到,流出不淨;瞿陀尼人、弗婆提人,並欝多羅究留人輩,悉如閻浮提。一切諸龍、金翅鳥等,若行欲時,亦二根到,但出風氣,即便暢情,無有不淨;諸阿修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行欲根到,暢情出氣,如諸龍王及金翅鳥,一種無異;夜摩諸天,執手成欲;兜率陀天,憶念成欲;化樂諸天,熟視成欲;他化自在天,共語成欲;魔身諸天,相看成欲;並皆暢心,成其欲事。”(《大正藏》冊1,頁400,上18-27)

往上的第二層天是忉利天,又稱為三十三天,就是道教的天主玉皇上帝所統轄的那個天;佛教說的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就是道教的玉皇上帝。譬如道教中有很多的上帝,像玄天上帝、保生大帝或其他的各種天帝就是屬於忉利天,此天由三十三天所組成,因此就有三十三位天主,而統領諸天位於中天的天主,是其他三十二個天王之首,也就是天帝釋(玉皇上帝)。道教中也有些其他的天帝、老君、天尊等等不同的名稱,但本質上並沒有超過欲界中忉利天的天人境界,此界天人就是因為過去世在人間行十善,並且他們“於己妻房婬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也就是他們對於男女欲貪已經很淡薄。

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三輯中也提到:

忉利天的天人也是要二根兩兩交會才能滿足淫慾的,想要求生忉利天的人,不但是不邪婬,而且對於自己的妻房(女眾則是對於自己的良人)“婬愛微薄”。有的人貪慾很重,就象是一句成語說的“旦旦而伐”;意思是說,他每夜都要。能夠往生忉利天的人,則是由於“婬愛微薄”,或者兩、三天,或者五、六天,乃至半個月、一個月才需要一次,就是“婬愛微薄”。“淨居”是說不邪婬而清淨居家,不是指證道者的清淨性……。“於淨居時不得全味”,不會每天都要,也不會像密宗追求初喜或第四喜那樣,想要獲得淫觸的具足享受。……

忉利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一百年,同樣是一個月有三十天,每年有十二個月,而忉利天人的壽命是一千歲,身高是一由旬。由於婬欲淡一點,果報就更好一點。

再往上的第三層天到第六層天的福報又更好了,壽命也更長。因為婬欲越來越淡薄,在人間的時候心念就已經是動少靜多了,因此這第三層天的焰摩天人若起男女欲的時候,已經不須要男女二根的交合了,只要互相擁抱一段時間就可以滿足。第四層天的兜率陀天人,男女欲就更輕微了,他們也不必擁抱,只要男女互相拉著手就滿足了。兜率陀天就是彌勒菩薩正在弘法的地方,我們釋迦如來的弟子,在過完這末法的一萬年,當正法滅盡之後都是發願要追隨月光菩薩往生到彌勒內院,親承彌勒菩薩座下聞法修行。因此,我們必須知道要怎麼修才能往生到那裡?

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三輯中還提到:

第四天可就很勝妙了,因為這是彌勒菩薩正在弘法的地方,不過彌勒菩薩住在內院而不在外院。如何能夠生到兜率陀天呢?這類人是在一切時間裡都是安靜而不想動轉行欲。往生第三天的人是“動少靜多”,而即將往生兜率陀天的人,每天都靜心不動,除了行善以外,每天回到家中就是打坐不動,其他事情都沒有興趣,所以“一切時靜”。

所以我們要好好鍛鏈無相念佛的功夫,學人若尚無因緣能夠參與禪淨班共修學習,也可以依照平實導師所著的《無相念佛》和《唸佛三昧修學次第》這兩本書的教導自行練習;並且除了努力佈施、護持正法之外,還要鍛鍊一切時靜,每天都在靜心當中,如此才能往生到兜率陀天的彌勒內院親聞彌勒菩薩的開示與教誨。

另外,第五層天—樂變化天人—只要男女彼此相視而笑,男女欲的熱惱就消除了,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則只要雙方兩眼相互交會,男女欲就獲得滿足了。這些在《起世經》和《瑜伽師地論》中都有說明。譬如《瑜伽師地論》卷5:複次,婬欲受用者: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無婬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受種種極猛利苦;由此因緣,彼諸有情若男於女不起女欲,若女於男不起男欲,何況展轉二二交會。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樂相雜故有婬欲,男女展轉二二交會,不淨流出;欲界諸天,雖行婬欲無此不淨,然於根門有風氣出,煩惱便息。四大王眾天,二二交會熱惱方息;如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亦爾。時分天,唯互相抱熱惱便息。知足天,唯相執手熱惱便息。樂化天,相顧而笑熱惱便息。他化自在天,眼相顧視熱惱便息。

也就是說,在地獄中的有情,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領受著劇烈的痛苦,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生起婬欲之心,更何況是男女二根之交合。只有像鬼道、畜生道以及人間,有苦、有樂相互摻雜的狀況就會有婬欲生起,男女二根相互交合並且會有不淨流出;而欲界天的下二天中,雖然有男女二根交合行淫但沒有不淨流出,只在男女二根中有風氣排出,男女欲的熱惱便得消除(四天王天的天人和忉利天的天人都是像人間一樣,有男女二根兩兩相交,男女欲的熱惱才能消除)。但是,夜摩天則只要擁抱就夠了,兜率陀天則是牽手,化樂天則是相顧而笑,他化自在天連笑都不必了,只要互相看一眼就行了。

由經論中所開示欲界六天的境界,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欲界諸天越往上層的境界婬欲越淡薄,若是到了色界的初禪天,就說是離欲的境界(離欲界欲),色界天人根本沒有男女的差別,當然連想看異性的念頭都不會有了,更何況會有等而下之的婬欲諸行呢?而現今的“假藏傳佛教、西藏密宗喇嘛教”主張男女雙修可以即身成佛,從如此邪謬的教理,就可以確定喇嘛教所傳的法絕對是欺騙眾生的!因為“菩薩見欲、如避火坑”,欲界六天中的上四天,就已經不會有男女二根交合的慾望了,而且連證得初禪的外道也都遠離婬欲了,何況是已經離欲證得解脫並且又具有道種智的地上菩薩,怎麼可能還會想要修男女雙身法!更甭說是妄想以此不入流的、欲界最粗重的,男女欲貪的婬行二根交合之法,來誆騙世人說能夠以此而“即身成佛”!

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慾望越少福報越好,相對來說修行也越好!讀者如果對欲界六天以及四禪八定的內容有興趣,請自行請閱平實導師著作的《楞嚴經講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