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胎有多大用處?

小蟲蟲


人們常說的雪地胎實際上是冬季胎,真正的雪地胎實際是帶有鋼釘的輪胎,就像跑步用的釘鞋一樣,可以扎入土裡,增加摩擦力,這種輪胎是不能在堅硬的鋪裝道路行駛的!實際上,這種帶有釘子的輪胎只適用於深厚積雪已經凍得結實的冰上路況。



一般的冬季胎是我們日常所常用的,實際上,冬季胎的作用不僅僅是在下雪的時候使用,而是在低溫路況使用,當然,這種輪胎在冰雪路有一定的防滑作用。

汽車出廠時所原配的輪胎實際上是四季胎,這種輪胎的適應性很強,一般適用於零上7℃以上的環境,在這個溫度以上時,橡膠可以保持柔軟度,保持持續的抓地力,但是,這種輪胎在低於零上7攝氏度時,橡膠會逐漸變硬、變脆,如果持續在這個環境使用,不僅僅抓地力會下降,同時還會造成輪胎的過度磨損。


沒有抓地力,在冰雪路面,無論兩驅四驅都無法駕駛

冬季胎在生產時,採用了抗低溫添加劑配方,這種配方可以使輪胎在低溫環境下保持持續的柔軟度,降低摩擦力,此外,冬季胎往往採用更加細密的花紋,可以增加接觸面,提升抓地力。

很多車主以為四驅車型是萬能的,有了四驅就不用換冬季胎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沒有抓地力,四驅的結果就是四輪一起打滑。


眾口說車


有這麼一種觀點:當平均溫度低於7攝氏度時,應該使用冬季胎。因為,冬季胎在寒冷天氣中的表現,比普通胎(亦稱四季胎)好一些。在我國,除了東北三省和內蒙古使用冬季胎比較普遍以外,其它地區的人們,對冬季胎非常陌生,甚至有許多誤解,比如,售價貴,油耗增多,噪音加大,本地下雪少基本用不上,等等。

首先說說什麼是冬季胎

汽車出廠時,安裝的都是普通輪胎,普通輪胎亦稱四季胎,意思是說可以在不同的季節使用,話雖如此,當溫度比較低時,這種輪胎還是會變硬,也就是說,普通輪胎的軟硬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越軟,溫度越低越硬。您如果想感受一下,有個最簡單的辦法:最近幾天北方地區白天多為零度以下,您找家4S店,摸摸露天擺放的汽車輪胎,再進屋摸摸室內展車的輪胎——室外的輪胎往往會硬一些。

輪胎膠質變硬,與地面的摩擦力肯定會有所降低,也就是俗稱的“抓地力”下降,而輪胎抓地力的下降,自然會導致剎車距離加長,容易出現側滑等不良後果。如果地面處於溼滑狀態,比如南方的冬雨、北方的冰雪,則更會導致汽車起步吃力,爬坡困難,左右側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輪胎製造商設計了冬季胎,這種輪胎的膠料配方與普通胎不同,在低溫下的硬化程度要低於普通輪胎,此外,冬季胎的表面(胎冠),有許多細小波紋,兩者結合,因而能保持更為有效的抓地力。

冬季胎很容易識別:1,胎冠上有許多細小的波紋;2,胎側有個“雪花山”標誌;3,用手輕輕一按,您會發現,冬季胎的膠質比較軟,比普通胎明顯軟了一個檔次。

有人把冬季胎稱為雪地胎,這麼稱呼的優點是比較形象,但並不準確。上面已經說過,冬季胎的優點之一是低溫下膠質不會變硬(當然是有限的低溫),與是否有雪,並無直接關聯。把冬季胎叫做雪地胎,容易引起誤解:只有下雪才需要用到的輪胎。實際上,這麼理解肯定是不對的。至於那種帶“釘”的冬季胎,僅僅適合冰雪較厚的情況,而絕大多數小汽車都是在有人維護的鋪裝路面上行駛,所以,這種“釘胎”對於日常使用中,並不適合。

輪胎比發動機更重要

我注意到,不少人對於發動機和變速器的關注,遠遠勝過對輪胎的關注。事實上,這麼做非常不妥。毫不誇張地說,給汽車裝上合適的輪胎,有時候比發動機的馬力大小、變速器的效率高低更為重要。

這個道理其實特別簡單。輪胎對於汽車來說,相當於咱們腳上穿的鞋,大家都知道,穿什麼樣的鞋,得取決於你要幹什麼。爬山有登山鞋、攀巖有攀巖鞋、跑步有田徑鞋、休閒有輕便鞋,同樣是打球,設計師根據不同球類的運動特點,設計出了足球鞋、排球鞋、籃球鞋、羽毛球鞋、高爾夫球鞋,等等。雖然都叫鞋,但每種鞋的功能各不相同,相互之間無法取代。您會穿著皮鞋爬山嗎?您會穿著登山鞋打羽毛球嗎?顯然不會。咱們可以試想一下,讓尤塞恩·博爾特穿著皮鞋上賽道,他還能保持世界記錄嗎?

同樣道理,您的發動機即使是雙渦輪增壓,變速器有8個擋位,可輪胎的摩擦力不夠,一切也都白費,起步時肯定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輪胎原地打滑、就是不往前走。輪胎的任務是什麼——必須得隨時保持摩擦力大於發動機的扭矩,只有具備了這一點,急加速也好,高速過彎也罷,那些令人腎上腺激素飆升的駕駛動作,才能做得遊刃有餘。如果輪胎的摩擦力小於發動機扭矩,結果肯定是打滑,進而失控。電影裡經常出現的輪胎原地狂轉,冒出滾滾濃煙,然後車一下子竄了出去,僅僅是為了獲得觀感刺激,真要是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證明輪胎不行,得趕緊換了。

選擇輪胎,如果只認牌子、不識款式,也是錯誤的。這與汽車品牌是一個道理,每個汽車品牌都會有不同款式的車,比如寶馬,1系車強調經濟,3系車強調操控,7系車強調享受,X系車強調通過性,它們都叫寶馬,可相互之間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用途的不同,誰也無法取代誰。每個輪胎品牌也有多種款式,不同款式的輪胎,由於膠料配方、胎冠花紋的不同,價值各不相同,因而有著不同的用途。以下圖為例,從左往右分別是:追求速度,追求均衡,追求通過性。

說到追求通過性,北京北面有條山溝,是越野愛好者非常喜歡的地方,我曾見到一位駕駛著牧馬人的朋友,費勁移山填海之力,也沒能成功穿越,而旁邊幾輛不足10萬元的廉價越野車,卻非常輕鬆地開了過去。事實上,原因就是輪胎,前者用的是原車所配的普通SUV胎,而後者換上了粗花紋的越野胎。

不重視輪胎,單純迷信汽車的人,為數不少。當我測試冬季胎的第一天,正值北京下了一個晚上的雪,早上在東四環,一輛奧迪A4以至少50公里的速度從我身邊駛過,不一會,我看到他在又一次併線時,車身開始左右擺動,幸運的是,當時左右車道均無車,沒有發生意外。而當天下午,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從崇禮滑雪場出來,路面上的積雪被壓實後很滑,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走著,來了輛寶馬X3,不顧一切地往前衝,遇到對面來車又往回擠,不一會兒,朋友看到前面的彎道處雪塵四起,那輛寶馬X3已經橫在對面車道的路肩上,兩個後輪掉到溝裡,車尾撞在一棵樹上,要不是這樹擋著,肯定掉下去了。我的朋友停車幫助他時,順便說了句:你們開得太快了。寶馬X3的司機回應:不快呀,才60啊。

朋友車上安裝的是冬季胎,但在這種很滑,且時有彎道的情況下,也只敢以三四十公里的速度行駛,對於裝著普通胎的寶馬X3,膽敢以60公里的速度跑,簡直跟自殺沒什麼兩樣。

寫到這兒時,看到《北京晚報》的報道,南二環玉蜓橋附近,一輛奧迪在行駛中遇冰側滑,撞傷了6名正在作業的環衛工人(下圖拍攝者:記者陳坦先生)。據肇事司機稱,事發時正準備轉彎,路面上的冰雪導致車身打滑,他趕緊踩了剎車,但車輛已經失控,直接朝正在撒融雪劑的環衛工人撞了上去。

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充分說明,甭管是100萬元的車,還是5萬元的車,只要輪胎不合適,面臨的結果都一樣。輪胎對於汽車來說,極為重要,如果換上合適的輪胎,汽車的性能會因此而提升,我在一份美國的測試報告裡看到,冬季胎可以將汽車的操控性能提升7%。


高速警事


說說我的親身感受吧……

去年公司年會聚餐,結束時已經到了凌晨時分了,然後我們部門自發讓開車的小夥伴送沒開車的人回去。那個時候正好是下雪時節,路面上全是積雪,非常滑。

送我回去的那個小夥伴,真的是一個非常喜歡玩車的人,自己會去給汽車倒騰,常看到他在朋友圈曬給自己的車裝各種東西。然後,他送完第一個小夥伴回家之後,就在有積雪的路面,飈起了速……我的表情:

看到我如此驚慌,他很淡定:沒事的,這是雪地胎……

也就是說假如不是雪地胎,可能真的要飛出去了……不造為啥,有些憂桑……


鯨車評


對燈發誓,雪地胎在國內大部分地方用處不大,甚至幾乎沒有人使用。

雪地胎顧名思義,適合在雪天使用的輪胎,因為橡膠輪胎有金屬釘,可以增加抓地力,在較為寒冷且容易積雪的地方使用比較多。

但仔細分析一下咱們國家適用雪地胎的地方只有大東北了吧。

中原地區冬天雖然也會下雪,但一般積雪不會特別深,地面停留時間也短,根本沒必要用。

南方地區更不用說了,壓根用不著。

而東北雖然雪大,但是勤勞的東北人民除雪動作還是很迅速的,所以也很少人用。

用雪地胎是為了防滑,那減速慢行就可以了,真沒多大必要用。不然冬天過去了還得來回更換,不麻煩嗎?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有問題歡迎留言區交流。


中鑫之寶


雪地胎與公路胎主要區別就是花紋不同。

賽車的雪地胎非常窄,不是越寬摩擦力越大?

普通雪地胎是為了應付雪地和冰面,

而賽車往往都是在雪比較厚的路面上行駛,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北方地區的冬天,特別是東北一帶,車主在冬天都會換上一副雪地胎。

先說說普通輪胎寬與窄的分析:

一般大家都認為輪胎越寬越好,摩擦力也越大,那麼抓地力也就越大

很多人用初中物理學到的知識來分析摩擦力。

下面是初中物理學到的,壓強和摩擦力公式。

F =μN 摩擦力=摩擦係數×正壓力

摩擦係數和表面的粗糙度有關,而和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同樣材料的輪胎,胎面寬和窄摩擦係數是一樣的。

正壓力可以理解為輪胎承受的車重。

那麼理論上寬胎和窄胎摩擦力是一樣的。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摩擦係數分動摩擦和靜摩擦,靜摩擦是一個穩定的值,一般不會變,動摩擦不是一個穩定的值。

輪胎轉動時與地面的摩擦是動摩擦,也就是車輪真正轉動的時候,摩擦力是多變的,路況複雜一會大,一會小,輪胎面積大的話,與地面接觸的幾率就大,也就是摩擦力變大了,動摩擦的大小與輪胎花紋有很大關係,比如下面講到的雪地胎。

上面的圖大家可以看到,雪地胎和普通胎的胎塊的形狀和麵積基本一樣,唯一的區別是胎花上多了很多溝槽,也正是這個溝槽增加了摩擦力,因為這些特殊花紋能夠壓進雪裡,從而增加摩擦力。

為什麼雪地越野賽車多使用非常窄的輪胎,而不使用普通雪地胎呢,這個原因比較特殊,因為賽車不講究舒適型,再來看看下面初中物理學到的知識。

P=F/S 壓強=摩擦力÷受力面積

在摩擦力一定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小,壓強就越大。看到這裡有人可能糊塗了。

這麼說吧,雪地上通過改變輪胎花紋增加摩擦力效果不大。

在不考慮舒適性的情況下,增加單位面積上的壓力確很簡單。

家用車追求的是舒適,通過提高輪胎的寬度或者輪胎花紋,增加摩擦力。

賽車追求的是速度, 通過增加輪胎單位面積的壓力,將輪胎壓進雪裡,增加摩擦力


汽車金藍領


雪地胎有多大用處?

題主說的是雪地胎還是防滑胎?雪地胎應該是那種表面帶鋼釘的輪胎,國內大部分路面是禁止使用的。。想必您說的是防滑胎吧?防滑胎是具有一定效果的,畢竟它不會因為低溫而變硬。。


通常來說咱們用的輪胎是通過與地面上細小的凹凸進行貼合才產生抓地能力的,但在氣溫降至0度左右時,普通的輪胎會變硬(溫度越低越硬),變硬後的輪胎的胎面就沒辦法同凹凸不平的路面進行貼合,抓地能力也隨之下降了許多,道理就如同牛筋底的鞋子一樣,雖然挺耐磨,但牛筋底隨著溫度降低也一樣變硬,從而失去了抓地能力,導致摔跤。。在0度左右時,普通胎由於變硬遲滯效應降低,而因此帶來的分子粘附性和齧合的作用都將被同步的削弱,所以普通胎在冬季時抓地能力下降的非常厲害。

而雪地胎採用了天然橡膠+聚丁二烯橡膠的組合成分,這個聚丁二烯橡膠可以說是目前彈性最高、最耐低溫的橡膠,它的滯後損失小,而玻璃化溫度可以低到零下105度(玻璃化簡單理解為變硬了)!所以這兩個天然橡膠+聚丁二烯橡膠的組合成分基本保證了輪胎無論在多冷的環境下都不會發生“玻璃化”,這就是防滑胎防滑的主因,至於其它的紋理、排水槽之類的就屬於輔助了!就好比牛筋底鞋即便設計成人字紋大底冬天一樣滑,因為變硬了,變硬就必然打滑!


至於雪地胎多大用處,得看您平時用車地點在哪?鄙人家住東北、瀋陽,開的是後驅車,冬天也沒換過防滑胎,因為瀋陽的除雪力度非常的大,頂著雪除,一般雪停後,路面清理的也就差不多了!東北的其它大型城市除雪工作一樣很給力,所以一般在城市內開也就用不著防滑胎了!如果您住的地方除雪力度不夠,比如一些鄉鎮、縣級市,那麼冬季換上防滑胎還是有必要的,就拿撫順邊上的南雜木到紅透山之間的國道來說吧,整個一冬天都會被冰面覆蓋著,甚至到來年的4月末都化不乾淨,這種環境下用防滑胎是很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雪地胎有多大用處主要得看您所處的環境以及您的駕駛技術,並不是非用不可!不過用防滑胎終究是多了一層安全的保證,至於效果鄙人沒做過具體的實驗,大概40KM的時速下能比普通胎制動距離節省1個半車身左右吧!


非專業車評


要具體看車輛及行駛的路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一般情況下雪地胎花紋大胎槽深,橡膠配方有抗低溫硬化性能,個別型號還有金屬釘,但是就雪地行駛來說雪地胎不如加防滑鏈,加防滑鏈不如加履帶組,任你四驅幾驅在冰雪路面的附著力都是玩笑,遵法,依規,低速,謹慎才是硬道理!

附圖說明:奔馳G+百路馳2代AT+拓樂防滑鏈也就是說三把鎖的四驅G+雪地性能優異的輪胎在冰雪路面上要想保證一定的安全性能還是要加金屬防滑鏈。(畢竟履帶組有著較高的成本和使用的極差便利性)





夢遊西出函谷關以西


防滑胎在北方是必須換的,第一點就是防滑,溫度零下了,普通四季胎無論下不下雪,輪胎變硬抓地力就會差。第二也是大家忽略的,普通胎在零下溫度磨損程度非常快,非常的費胎。用不了幾年橡膠開裂,輪胎磨損嚴重就要換胎了,所以根本省不下錢,儘早更換吧,最起碼冬季開車安全。


秀兒六不六


哈爾濱的,真實體驗,拉著冬季胎找個地換胎,前驅轎車,一個信號燈三個綠燈沒過去,後面的車也不脆,不給油,考怠速平地走不動,給點油就空轉了。換了冬季胎,天壤之別。


logos109


冬季胎的胎紋只是一小部分,最主要的是雪地胎的材質特殊,天氣越冷,好的雪地胎,胎質越軟制動力好一些,但冰雪路面太快啥胎都白費,慢點才是硬道理,,否則只能測試你的車鈑金夠不夠結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