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被美国公司告了20年后,开始绝地反击,起诉安普公司

也许人们普遍认为代工没什么科技含量,但是代工生产也需要技术,也需要研发投入,这也是富士康区别于其他代工企业的优势,这也使富士康能在代工领域独领风骚。

专利对一个高科技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是公司发展的重要资本,像高通每年靠卖专利就有很高的收益。专利竞争官司也是科技企业常见的官司,在2002年,富士康正式起诉美国安普科技公司,侵犯富士康的专利,这一官司引起全世界高科技企业的高度关注。因为这场官司原告与被告正好相反,更重要的是这场官司一直持续了近20年。

郭台铭被美国公司告了20年后,开始绝地反击,起诉安普公司

富士康刚刚起步时,为了抢占市场,以低价攻下美国市场。美国本土企业安普科技实力雄厚,郭台铭改变竞争策略,当时安普科技要价1元时,富士康仅要价6毛,而成本却是9毛,所以郭台铭当时赔本赢市场。当拿下订单后,安普科技还是1元,而富士康8毛,虽然涨价了,但客户还是可以接受,这个价格可以让富士康收支平衡。在到后来,富士康开始要价1元,但随着富士康过硬的品质和较快的货期,客户还是愿意接受富士康,这就是富士康多年来发展壮大的原因。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安普科技开始对富士康开刀,起诉富士康侵犯他的专利,要求美国企业不再进口富士康SINM连接器。虽然被起诉,郭台铭还是暗地里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富士康已经强大起来,可以对国外的科技公司产生威胁。而这类专利侵权的公司从那时起接踵而来,富士康的律师回忆说,当时最频繁的时候是农历新年前一天接到法院的传票,连新年都过不好,又要去美国打官司。富士康刚开始的时候产品种类少,而这种官司一旦失对富士康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郭台铭被美国公司告了20年后,开始绝地反击,起诉安普公司

郭台铭对当时的情况非常生气,他认为自己不是输在专利官司上面,而是输在法律规则上。如果富士康提出上诉,那这场官司至少要三年时间才能打赢。虽然最后因为另一科技巨头英特尔的介入,双方达成和解,但郭台铭开始慢慢的重视起专利来。

后来在被人告了近20年的郭台铭开始全力反击,用同样的方式对竞争对手发起狙击。2002年,富士康将美国安普科技在台湾的子公司泰科电子和百慕大商泰科咨询公司告上法庭,起诉他们侵犯富士康第118060号专利。富士康还对大陆的两家台资企业也提起诉讼,一家是旭宏电子,一家广晋电子,这也表明富士康对专利侵犯没有半点忍耐,并不会因为侵权厂商在异地就放松警惕。

郭台铭被美国公司告了20年后,开始绝地反击,起诉安普公司

从2002年开始,郭台铭开始要求富士康对专利侵权绝不姑息,一定起诉到底。而且富士康将侵权的电脑厂商也列为被告。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规则,富士康开始对恶意杀价,不愿创新的科技公司予以惩罚。专利资产已是当今科技公司竞争中新的游戏规则,要想在新的市场规则下生存,就必须遵守规则。富士康也通过专利的保护,建立起新的经营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