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的風雨征程,貴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阿根廷最大新聞門戶網站、南美最大 APP 平臺 Inforbae 也在 G20 特輯上以 Guizhou: el nuevo "corredor verde" de China que tiene un 97% de aire puro(貴州:中國的一個空氣純淨率達 97% 的新“綠色走廊”)為題刊登貴州報道。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文中說: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貴州正在成為中國甚至世界綠色發展的模範。它是中國的“綠色走廊”,還是中國的“數據峽谷”。

提及貴州,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亞洲第一大瀑布黃果樹。作為貴州旅遊的金字招牌,黃果樹瀑布已經成為引領安順乃至全省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代表。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然而看著如今恢弘大氣、風光秀麗的黃果樹,你能想象到40年前的黃果樹一片髒亂差的景象嗎?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黃果樹一度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希望繼泰山、黃山之後第三個成為世界遺產的。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遺憾的是,因為景區內的“半邊街”等許多人工痕跡過重,密密麻麻建立許多水泥平房,不但與旁邊舉世聞名的大瀑布極不協調,破壞了大瀑布原有的自然地貌和視覺景觀,而且也對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最終結果是申報材料被撤回。

1992年,當時黃果樹景區的森林覆蓋率僅僅為7.2%。森林覆蓋率低、生態環境質量差……這就是黃果樹90年代的真實寫照。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1998年航拍半邊街景象

之後黃果樹聚焦增容擴綠,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四旁植樹,加大景區綠化建設,開始生態治理之路。

然而黃果樹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層厚度特別薄,平均厚度不到20cm,宜林荒山荒地海拔高、水分蒸發快,氣候乾旱,大部分都是石漠化特別嚴重的地區。在1738年至2000年前的兩百多年間,黃果樹地區石漠化嚴重,根本沒有形成過茂盛的森林,黃果樹大瀑布孤零零地懸掛在光禿禿的荒山野嶺中。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要將這樣頑固的荒山禿嶺恢復植被,談何容易。

由於地質條件惡劣,,工具容易損壞,每天都要更換新的。在石頭上挖出的地坑需要回填新土,但山上沒有新土,只有靠施工隊伍一筐一筐地從山底背上去。路途遙遠,坡度又陡,有些地方一個人一天只能背三趟新土。同時,要用水澆苗,只有採取人挑馬馱的方式,一桶桶送上去。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黃果樹的綠化之路走的慢且艱難。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2000年,完成景區內11700畝的退耕還林,這是黃果樹景區開發20年來綠化面積最大的一年。黃果樹景區的森林覆蓋率就這樣艱難而顯著地提升,1999年提高到30.35%,2011年達到50%以上;2017年達到56%。更值得一提的是,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9%以上,比當年7.2%增長了十倍有餘。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2006年開始,黃果樹啟動半邊街的搬遷工作。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拆遷前半邊街一景

歷經7年努力,2012年完成黃果樹“半邊街”923戶的生態移民搬遷,並投入5000餘萬元完成了搬遷區域生態覆綠建設,為黃果樹景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半邊街的變化歷程

而黃果樹當初的硬傷——半邊街,經過幾年的修整,如今成為遊客最愛拍照的地方之一。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黃果樹半邊街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黃果樹半邊街教堂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黃果樹半邊街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黃果樹這四十年的變化歷程,雖然走得艱難但格外踏實,所以才有今天馳名中外的黃果樹。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數十年的篳路藍縷,黃果樹終於從石頭滿山的荒郊野嶺變成綠樹成蔭的天然氧吧。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黃果樹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不僅僅是10億元的投資,35000多人的搬遷,還有安順人對黃果樹的深厚感情,對黃果樹發展的重視。如今的黃果樹早已今非昔比,處處生機,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公園。

改革開放40年,黃果樹一路鉅變見證輝煌!

如今,“申遺”的面紗已被撩起,輪廓已逐漸清晰,黃果樹旅遊區將繼續做牢做實前期基礎工作,力爭在2020年成功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