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时间鱼情水质钓位钓友 如何判断一个黑坑能不能下竿?

如何判断一个坑能否下竿?这是去黑坑钓鱼的先决条件。

举两个实际例子,一些老钓友五点起床开车去就近的黑坑看,先看放鱼,感觉鱼皮毛好,放鱼规矩,可以开口,就下竿。感觉不行,再去下一个坑看看。

另一个例子,夏天去钓鱼,老钓手会提醒新钓友,先看看鱼是不是在水面上翻滚,上浮就不要去了。一方面这可能是水质问题,比如虫子坑,鱼沾了虫子蹭鳍。比如机井补水,鱼驱温上浮。比如闷热缺氧等等很多。这些首先决定了你能不能钓到鱼。鱼不开口,你怎么钓?

去黑坑玩的老手,经验都很丰富,个体差异不明显。你会的钓鱼方法,所有人也都知道,饵料添加剂也基本都能配好,可以钓到鱼。那么实际上玩来玩去,只是几率问题了。看好了天气、时间、鱼情、水质、位置、钓友。基本上就能钓到鱼,去的多了就有可能暴连,多数情况当然还是以消费为主。

天气:比如去偷驴,鱼常起浮,有一天忽然刮大风,鱼不起浮了,可能就要开口。也就是说,无论正钓偷驴,都得找开口的天气,特别是老鱼、不太好开口的鱼。

时间:鱼总会有开口的时间段。常规是早晨、傍晚、中午打氧过后,鱼靠岸觅食,才能钓到鱼、因此需要赶好时间。有鱼钓鱼,没鱼打打窝诱鱼。有时忽然天气突变,刮风,可能鱼就开口了,也有时在野外,鱼吃的很好,突然就全部停口,或者不到点,鱼不靠岸。什么情况都有。

鱼情:放鱼好不好,这有时很难观察,看起来鱼不错,放的也多,可是不出鱼。这就得靠一个时期的观察。首先,看老板主打的是什么模式,比如主打正钓,正钓就会好玩一些,主打偷驴,那么整个坑偷驴时人都是坐满的。其次,可以连续去观察一两次,看看是否开口,鱼的密度大小。比如,一圈钓友最近一两周的平均渔获。如果大家都普遍反映不好钓,那么换谁去估计也不行。如果都能钓到一些鱼,证明是比较容易钓的,可以去试试。

水质:最典型的两种不好钓的水质,一个是水藻多,缺氧,鱼特别容易上浮。一个是虫子坑,虫子在水底,鱼起浮,感染了虫子蹭鳍等等,这都不好钓。还有的认为晚上天凉好钓,也分情况,比如水藻多,夜晚水藻不进行光合作用,都沉底了,在水底大量耗氧,鱼也缺氧起浮。这也是意料不到的。

位置:最典型的,钓手个体差异不大,包括野外也都是,有的钓位有鱼,有的地方没有鱼,需要找鱼道。黑坑里更需要寻找这样的地方,正钓时一段时间会出现几个黄金钓位,去的早占好了就行。偷驴时打氧机钢缆两旁可能出鱼,春季天冷时浅滩聚鱼、夏季缺氧时下风口、浅处聚鱼等等。寻找差异,比如深中找浅,浅中找深,去找出鱼的地方。

钓友:老板玩水玩鱼的是有的,但你可以决定下不下竿。正钓时得和两边钓友抢鱼,偷驴时也得看好,如果两边钓友狂打窝或者用过量的大腥大香导致死窝,就换个人少的位置钓会吧。或者感觉坐的地方不行,招杂鱼,那么可能你接了一个腥窝子。什么情况都可能有,也有钓友看你玩得好过来探讨、掐点饵或者搬过来一起钓的。这都很正常。也有看你玩的好往水里打弹弓、对岸摇钢缆的……平常心即可,毕竟只是来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