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自古以来,我国大多数学生都坚守着“为国为民为天下兴亡”的守则,而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迂腐之辈。中华大地历朝历代都曾爆发过或大或小的学生运动,对时局产生过许多重大影响。靖康时期由陈东主导的一场学生运动就是其中典型。

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陈东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自幼成名的他从不拘于常理,不肯寄人篱下,也不以自己的贫寒生活自卑。宰相蔡京当权之际,民众怒不敢言,只有陈东敢于站出来言无避讳。正因为陈东刚正不阿,所以,每逢陈东参加聚会,周围的人都害怕牵连到自己而不敢接近陈东。

之后,他以贡生的身份进入太学后,并未变得低调,反而更加直言不讳。钦宗登基后,陈东审量时局,联合其他忠君爱国的学生共同上奏,先后列举了包括蔡京童贯等六名祸乱朝政的重臣。实际上,这六人在宋徽宗时期早已臭名昭著,天下士子均以其为耻。

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陈东等人义正言辞的举动,迅速得到了普天下正义人士的呼应,满朝忠心耿耿的文武纷纷拥护,形成了一股匡扶朝政的洪流。宋钦宗见大势所趋,为了加强自己的威信,巩固宋朝的统治,所以,将其中三人严查处理,大快人心。

就在处理这三人的同时,蔡京、童贯听到风声追随宋徽宗向南逃窜。陈东觉得,这二人是为祸朝廷的罪魁祸首,不能放任他们逃跑。此外童贯蔡京二人挟持宋徽宗,是向令建新政,心怀不轨。可惜,宋钦宗并未听陈东的话,放任二人逃跑,留下了隐患。

宋徽宗退位时,曾明说自己除了道教的事务外其他一概不管,但是,在蔡京、童贯来到身边后,借着太上皇的名义先后把东南地区的大权揽在手中,并打算重新上台统治天下,对宋钦宗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靖康元年,金兵撤兵,在亡国之危解除后,宋钦宗终于想到处置蔡京童贯。陈东在此时第四次联合学生请愿处置蔡京等人,最终,六名罪魁祸首全部伏法。

——靖康元年正月初三李彦贬谪、赐死

——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七日王黼贬谪、仇杀

——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九日梁师成贬谪、缢死

——靖康元年七月蔡京贬谪、病死

——靖康元年七月童贯贬谪、斩杀

——靖康元年七月朱勔贬谪、斩杀

陈东等人不顾自身安危,不断请求皇帝处置六名祸乱朝纲的奸臣,最终使朝廷摆脱了“六贼”当政的危局。在这一过程中,陈东以及联合上书的学生们并未替自己谋取半点私利,诚为可贵。所以说,这场由陈东主导的学生运动是一场十分纯洁的爱国运动。

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正因如此,朝纲得到了重整,其后,发生的东京保卫战最终得以胜利。

在东京保卫战中,宋朝兵败如山倒,统治者一度打算将江山拱手让人。幸而,陈东挺身而出,带领太学生们与主张投降的官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力挫主降派,使满朝文武同仇敌忾抵抗侵略者,让金国人不得放低身段放缓和谈的条件。

并且,还没等宋朝凑够赔付的银两就仓皇逃离,远渡黄河返回北方,使国家脱离危机。也正是因为陈东之举,宋朝得以苟延残喘,在卧薪尝胆中重振山河。金国人退兵后,朝廷开始追查这场学生运动中的不法事件。众所周知,在学生运动中常有流血事件发生。

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宋钦宗下令,对趁火打劫当众施暴之人,以军法处置。史籍记载,在学生运动发生后,首先有几十名趁乱行凶的家伙被斩首,以儆效尤。宋钦宗在表彰了太学生们“忠义”之名外,还驳斥了太学生们的冲动行为。

对此,当时的舆论大多倒向了太学生,为这群敢于站出来匡扶朝纲的学生们鸣不平。甚至,许多官员纷纷上书皇帝,对宋钦宗驳斥学生们颇为不满,还陈述陈东在这场运动中忠心耿耿,万万不可惩戒。此外还有不少呼声支持陈东做官,并请求皇帝重赏陈东。

就这样,宋钦宗在当年下令赐予陈东进士出身,算是为陈东平反,并认可了这场学生运动。陈东平反后,再次上书请求诛杀蔡京,与此同时还屡次辞官,先后五次上奏,最终得以批复回乡。至此,这场“靖康学生运动”达到了非常直观的效果,在运动结束后也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同。

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可以说这是一场极为成功的学生运动。后来,在宋钦宗的错误举措以及朝中投降派死灰复燃下,宋朝遭遇了“靖康之耻”,为了能够再次拯救江山,陈东在宋高宗即位后当即返朝投入到光复河山的建设中。

最终,宋高宗为一己之私利,决定杀掉陈东等人,于是,他就和黄潜善密谋,以除掉陈东等人。建炎元年八月二十五日,陈东与欧阳澈一起被杀于集市上。一代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陈东,就这样魂归天国了!

这个人一心救国,结果却被自己人害死,一生不愧“英雄”二字

可以说,陈东的一生,不愧于“英雄”二字,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绍兴四年,高宗追赠陈东为朝奉郎、秘阁修撰,赐钱五百缗、祭墓田四十顷。

『《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忠义十·陈东传》、《靖康传信录》卷二,转载自程兆奇,《陈东与靖康学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