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新零售 低頻剛需要靠極致服務

“有次晚上發燒,在APP下單,20分鐘左右藥就送到家了。”90后王麗慧講述了自己在醫藥APP購藥的經歷。有時候不願意出門,線上下單成了必然選擇,對於此類半小時達的醫藥企業為何會有市場,王麗慧認為,歸根到底還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懶”了。

2016年,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成為電商和傳統零售業遭遇瓶頸後的突破點,在科技賦能下,線上線下融合已成趨勢。

新零售浪潮湧向各個行業的同時,也開始向醫藥行業滲透。“醫藥+新零售”的結合使得線下藥房與線上醫藥電商形成合力。

線上線下結合已成趨勢

“低頻剛需”是醫藥行業最大的標籤,而大眾對健康的追求從來不是低頻的事情。

據商務部發布的《2017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七大類藥品銷售總額為2001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4%,其中藥品零售市場總額達到4003億元,同比增長9.0%。預測2018年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將保持穩步增長。

隨著醫藥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傳統渠道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包括夜間送藥、急用藥送藥上門、專業藥師服務、隱私保護以及慢性病用藥等,這些均是線下藥店無法突破的難題。

由此,醫藥電商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醫藥電商銷售規模僅133億元,2017年達到1211億元,而藥品網購佔比低於10%,由此可見,線上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

快方送藥、叮噹快藥等送藥平臺最初與傳統藥房進行合作,藥店提供藥品,平臺自建團隊負責配送。然而,不少藥店並非24小時營業,管理能力跟不上,夜間配送難題日益凸顯,同時超時率很高,消費體驗難以保證。

因此,企業開始了開自營店的探索,依靠新零售模式和供應鏈體系,7×24小時送藥,半小時達,對用戶需求進行科學有效分析,從以產品為中心到重視服務,醫藥新零售快速湧現。

藥品零售渠道日益增加

2018年以來,各種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更是促使互聯網醫藥、醫療大跨步進入落地實操階段。

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三份管理文件後。10月“證照分離”改革政策的推出,更是激起了一眾藥店、診所的革新。

今年10月,北京市聯合市發改委、工商局、食藥局等六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宣佈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的可由企業總部統一配備質量管理人員。

這意味著,藥品銷售渠道增加,消費者不用去藥店也可以買到藥了。便利店正在搭載越來越多的功能,曾經作為藥品銷售“禁區”的便利店也開始出現藥品的身影。

12月1日,朝陽區食藥監局將北京地區首張面向便利店的《藥品經營許可證》授發給了京客隆京捷生鮮東大橋店,成為北京首家可以出售乙類非處方藥的便利店。

隨著便利店加入售藥行列,未來便利店或許會以其數量多、便民的優點佔領部分市場。

12月7日,《中國消費者報》走訪這家便利店時發現,藥品貨架設在收銀櫃臺內,專門闢出的醫療器械和保健品貨架,被安置在便利店一進門的顯著位置。

店內穿白大褂的醫師說:“這一週以來,每天有十幾人來買藥諮詢。”

那麼,未來便利店能否成為傳統藥房的勁敵?

益豐藥房董秘王付國曾公開表示,在過去的幾年裡,類似政策已經在部分城市實行,但實際上都沒有做起來,非藥店業態的零售店售藥業務在品種齊全度、專業服務、聯合用藥、價格、醫保支付等方面,很難與藥店形成實質性競爭。

一不願透露姓名的醫藥行業研究人士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措施》出臺,增加乙類非處方藥的零售渠道,售賣的是不需要處方的基礎藥品,對傳統藥房不會有太大沖擊。

“醫+檢+藥”形成閉環

線下購買渠道掀起一陣波瀾,而醫藥行業的變革一直在路上。線上、線下的發展已成趨勢,醫藥+新零售的結合推動行業一體化進程。

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7×24小時的“快藥”模式已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醫+檢+藥”新模式也成發展趨勢。

近日,叮噹快藥推出快醫新業務,實現1分鐘找到醫生,28分鐘送藥到家,28分鐘醫護到家。護士到家體檢後通過App將體檢結果上傳至後臺,由專業醫生為用戶進行指導。

實現醫院首診、在線醫生複診,新增醫生在線諮詢服務和護士到家服務;叮噹快醫&快藥在原本的“送藥到家”服務基礎上,增加了“醫護到家”;通過智慧藥房+智慧診所,實現醫療場景的閉環。

“剛開始的時候企業走了彎路,不少專家建議,互聯網要輕資產,用平臺模式。”叮噹快藥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文龍表示,其他行業可以輕資產,但醫療行業一定不能做輕資產,服務至上,不只是價格比拼,更是將服務做到極致。”

在試錯中,快方送藥、叮噹快藥都在全國範圍內開起了自營藥店,依託自身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全面賦能和連接藥企、藥房和用戶,將智慧藥房成熟的新零售模式以合作方式對外輸出。

直營模式讓其建立起智能藥店系統、線下藥店標準以及專業配送能力,但是,如果依靠自營將這種模式快速複製到全國,速度會有些慢。

快方送藥在5個一線城市、10個二線城市、30個以上三線城市,挑選500家合適的合作藥店,提供智能系統和運營標準,合作藥店複製快方直營模式。在一個區域扶持1家藥店,而訂單的集中供給也會激發藥店積極性。

不難看出,根本目的仍是在於提高覆蓋率,提升配送速度,滿足“更快”一點的需求。

“新零售在其他行業已經做得比較深入了,但以往醫藥行業服務方式相對單一,用戶有需求,過去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醫藥新零售的發展,需要看企業自身發展情況,這種模式需要的人員和資金是非常龐大的,要有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他也表示了擔憂:服務質量、專業程度必須滿足消費者需求,職業藥師等專業人士必須支撐起服務體系,否則就會有弄虛作假情況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