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在美地鐵下線 標誌著中國高端裝備在發達國家實現這轉變

人民網紐約12月18日電 (記者李曉宏)當地時間12月18日,中國中車美國公司為波士頓地鐵生產的首批橙色地鐵機車,在其馬薩諸塞州春田工廠下線,開啟了向馬薩諸塞州地鐵交通局(MBTA)交付404節地鐵車輛的大幕。這標誌著中國高端裝備在發達國家實現由產品合作,轉向產品、技術、服務、管理的全方位合作。

中车在美地铁下线 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在发达国家实现这转变

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的中車裝配車間。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當日,美國中車麻省公司在春田工廠車輛總裝車間舉辦首列車下線儀式,美國麻薩諸塞州州長查理·貝克、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麻薩諸塞州交通部長斯蒂芬妮·波拉克、MBTA代理總經理傑夫·戈納維爾、斯普林菲爾德市長多梅尼克·薩爾諾等與會祝賀。

作為美國最早的地鐵,麻州波士頓地鐵的通車歷史已有121年。目前,其兩條地鐵線橙線和紅線以6節或4節車廂編組運營,服役40多年陳舊待換。2014年底,中國中車經過激烈競標贏得波士頓地鐵紅橙線車輛採購合同,這些線路途經波士頓金融區、哈佛大學等地,每日客流量約130萬人次。

“此次首批交付的4輛地鐵機車,採用不鏽鋼車體,運營時速為每小時102公里,車輛服務年限將達30年。”美國中車麻省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賈波說,“我們明年將每月交付4輛,2020年每月交付8輛,2021年每月交付16輛。2023年前,152節橙線車輛和252節紅線車輛將全部交付,替代波士頓橙紅兩線地鐵現役老舊機車。”

據介紹,由於波士頓地鐵項目為政府招標,根據美國相關法律規定60%的零部件必須在美國生產,因此中國中車投資6000萬美元,在麻州春田市建廠,僱傭了200多名當地員工,進行機車的生產組裝。

首列車下線儀式上,州長查理·貝克稱,中國中車在麻州建廠投產,促進當地實現製造業的迴歸,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多梅尼克·薩爾諾市長表示,對於春田市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好日子,非常感謝中國中車的投資,刺激了我們當地經濟,增加了收入不菲的就業崗位。

作為中國軌道交通設備製造商首次在發達國家投資興建的第一個製造基地,春田工廠所在的馬薩諸塞州春田市,位於波士頓西南100多英里,是美國冰球大聯盟的總部所在地,人口約15萬。上世紀70年代,這裡曾是新英格蘭地區的製造業中心,而今製造業多數外遷。2015年10月,中國中車集團公司在此開工建廠,2017年4月廠房完工,能夠完成車輛總裝配、轉向架裝配、試驗和售後等工作。

“中國高鐵產品技術已經站在了世界領先水平。”賈波說,北美是世界軌道交通裝備製造行業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吸引了全球11家知名企業來此設廠。中國中車能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勝出,憑藉的是技術和價格等綜合優勢。

“我們掌握全部的製造技術和設計技術,尤其在快速生產製造、技術靈活性、定製化產品方面,更能適應美國市場的需要。”賈波表示,中美鐵路間有很強的互補性,美國鐵路市場廣闊,中國技術先進、製造服務能力強,中美鐵路裝備之間幾乎不存在競爭關係,更多體現為合作。

據賈波介紹,春田工廠今年4月投產,員工有213人,其中,工人92人,技術和管理人員121人,本地化率85%,中方技術和管理人員只有18人。建廠承諾152人就業的目標,現已超額完成。公司員工對該企業抱持期待,願意與企業共同成長,他們當中不少人去中國培訓過,對中國的整體印象正面良好。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表示,中國中車集團在美國建廠生產波士頓地鐵紅橙線車輛,是中美合作共贏的成果,為兩國人民帶來切實益處。2019年,中美將迎來建交40週年,我們將藉此機會加深彼此理解,探索更多合作,為建設中美健康和諧的關係做出不懈努力。

【延伸閱讀】

厲害了中車!美國地鐵搭乘“中國製造”

據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4月6日報道,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波士頓市政廣場,一輛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車)製造的波士頓橙線地鐵列車吸引大批民眾駐足。這是“中車製造”首次和其未來乘客見面。波士頓市所在的馬薩諸塞州交通局官員當天親自為這輛中國製造的地鐵列車剪綵。

開拓市場,從“走出去”到“留下來”

隨著高鐵“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頻頻“出海”。自2014年登陸美國市場以來,“中車製造”已進入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費城四大城市,獲得的地鐵和通勤客車訂單達1359輛。僅在最近半年內,就先後在波士頓、洛杉磯獲得184輛地鐵列車訂單,在費城獲得45輛通勤客車訂單。

“中車在美國市場實現了從‘走出去’到‘留下來’,併成為‘座上賓’,成為一家頗有口碑的國際化大企業。”中車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化龍說,“這主要得益於商業模式的創新,我們不僅實現了整車產品的輸出,還實現了核心部件的輸出;不僅實現了產品的輸出,還實現了產品、技術和資本的全要素輸出;不僅拓展了中車的市場,也實現了中美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合作共享。”

2015年9月3日,中國中車在美國投資興建的第一個製造基地正式剷土動工。

馬薩諸塞州的春田市,曾是美國工業製造的中心,也曾是中國早期留學生容閎、詹天佑開啟留學生涯的地方。2015年9月3日,在中車春田工廠動工的當天,美國老人麥克在自己的酒吧面向大街的牆壁上,打出了“Welcome CRRC”(歡迎中國中車)的標語。而中車在春田工廠裡保留下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廠房的舉動,充分尊重當地傳統和文化,贏得當地居民的交口稱讚。

“我們將是中車四方的推銷員。”3月16日,在中車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車四方)芝加哥建廠動工儀式現場,芝加哥市市長伊曼紐爾一邊豎起自己的大拇指,一邊向到場的賓客說道,“中車四方項目採用芝加哥的製造標準,為芝加哥創造就業機會,芝加哥市和中車將實現互利共贏;中車不僅能夠通過項目服務芝加哥地區,而且可以藉此拓展美國中西部地區甚至全國市場,為更多的城市提供芝加哥製造的產品。”讓伊曼紐爾如此興奮的,正是中車四方於2016年3月中標芝加哥846輛、金額總計13億美元的地鐵車輛項目,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地鐵出口發達國家的最高紀錄訂單。

芝加哥東南部的老工業區曾是這座城市的驕傲,它見證了芝加哥製造業的輝煌時刻,也經歷了美國“鐵鏽帶”的漫長衰落,中車的到來讓已在芝加哥沉寂36年的鐵路機車製造業“枯木逢春”。“這麼多年了,非常感謝中車把地鐵製造項目帶回了芝加哥。”家裡三代從事鐵路機車製造的肖恩·威廉姆斯帶著已經退休的兄弟來到開工現場,“我們一直以芝加哥的地鐵為傲,在不遠的將來,鐵路上將飛馳芝加哥本地組裝的列車,這將更讓我們自豪。”

“芝加哥市作為美國立體交通的樞紐,帶動了大芝加哥地區的經濟發展。50年前這裡曾是軌道列車的製造基地,50年後中車為我們續寫了美好未來!”美國聯邦參議員理查德·杜賓表示。

共享機遇,讓合作走得更好更遠

為了更深入地融入美國市場,中車在美國建立軌道交通研發製造基地,招募和培訓美國工人。其中,春田工廠預計在2017年內建成,波士頓項目兩筆訂單共418輛地鐵列車將全部在此生產。芝加哥工廠正式投產後,每年產能將不低於168輛地鐵列車,至少為當地創造169個就業機會。中車紮根美國,未來出現在美國的中國機車,也從此擁有“中美兩國血統”。中車四方美國公司總經理劉成永說,這將讓擁有地鐵線路125年的芝加哥重新煥發活力,帶動軌道交通上下游產業的共同繁榮。

芝加哥地處北緯41.8度,氣候寒冷。為適應芝加哥地鐵特殊的運營環境,中車蘭新高鐵耐高寒動車組的相關技術將應用於芝加哥地鐵車輛,確保地鐵的安全運行和乘客的乘坐體驗。

在洛杉磯,中車還引入了中國廣州、深圳等地多家軌道交通裝備配件企業的產品,帶動了中國軌道交通產業鏈的整體出口。這些企業為美國各地軌道交通整車製造提供牽引、加熱、通風、空調、照明等配件的同時,創造了就業崗位,為中國企業在美髮展贏得了廣闊空間。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軌道交通市場之一,中車在美國市場不僅收穫了接踵而來的訂單,而且展示了“中國風采”,為美國軌道交通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經驗”,輸出“中國技術”。

芝加哥地鐵局主席卡特對記者表示,中車吸引芝加哥地鐵局的不僅是優質的產品和悉心的服務,更是共享的精神和融入的態度,“中車用創造性的工作,為芝加哥帶來了發展機遇”。

中車副董事長、總經理奚國華表示,“共享讓中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在美國,中車與當地企業共享機遇,使他們變成合作夥伴;與客戶共享理念,為他們創造價值;與當地政府和民眾共享發展成果,為他們創造就業和稅收;與歐美大學和科研機構共享知識,開闢軌道交通設備行業新疆域。”

中國中車已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合作建設“中美軌道交通研究院”,與密歇根大學共同設立先進製造聯合研發中心和焊接結構研發中心,已成為中美行業學術和技術交流平臺,促進雙方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共同發展。

“我對美中之間,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經濟合作非常樂觀。”美國鐵路交通專業諮詢公司總裁威廉姆·穆尼對記者說,“中車人聰明、勤奮,相信他們會在美國取得出色的工作成績。我非常高興他們能來到這裡,希望他們能拿到更多訂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