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萬萬沒想到,表妹也能擁有張國立老師的同款。

吶,就是這麼一張圖。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嗯……這是張老師聽說李白和杜甫蓋過一床被子後的表情。

星星眼、八卦臉也就算了,還吃手手。

迅速熱搜安排——

#張國立的表情就是我本人了#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張國立老師的八卦之魂熊熊燃燒,張嘴就是直擊靈魂的一問:

他們倆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這是?

這張讓CP粉們心領神會、狼血沸騰的圖,出自最近的一檔央視高分綜藝——

《國家寶藏》第二季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是的,時隔一年,這驚豔2017的清流綜藝又回來了!

第二季僅播出一期,就拿到9.4的高分,B站點擊量近500萬,彈幕總數超10萬。

果然,央視爸爸一出手,吾輩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它也的確叫人放心——

新一季迴歸,沒有為求新鮮,整太多么蛾子。

還是原來的配方,原來的味道。

不變的001號講解員——

張國立。

節目伊始,《象王行》背景音樂起,大氣磅礴,氣吞山河。張國立一襲長衫,緩緩走來,站定。

和觀眾一問一答:

“我們究竟有多年輕?”“上下五千年。”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一下就戳中了包括表妹在內的彈幕大軍的淚點。

不變的形式——

每期選擇一家博物館,由館長選出三件寶物,並選出國寶守護人,通過“解說+表演”的形式講述寶物的前世今生。

但也有小變化,比如顧問團。

這一季依然由故宮博物院牽頭。

包括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在內的九大館組成新的博物館看門人,“果粒老師”稱這是“九大博物館天團”。

超強的顧問團往那裡一坐,就讓人忍不住起雞皮疙瘩。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節目第一期,故宮博物院打頭陣,選出了三件寶物。

——樣式雷建築燙樣、李白草書《上陽臺帖》、清乾隆金甌永固杯

實不相瞞,三件寶物一共100分鐘,表妹死盯著屏幕看,一秒都沒捨得快進。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第一件國寶是樣式雷建築燙樣,守護人是王菲。

她漫步在金瓦紅牆間,清風拂發,讓人不禁驚歎:真仙啊。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但鏡頭切到樣式雷建築燙樣的一瞬,我就一秒忘記了天后。

光聽名字,可能一頭霧水,摸不清其中門道。

那你看這個。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一眼望去,這不就是普通的中國古建築?

但,你能否看出來,呈現在你眼前的精美絕倫的景象,只是個燙樣(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沙盤)。

之所以叫燙樣,是因為它們真的是燙出來的。以紙板、秫秸、木頭為原料,用烙鐵熨燙成型。

這些燙樣遠比如今的沙盤要精細得多。

燙樣均可層層拆卸。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打開屋頂,還能看到內部樑架結構、彩畫式樣。

上面甚至還貼著一個個尺寸標籤。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單聽這些可能會讓人覺得,建築燙樣不過如此。

可當前面打上“樣式雷”的title之後,這建築燙樣就是足金足兩的國寶了。

當我們提到故宮、頤和園、北海、圓明園等,你能想到這些建築出自誰手嗎?

不要嚇到。

你耳熟能詳的、中國六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遺產,皆出自同一個家族之手。

樣式雷家族

它和意大利的桑迦洛家族、日本的中井家並列為世界三大建築世家。

從清代康熙到宣統,從故宮天壇圓明園,到中南海北海……

二百多年時間裡,樣式雷家族延續八代參與主持或設計了幾乎所有清代皇家建築,名號響徹整個京城。

有人可能不知道這些樣式雷意味著什麼?

兩點。

一,它的存在,讓國人能領略已經不存在的古建築風采。時隔幾百年,我們依然能通過建築燙樣,窺得皇家園林的精緻。

比如圓明園。

當年,它的外部環境是什麼樣子,它的建築群是什麼樣子,甚至建築裡面的陳設是什麼樣子……

我們都能通過這些燙樣略知一二。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如果有心為之,就憑這樣式雷燙樣,理論上圓明園就可以用技術在現實中復原。

而你我都會有機會一睹夏宮的真容。

僅僅是一個燙樣而已?太誇張了吧?

並不會。

在古代,雷家工匠先做燙樣,御覽欽準後才繪製施工圖。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燙樣做出來是什麼樣,實物就是什麼樣。

不存在什麼買家秀和賣家秀有天壤之別的事情。

二,它的存在,向世界證明:中國古代的建築是有設計的。

這難道不是句廢話?

碧瓦飛甍、雕樑畫棟,肯定是有設計的。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但。

中國古建築中蘊含的設計,並非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先來看幾張圖: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不管能不能看懂,反正圖片出現的一瞬,表妹和現場觀眾一起發出了整齊的一聲:哇!

看出來了沒?

從特定的角度看,近處的建築把遠處的建築完整地框在了一個景框裡。

這種“借景”的設計,是中國古代建築獨有的。

講求的是,建築與建築的對話

不止於此。

接著看這幾張圖: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乍一看周圍,空無一物,只有這一個建築孤零零地立在自然之中。

可,這種設置並不讓人覺得突兀。

青山、綠水、紅牆、金瓦、白玉……無比和諧。

這是中國古代建築講究的,建築與環境的對話

看似隨性而為、漫不經心的建築裡,其實滿是設計。

頤和園的玉泉山。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一件神奇的事情——

走在頤和園的東堤上,塔隨人走,人停塔靜。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樣式雷家族把頤和園的東堤設計成了圓弧形。圓弧的圓心,就是遠處玉泉山上遙遙相望的玉峰塔。

只要你在東堤上走,你和塔的距離,就始終是一致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但在民國年間,歐美國家認為中國沒有所謂的科學建築,一切不過是工匠們隨意為之。

而樣式雷的存在,便是最有利的打臉證據。

它們足以證明:中國古建築不僅有設計,而且設計精妙,足以讓人為其打爆電話。

不過,中國古代建築史和西方建築史比,無異於得了失語症。

通過一張圖可見一斑: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是1896年出版的影響世界的權威著作《比較建築史》裡的一張圖——“建築之樹”,講人類的建築文明是怎麼長起來的。

主幹是希臘羅馬,並延續至今。

而中國呢?

接近根部,但幾乎沒有旁支。

有設計,卻沒有話語權。

且中國古建築對世界建築基本沒有產生影響。

這是無論如何都讓人難以接受的。

我在這幾十年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這個失掉的話語權找回來不瞭解的設計理念和方法找回來把中國人的古建築的尊嚴找回來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為了奪回中國古建築的話語權,我們可以看到從民國至今一代代中國古建築學者的努力。

在民國時期,有營造學社這樣的民間組織,在1932年這樣戰火紛飛的年代,走遍中國22個省,對兩千餘個古代建築進行科學調研。

這個組織裡,朱啟鈐、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楊廷寶、趙深、李四光、李濟……

個個都是民國最強之學術精英。

到今天,中國人自己研究中國建築學的勁頭,仍在繼續。

——來自天津大學的王其亨團隊。

王教授言語間,始終有種“怒”。

他講課,“我們中國人的設計,自己都沒有挖出來……胡鬧!”

這怒,是對中國的建築學界,也是對自己。

因著這“怒”,他發了“狠”。

八十年代初至今,王其亨帶領其團隊,研究樣式雷近四十年;扛著經緯儀,經常是一干就是半個月,一天一頓飯,一頓兩個餅;研究整理了上萬件樣式雷圖檔;完成了近百次測繪,指導繪製了一萬餘張測繪圖紙……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談到過往歲月的付出,王其亨教授說:

我出門就被汽車撞死我不後悔這個圖可以解讀了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面對這種“狠勁兒”,用數字來簡單量化他們的付出,實在太過膚淺。

因著這股狠勁兒,2007年,“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樣式雷建築燙樣”於我們,是不可多得且不可丟掉的資源。

它不該被我們所遺忘,也不應該被後世所遺忘。

第一件國寶,除了它本身的精緻,更珍貴的是它蘊含的研究價值。

是精巧與設計。

而第二件國寶,更像是我們的精神寄託。

是天然與快意。

——李白草書 《上陽臺帖》

國寶守護人是翟天臨。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上陽臺帖》是李白登上王屋山來到陽臺觀之後的即興之作,一共二十五個字。

據說,這是詩仙李白留存下來的唯一書法真跡。

翟天臨剛一登臺,表妹覺得他和我想象中的太白差距很遠。

但很快就被打臉。

小劇場裡,杜甫酒醉之時,在夢中與李白相見。

翟天臨登臺,一襲白衣,搖搖晃晃,哭哭笑笑,醉酒作詩,大笑一聲拂袖離去……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未了,一段獨舞,配上央視爸爸震撼的舞美和大氣磅礴的BGM。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舉杯問月,醉看人間,舞影徘徊。

定格的一瞬間,頗有一絲詩仙的意味。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演得像,得益於翟天臨做了不少功課,從他和張國立的對話間也能看出來。

翟天臨聊李白和杜甫一生的三次見面。

提到第三次見面,杜甫寫“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還解釋道,意思是白天兩人手拉著手,晚上一起蓋一床被子,來形容兩個人的關係極為親密。

第三次見面的時候杜甫寫醉眠共被 攜手日同行意思就是白天兩個人手拉這手晚上一起蓋一床被子來形容兩個人的關係極為親密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張國立瞬間腦洞大開:嗯??!!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畫風一下子就跑偏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演繹李白今生故事的人,大概是最有發言權的了。

翟天臨介紹他說,這是品讀李白心境最深刻的一個人——濮存昕。

這個介紹,濮存昕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了。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從1991年開始,濮存昕就開始在話劇中扮演《李白》,至今已快三十年。

張國立現場cue翟天臨和濮存昕念李白的詩。

濮存昕張嘴就是一段《朝辭白帝》的吟唱。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而令表妹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仍然起雞皮疙瘩的,是翟天臨和濮存昕一起現場朗誦的一首詩《如果沒有李白》。

這是根據明朝李贄《李白詩題辭》和六神磊磊 《如果沒有李白》改編而來。

表妹選了一小段文字版:

如果沒有李白,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不過千年前少了一個文學家,《全唐詩》會變薄一點點,但程度相當有限。如果沒有李白,幾乎所有唐代大詩人的地位都會提升一檔。李商隱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齡會是唐代絕句首席,杜甫會成為最偉大的詩人,沒有之一。如果沒有李白,我們應該會少背很多唐詩,少用很多成語。說童年,沒有青梅竹馬;說愛情,沒有刻骨銘心;說享受,沒有天倫之樂;說豪氣,沒有一擲千金。……

推出的第三個國寶是金甌永固杯

來頭也很大。

杯口鏨刻“金甌永固”,另一側鏨刻“乾隆年制”,杯口有夔龍雙耳守護,杯底是足象鼻三足鼎立。

金盃通體鏨刻的是纏枝寶相花紋,花紋間充盈著皇家點翠工藝,上面鑲嵌有珍珠、寶石,還有粉色的碧璽。

單是這樣一張圖,就足以讓人驚歎。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金甌永固杯對清朝皇帝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禮器。

每年除夕的子時一到,皇帝便會穿上莊嚴的明黃吉服,來到養心殿冬暖閣,將屠蘇酒注入這金甌永固杯,陳於紫檀案長几之上,在紙箋上寫下風調雨順永享太平之類的吉祥話。

小劇場裡,金甌永固杯的守護人黎明扮演乾隆。

雖然主要是為了交代打造金甌永固杯的背景,但講述的方式依然有趣。

沿襲上一季的套路,乾隆一秒入夢之後,夢中又是一場批鬥會——

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齊聚。

雍正實力吐槽乾隆整頓吏治不力。

我就說你這“十全武功”十場仗士兵們拼命百姓們吃苦軍官們卻胡吃海塞你為何不知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乾小四躲進了康熙的懷裡。

轉過臉來,雍正又吐槽康熙這個當爺爺的太寵孩子。

嗯哼,是龜毛傲嬌四沒錯了。

就算隔輩親

你這該批評的還是得批評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情景,倒像個尋常百姓家的祖孫三代。

好玩有趣的同時,把乾隆時期,這金甌永固杯的用途和涵義也交代得很清楚。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看完一集,表妹就明白為何才開播一期,觀眾就放心給了高分。

《國家寶藏》還是原來的配方和味道。

如此良心,還有人吐槽說:

極度聒噪的形式已經完全蓋過內容希望歷史可以繼續靜悄悄地流淌安安穩穩地講述自己曾經的滄桑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表妹承認,燈光、特效、表演,看起來似乎不夠“滄桑沉穩”。

節目裡展現的也多是基礎知識,於懂行的人而言,不夠學術。

甚至在某些“成熟”的人看來,小劇場演繹國寶前世傳奇的形式,也是胡鬧大過有趣。

的確,請個老學者,安安靜靜講述歷史知識也很好。

但現實是——這種形式很難吸引年輕人。

吸引年輕人?

浮躁幼稚無知無聊的小年輕,管他們幹嘛?

就讓他們去追愛豆好了。

大概又會有人這麼說了。

可現實是——目前中國每一門擁有厚重底蘊的傳統文化,都迫切需要新鮮血液,去傳承,去了解。

想使這底蘊和浮躁關聯,最重要的,便是厚積薄發。

將百年風雨,置於一方臺,融於一出戏,分派幾個人來演繹。

就算不能醍醐灌頂,一出唱罷,衣角亦沾唐風宋雨。

這便是《國家寶藏》這類節目的意義。

9.4分的國產清流綜藝,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意義是——

平日裡靜心來看10分鐘長文都是挑戰的人,因為節目,對枯燥遙遠的歷史知識產生了興趣;決心將逛博物館列入每次旅遊的LIST裡……

至於去哪裡逛,看到了什麼,能瞭解到什麼程度,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開始對歷史這個迷題感興趣。

只有興趣之門開啟,我們才能在祖先的創造裡,找到答案。

——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