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檢察:一紙檢察建議 督促下線154家無資質餐飲單位

近日,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和州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赴和碩縣、焉耆縣開展食品安全聯合執法調研活動,形成整體工作合力,共同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巴州检察:一纸检察建议 督促下线154家无资质餐饮单位

(聯合調研組在焉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座談會)

今年8月初,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檢察機關啟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兩級檢察機關快速反應、積極行動,8月14日,針對“美團外賣”、“餓了麼”、“微微快送”等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的監管問題,向全州各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了21份檢察建議。

此次檢察建議引起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視,及時部署開展了全州的“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有效全面加強網絡餐飲服務平臺、入網餐飲單位、配送公司的食品安全監管。

針對檢察建議提到的問題,各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採取約談網絡餐飲服務平臺負責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方式加大了監管力度。截止10月10日,沒有資質的154家入網餐飲單位已全部下線。同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鼓勵公眾撥打“12331”熱線投訴舉報網絡餐飲消費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多措並舉,有效推動巴州網絡餐飲服務健康發展。

此外,針對近期各縣(市)檢察機關陸續發出的關於校園周邊的食品安全、廣大居民的用藥安全等檢察建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分類整理,統籌安排,要求各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全力整改,與檢察機關一道共同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巴州检察:一纸检察建议 督促下线154家无资质餐饮单位

8月1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兩級檢察機關針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21份

為貫徹落實7月初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人民檢察院與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八家行政機關聯合會籤的《關於加強公益訴訟工作協作配合的意見》,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人民檢察院積極徵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動查看檢察建議的整改落實效果。

在和碩縣和焉耆縣的調研座談會上,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談到了檢察公益訴訟對食藥監工作的三大好處:“一是檢察建議填補了食藥安全監管漏洞,推動了食藥安全執法力度,使今年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執法辦案量大幅度上升;二是有檢察機關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形成食藥安全保護合力,可以辦成很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單方難以辦成的事;三是檢察機關的參與使食藥部門在日常執法活動中向執法對象做釋法說理工作時更具有說服力”。檢察院負責人也講明瞭檢察公益訴訟的重要意義,指出“提起訴訟並不是公益訴訟制度設計的目的和初衷,推動依法行政、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才是歸宿和落腳點,行政機關一定要打消顧慮,和檢察機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保護公益的合力。食藥安全是關乎社會穩定的一件大事,檢察機關會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力協作,為新疆工作總目標貢獻力量”。參加會議的縣主要領導積極發言,紛紛表示,座談會提高了對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認識,今後一定會把食品安全作為關乎民生、關乎穩定的大事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巴州检察:一纸检察建议 督促下线154家无资质餐饮单位

(座談會上高曉營副檢察長現場講解檢察公益訴訟的重要意義)

聯合調研組還深入三家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食品安全調研,向生產企業強調了食品安全責任,並宣傳了檢察公益訴訟。

巴州检察:一纸检察建议 督促下线154家无资质餐饮单位

聯合調研組深入生產企業開展執法檢查

此次聯合調研活動,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和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凝聚共識,致力於共同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升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的決心,增強了檢察機關幹好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的效果。

巴音郭楞檢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但需要關注☺

巴州检察:一纸检察建议 督促下线154家无资质餐饮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