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永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强有力的执政主体”,是郑永年教授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提到的几个“关键词”。一直关注着中国发展的郑教授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央视记者邓雪梅: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过去四十年,您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中国从1978年那么穷的一个国家,变成现在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大家已经公认的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尤其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当然对我来说,7亿多人口脱贫甚至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还要伟大。人类历史上你去看一看,从来没有在那么短的历史时期以内,有那么多、那么庞大的人口脱离贫困,第二就是现在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跟经济发展一起在进步,这也基本保证了我们的社会政治稳定。

央视记者邓雪梅: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是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也是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对世界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视角下,您如何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影响?

郑永年:我们现在和世界体系、世界治理之间的关系走了三步,这三步每一步都是为世界体系做贡献。第一步,我加入这个世界体系。当时90年代我们叫接轨;第二,就是改革。中国加入世界体系,在世界体系内进行改革,因为这个世界体系以前是西方所主导的,但是现在情况变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体系里面,在经济方面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步,我们现在有能力了。这个体系不完善,但是我们要做补充,要做制度创新,这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一带一路”,尤其是AIIB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这是补充。

央视记者邓雪梅:那么这些发展经验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借鉴作用?

郑永年:我觉得这种借鉴意义非常巨大,中国不简单地输入模式,中国也不输出模式。中国的成功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其他国家,这个经验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太重要的意义,因为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反殖民地主义独立以后,很多国家都是照抄照搬西方模式,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在他们那里不发生任何作用,只是写在纸面上,所以这是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40年,那么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验感兴趣了,因为中国是以我为主,向外国学,建立自己的模式,符合自己的国情。

央视记者邓雪梅:当今世界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您认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对世界的意义在哪里?

郑永年:中国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因为我们已经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型经济,内需型经济就表明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口,这是对世界非常大的贡献。像“一带一路”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共同发展,中国直接参与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里面。同时中国自己开放,让其他国家参与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

央视记者邓雪梅:习主席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不停步,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您认为中国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所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

郑永年:挑战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但是挑战就是进步的根源。没有一个有效政府去应对,这就是西方现在面临的深刻危机。中国知道我有挑战,但是我有一个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在,它可以应对挑战。主要有这样一个执政主体,一个强有力的执政主体去应对挑战,这些挑战或者问题就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