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百歲沂蒙紅嫂張淑貞今晨去世,曾撫養40多個革命後代

據沂南縣委宣傳部消息,

百歲沂蒙紅嫂張淑貞於2018年12月20日清晨6點1分在家中去世!

聽到這個消息,讓人十分悲痛!

這位百歲老紅嫂永遠離開了我們……

痛心!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曾抚养40多个革命后代

張淑貞,女,中共黨員,百歲沂蒙紅嫂,1914年9月出生於沂南縣馬牧池鄉西官莊,後嫁到東辛莊,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痛心!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曾抚养40多个革命后代

她是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兒媳,沂蒙新紅嫂於愛梅的母親。她也是臨沂市黨齡最長、年齡最大的沂蒙“紅嫂”。

痛心!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曾抚养40多个革命后代

在張淑貞家,三代紅嫂用生命和熱血支援革命、愛黨擁軍的“紅嫂”情懷。

“沂蒙母親”王換於被譽為紅嫂家風光榮傳統的開創者,而張淑貞被稱為愛黨擁軍的接力者。

痛心!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曾抚养40多个革命后代

紅嫂張淑貞帶領女兒、外孫女緬懷親人王換於

抗戰時期,她家做為中共山東分局和八路軍第一縱隊首長機關所在地,羅榮桓、徐向前、朱瑞等首長曾長期在這裡戰鬥、工作、生活過。當時,婆婆王換於擔任艾山鄉副鄉長,帶領全家為八路軍做軍鞋、籌軍糧,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救助八路軍傷病員。

痛心!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曾抚养40多个革命后代

2018年9月28日,105歲紅嫂張淑貞和小學生一起繡黨旗,並向孩子們講述她和婆婆抗戰支前的故事。

張淑貞和婆婆王換於一起創辦戰時託兒所,撫養了一大批革命後代,其中就有徐向前的女兒小何(乳名),羅榮桓的兒子羅東進、女兒羅琳,陳沂、馬楠夫婦的女兒陳小聰等,而自家的四個孩子卻因營養不良而夭折。

張淑貞老人的女兒於愛梅是一位退休教師,她紅嫂家風的發揚者。

於愛梅從小聽著奶奶和母親講述“創辦戰時託兒所、救護傷員”的故事長大,銘記“沒有那些革命烈士就沒有咱們今天好日子”的教誨。2004年,於愛梅從教師崗位上退休後,正式從母親那裡接過了曾經納過軍鞋、縫過軍衣的“紅嫂針”,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擁軍優屬事業,倡導成立“沂蒙紅嫂協會”,和協會的姐妹們到部隊擁軍,看望老英模、老紅嫂,給子弟兵送去擁軍鞋墊5000多雙,作紅嫂事蹟報告200多場。

從2011年開始,她又到紅嫂紀念館當起了義務講解員,累計作報告1000多場,向全國各地的黨員幹部講述奶奶及母親等紅嫂的事蹟,傳播“愛黨擁軍,永遠跟黨走”的紅嫂家風,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愛黨愛國、敬業奉獻。

痛心!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曾抚养40多个革命后代

2016年,張淑貞家庭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

2016年12月,張淑貞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作為家庭代表,於愛梅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痛心!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曾抚养40多个革命后代

“爐中火,放紅光,我為親人熬雞湯。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舞劇《沂蒙頌》中的唱段,既是軍民魚水情深的真實寫照,更是一曲沂蒙紅嫂的讚歌。

從王換於到張淑貞,再到於愛梅,一家三代人從戰爭歲月走到和平年代,始終以愛黨愛國的情懷,譜寫著大愛大義的感人樂章。

張淑貞老人去世了,

她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她是沂蒙精神締造者也是傳承者之一,

老人用一生詮釋了愛黨擁軍的“紅嫂”情懷,

願紅嫂精神宛如清清沂河水,奔流不息。

【來源 無線臨沂 臨沂日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