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祖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國內與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區相鄰,周邊依次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5600多千米,約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

新疆古稱西域(意為西部疆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遷徙融合的走廊,是"一體多元"文化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區,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休慼與共,共同開發、建設、保衛祖國的疆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推動著歷史的文明進步。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漢朝時期地圖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西漢政權與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聯繫。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張騫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漢政權在烏壘(今輪臺縣境內)設立西域都護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漢朝版圖。

清乾隆後期改稱西域為新疆(意為故土新歸),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市)。

1949年9月25日,伴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新疆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開創了新疆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首府設在烏魯木齊市(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從此掀開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歷史新篇章。

一:行政區劃

目前,全區轄有14個地級行政單位,其中包括5個自治州、5個地區和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吐魯番、哈密4個地級市;有68個縣、24個縣級市、13個市轄區,其中包括6個自治縣、9個自治區直轄縣級市、32個邊境縣(市);有872個鄉鎮,其中包括 42個民族鄉。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政區圖

二:人口民族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共有55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塔吉克、錫伯、滿、烏孜別克、俄羅斯、達斡爾、塔塔爾等13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轄有14個師、178個農牧團場,總人口283.41萬人。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民族分佈圖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佈圖

三:地理地貌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地形概覽

新疆的地貌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崑崙山,天山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地形全圖

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積52.3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位於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長2486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南疆地形圖

北疆的準噶爾盆地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準噶爾盆地中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約4.8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在天山東部和西部,還有被稱為"火洲"的吐魯番盆地和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於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4.31米,是中國陸地最低點。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北疆地形圖

新疆水域面積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騰湖水域面積992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片片綠洲分佈於盆地邊緣和乾旱河谷平原區,現有綠洲面積14.3萬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8.7%,其中天然綠洲面積8.1萬平方公里,佔綠洲總面積的56.6%。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最高點喬戈裡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四:自然氣候

新疆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年均降水量154.8毫米。境內山脈融雪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條。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42.7%,有"固體水庫"之稱。水資源總量832億立方米,居全國前列,但單位面積產水量僅為全國平均的六分之一。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並存。新疆土地資源豐富,全區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10億畝,佔全國農林牧宜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年降水量分佈圖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準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在號稱“火洲”的吐魯番平均氣溫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年平均氣溫分佈圖

五:自然資源

1:水源資源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彙集為500多條河流,分佈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塞外風光.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美的湖泊,總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佔全疆總面積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騰湖、艾比湖、布倫托海、阿雅格庫裡湖、賽里木湖、阿其格庫勒湖、鯨魚湖、吉力湖、阿克薩依湖、艾西曼湖。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主要河流分佈圖

新疆境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計1.86萬餘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國冰川面積的42%,冰儲量2.58億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體水庫”。新疆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人均佔有量居全國前列。大沙漠佔全國沙漠面積的2/3,其中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為33.67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上的魯卜哈利沙漠。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48000平方公里,為中國第二大沙漠。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冰川分佈圖

2:森林資源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的土地資源利用圖

新疆為中國西部乾旱地區主要的天然林區,森林廣佈于山區、平原,面積佔西北地區森林總面積的近1/3。天山和阿爾泰山區覆蓋著蔥鬱的原始森林,多為主幹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等建築良材。這些山地針葉林的木材蓄積量佔全疆木材總蓄積量的97%以上。塔里木河、瑪納斯河等河流兩岸,是平原闊葉林的分佈地區。在塔里木河流域,叢生著世界著名的珍貴樹種胡楊林和灰楊林,它們既是用途廣泛的用材林,也是大漠深處的防風林。新疆主要造林樹種有白楊、柳樹、榆樹、白蠟、槭樹、槐樹、白松、沙棗、桑樹和各種果樹等60多種。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的林地資源分佈圖

3:生物資源

新疆的野生動物豐富,北疆和南疆各有不同的野生動物。全省野生動物共500多種,北疆的獸類有雪豹、紫貂、棕熊、河狸、水獺、旱獺、松鼠、雪兔、北山羊、猞猁等,鳥類有天鵝、雷鳥、雪雞、啄木鳥等,爬行類有花蛇,草原蝰,遊蛇等。南疆則獸類動物有駱駝、藏羚羊、野犛牛、野馬、塔里木兔、鼠兔、高原兔、叢林貓,草原斑貓等,爬行類有沙蟒,蜥蜴等。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雪豹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塔里木兔

4:礦產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截止2016年底,發現的礦產有142種,佔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2.56%;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種有98種,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13種,居前五位的有55種,居前十位的有77種;原油探明儲量57.38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2.47萬億立方米,煤炭探明儲量3915.27億噸。據全國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新疆石油預測資源量230億噸,佔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預測資源量16萬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佔全國預測儲量的40%。鐵、銅、金、鉻、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

自然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新疆礦產資源分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